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离骚节选优化全解粤教版必修1.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408278101
  • 上传时间:2022-10-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2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15.离骚(节选)·优化全解一览众山小1.整体感知课文节选自《离骚》的1~19节,从自己的世系、品质、修养和抱负写起,回溯了自己辅佐楚王所进行的改革弊政的斗争及受谄被疏的遭遇,表明了自己初衷不改的政治态度和对楚怀王反复无常的痛惜诗人发挥想象,多用比兴,用奇花异草来装饰自己,表现自己美好的精神世界,这些意象和诗人的政治抒情叠合在一起,形成《离骚》全诗特有的写实与虚拟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离惝恍的意境,给全诗增添了绰约的风姿和芳菲的情韵2.学法指导本文是《离骚》的节选,而《离骚》的阅读向来难度较大且某些语句的理解历来有分岐,因而学习本文应结合有关资料多花功夫先可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如《史记·屈原列传》等,了解屈原其人、其文、其时代、其影响等,然后结合课文提示和注解熟读课文,特别要能深入理解诗中作者的处境、心情、理想的表达和花草禽鸟的比喻、象征含义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深入领会屈原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和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及纵横驰骋的想象和幻想的浪漫风格庖丁巧解牛1.文题解读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

      起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全诗三百七十二句,二千四百余字,《离骚》的题旨,司马迁解释为“离忧”,意思尚不够明白;班固进而释“离”为“罹”,以“离骚”为“遭忧作辞”;(离──遭遇,骚──忧愁)王逸则说:“离,别也;骚,愁也把“离骚”释为离别的忧愁二说均可通2.走近作者1.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尊崇《屈原列传》说屈原名平,字原而《离骚》中则自称为名正则,字灵均,这是前者的转写化名正则”与“灵均”是平和原二字的引申义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2.《离骚》是“楚辞”篇名,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王逸《楚辞章句》题作《离骚经》,也有人称之为《离骚赋》,或简称《骚》自汉迄南北朝,《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离骚》作为长篇巨著,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是极其丰富的《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诗人鲜明的个性光辉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3.背景纵览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与怀王同祖,他当左徒,是以宗亲而任重臣楚怀王死后,长子顷襄王继位,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当时,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怀王入秦的过错,所以,屈原受到广泛的同情但子兰非但不思其过,反而唆使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诽谤屈原顷襄王一怒之下,再次把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区他远离故国,又无职位,对于国家、宗族之事只有悲叹而已于是,他又慢慢地顺着沅江,向长沙走去屈原回楚都既不可能,远游、求贤又不成,这是他“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于汨罗江中,以明其忠贞爱国之怀字词梳理1.通假字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锡”(cí)通“赐”,赐给。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辟”通“僻”,偏僻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道”通“导”,引导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正”通“证”,佐证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维”通“唯”,只茞(zhǐ)同“芷”,香草名,即白芷2.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名:取名字:取表字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纫:贯串联缀的意思2)动词、形容词作名词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佩:佩带在身上的饰物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秽:污秽的行为4.课文详解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颛顼啊,我是你的远代子孙,伯庸——是我先父的光辉大名高阳: 传说中的古帝颛顼(zhuān xū)的称号苗裔(yì):后代子孙苗,植物的茎叶,根所生裔,衣裾,衣服的边缘部分朕:古代贵贱通用的第一人称代词,与“我”同义秦以后,成为帝王自称的专用词皇考:对死去的父亲的美称皇,光大的意思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正好是寅年的寅月,庚寅日那天我降生摄提:寅年的别名这年大概在公元前340年前后贞:正巧,正好孟陬(zōu):夏历正月陬,即陬月,夏历正月的别名惟:句首发语词庚寅:纪日的干支降(jiànɡ):降生以上4句,叙述世系和自己出生的年月日。

      屈原降生的年月日,各家推算不同东汉王逸认为屈原生于寅年寅月寅日游国恩在《屈原——诗人的诞生》中也肯定此说郭沫若在《屈原研究》中认为是楚宣王三十年(前340年)正月初七日,林庚在《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中认为是楚威王五年(前335年)正月初七日浦江清在《屈原生年月日的推算问题》中认为是楚威王元年(前339年)正月十四日还有另外一些说法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父亲在我初生之时,仔细地观察、估量我的气度,赐给我美好的名字:给我取的大名叫正则啊,给我取的表字叫做灵均皇:上文“皇考”的简称览:观察揆(kuí):衡量,估量初度:初生时的气度肇(zhào):始,指初生时锡(cì):通“赐”,赐给嘉名:美名古代贵族男孩一出生,便由父亲命名名:名词作动词,取名字:名词作动词,取表字以上4句,叙述得名字的由来和名字美好的意义第一节,屈原自述自己的世系与出生,强调自己的高贵和不凡开篇第一句,屈原自述自己与楚王同宗共祖,强调自己出身高贵接下来,屈原再述自己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的大吉日子(楚人认为这天降生的人是贵人),上天垂爱,家人厚望,“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表现出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砥柱中流的崇高抱负。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我既具有这么多内在的美质啊,又加上我具有优秀的才能纷,王逸注:“纷,盛貌繁盛的样子在句中修饰“内美”提到主语“吾”之前,这是《楚辞》中常见的句法此,这些指代上文的家世、生辰、嘉名等内美,内在的美好品质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我披着喷吐幽香的江离和白芷啊,又联缀起秋兰拿它作为自己的佩巾扈(hù):披楚地方言江离:香草名,生于江中,所以叫做“江离”,即蘼芜辟芷(zhǐ):生长在幽僻之处的芷草辟,通“僻”,偏僻芷,白芷,也是香草纫:绳索,这里作动词用,贯串联缀的意思秋兰:香草佩:带,这里作名词用,佩带在身上的饰物古代男女同样佩用,以祓除不祥,防止恶浊气味的侵袭用异花香草来装饰自己,以之比喻自己的优秀品质,衬托自己高洁的人格这是屈原的创造,人们称之为“香草美人”笔法以上4句,叙述自己已具内在美德,又加上有优秀的才能,再加上讲求整饰,通体芳洁,成为内外完美的人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时光如流水,我抓不住这飞逝的时光,担心年岁不待人汩(ɡǔ):楚方言,水流疾貌这里是指时光如流水,过得飞快不及:赶不上不吾与:宾语前置,即“不与吾”,犹言不等待我这两句是诗人担心时光流逝,自己为国家做不成事业。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清晨,我浴着晨曦去拔取坡上的木兰,傍晚我背着夕阳在洲畔采摘宿莽搴(qiān):拔取楚地方言阰(pí):土坡木兰:香木,辛夷的一种揽:采,采摘洲:水中可居之地,水中的陆地宿莽:指冬天不枯的芥革草莽,香草名仍是“香草美人”笔法,木兰去皮不死,宿莽经冬不枯,隐喻诗人在勤勉的进修中所养成的独立不移的坚强高洁的个性以上4句,叙述恐怕时光易逝,自己修身的情况,并用去皮不死的木兰和经冬不死的宿莽来表明自己志向的坚贞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时光匆匆而过不能久留,春秋四季更相代谢日月:指时光忽:速,过得很快的样子淹:久留代序:轮换,即代谢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想到草木凋零陨落,担心自己年老而无为 惟:思,想与下句的“恐” 对举成文零落:飘零,坠落草曰零,木曰落美人:自指美是壮盛的意思,美人指壮年的人一说指楚怀王,或泛指贤士迟暮:指年老以“美人”喻自己时光催人老,静静想来,真惊心动魄以上4句,是过渡句,在此之前是描述屈原努力进修,在此之后是勉励君王上进因此中间用“时光匆匆,年华易逝,草木零落,美人渐老”的道理作为过渡,使前文顺当地转入后文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君王啊)为什么不把握住壮盛之年抛弃污秽的东西,为什么不改变现行的腐化的政治法度?不:“何不”的省文,为什么不。

      抚壮:把握壮年弃秽(huì):抛弃污秽的行为改:更改度:法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驾着骏马飞快地向前猛奔!来!我给你充当向导,沿着康庄大道走向光明!骐骥:骏马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贤臣驰骋:(骑马)奔跑道:通“导”,引导先路:前面的路,犹言“前驱”屈原志向高远,只争朝夕,渴望变法图强,敢为天下先,决心把一切献给楚国的富强事业以上4句,诘问楚王:为什么不立志改革,改变法度(或:态度)呢?如果能够任用贤士,自己是愿为前驱,引导走上正确之路的第二节,屈原自述自己的高贵品质和政治抱负,回溯了自己辅佐楚王所进行的改革弊政,欲使楚国实现尧舜禹三代盛世的斗争,但是却遭到小人谄陷,楚王毁约,被疏远、排除在楚国政坛之外屈原指天为誓,表明自己不计打击,初衷不改的对祖国君王的赤诚之心,并痛惜、指责灵修(楚王)毁约和反复多变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忆往昔,我三代先王的德行是那么完美精纯,一丛丛芳草鲜花簇拥着他们三后:指传说中的三位古代贤君有说是夏禹、商汤、周文王,有说是古时楚国的三位贤君后,君王纯粹:没有杂质,比喻品德纯正完美固:本来,确实众芳:比喻众多有才能的人,群贤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那时节啊,花椒与桂树层层相间,哪里只是把蕙草与白芷连成花环?杂:动词,杂集,汇集。

      申椒:香木名,即花椒比喻贤才菌桂:桂树的一种,也是一种香木比喻贤才维:通“唯”,只纫:索,连成花环蕙:香草,和兰草同类比喻贤才茝(zhǐ):同“芷”,香草名,即白芷比喻贤才追忆先王,以众芳比喻众多有才能的人,群贤;以采取各种香草喻君王博采众善以上4句,举历史事实说明,在贤明君主时期,贤士就会为国君效力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那尧舜是多么光明正大,他们顺着治国的正确方向,已经走上了正确途径尧舜:唐尧、虞舜,传说中的上古圣君耿介:光明正大既:已经遵道:遵循正道道,路,以喻治国的正确方向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那夏桀和商纣是多么的猖狂放肆,他们不走正道以致寸步难行何:何等,多么桀纣(jié zhòu):夏桀、商纣,夏末和商末的暴君猖披:猖狂放肆夫唯:助词,无义捷径:斜出的小路,比喻不走正道此喻桀纣为政之不由正途,逆理行事窘(jiǒnɡ)步:难以举步以尧舜禹光明正大的做法和桀纣的狂乱失足相对照,给楚王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