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叔叔于勒[15].doc
5页15 我的叔叔于勒宁南县三峡白鹤滩学校 李祯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准确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理解主题思想2.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过程与方法】1.学习通过人物语言、行动、神态、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2.学习本文构思的巧妙及情节的曲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解作者对文中主人公深切的同情教学重难点1.准确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体会小说曲折巧妙的构思2.理解把握小说的主题思想3.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语设计在世界文坛上,擅长写短篇小说的作家比比皆是,但真正称得上大师的,却寥寥无几19世纪后半叶法国作家莫泊桑是文学界中一颗耀眼的巨星他一生写了约300篇中短篇小说其中的名篇佳作,令人心驰神往发表于1883年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这样一篇作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我的叔叔于勒》,领略莫泊桑短篇小说的风格、特色和魅力板书课题,导入新课二、 作者作品简介(1)作者简介 莫泊桑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短短的一生当中,写了6部长篇小说,30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许多作品流传甚广,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小说有《菲菲小姐》《项链》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相关知识链接: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俄国的契诃夫,代表作为《变色龙》;法国的莫泊桑,代表作为《羊脂球》;美国的欧·亨利,代表作为《警察与赞美诗》2)写作背景《我的叔叔于勒》写于一八八三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当时的法国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巳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本篇小说就是以这样的社会背景写出来的三、预习检测(1)字词积累 ①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拮(jié)据 栈(zhàn)桥 煞(shà)白 糟蹋(zāo tà)撬(qiào)开 诧(chà)异 牡蛎(mǔ lì)别墅(shù) 褴褛(lán lǚ) 阔绰(chuò) ②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拮据: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端详:仔细地看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褴褛:(衣服)破烂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张皇:惊慌;慌张。
狼狈:形容受窘的样子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迟疑不决:拿不定主意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说明事情很古怪,使人不明白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1.圈点勾画出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称呼的词语2.《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有什么性格特征?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3.“我”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请以( )于勒的格式,在括号内添加不同的动词,理清小说的情节安排二)教师引导归纳1.圈点勾画出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称呼的词语明确:穷:坏蛋,流氓,无赖,分文不值;富:正直,有良心,好心,有办法的, 救星;穷:小子,家伙,老流氓,贼,讨饭的2.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有什么性格特征?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明确:故事涉及 “我”的父母亲菲利普夫妇、父亲的弟弟 “我”的亲叔叔于勒、“我”的两个姐姐、“我”未来的二姐夫、船长等人物 3.“我”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来观察,叙述“我”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这就使故事显得更真实、亲切,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通过一个未被“金钱’贴污过的小孩的眼光,对比揭露丑恶的现实。
4.请以( )于勒的格式,在括号内添加不同的动词,理清小说的情节安排明确:开端:(第1~4段)盼于勒发展:(第5~19段)赞于勒 高潮:(第20~47段)遇(惧)于勒结局:(第48~49段)躲于勒教师点拨:小说这样巧妙地安排情节,有力地突出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反复无常的态度,完全着眼于金钱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主题思想,给人以强烈的感受第2课时一、人物赏析请同学们结合下面的问题,思考人物的个性特征1.于勒是怎样的一个人?明确:于勒年轻时,是个浪荡子他把自己所得的遗产花光了,又花了哥哥菲利普的一些钱,因而被视为“全家的恐怖”终于,他被送到美洲后来,据说他在那里做了生意赚了钱,并给菲利普夫妇去信说,打算发了财回法国来跟哥哥同住于是,又被哥哥一家看作全家的“希望和福音”,但于勒在美洲阔了一阵,重又潦倒,沦落成为一个穷光蛋,被法国船长带回来,在船上靠摆摊卖牡蛎过日子,他又重新被哥哥一家弃之门外2.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什么原因?明确:直接原因:于勒又沦落为穷人,而菲利普夫妇只认识钱根本原因:金钱至上的社会观念3.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有哪些变化?(在课文中标注出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明确:称呼:好心的于勒——这个小子——这个贼——这个流氓。
原因:外在原因是于勒的贫富变化,内在原因是人的自私贪婪、虚荣势利、冷酷无情二、 品味语言1. “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句话是否啰嗦?应怎样理解?明确:不啰嗦,这三个称呼用在一起强调了于勒叔叔与“我”家骨肉关系,写出了若瑟夫的善良、纯真,既表现出若瑟夫对于勒叔叔深切的同情,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和不满,又反衬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酷,饱含讽刺,意味深长2.父亲的话中“竟”和“惊喜”表达了什么意思? 明确: “竟”突出了他祈求能有出乎意料的发现两个词都表现了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望眼欲穿、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刻相见的心情三、 合作探究什么人物在文中的位置和作用最重要呢?是“我”么?那么,文章的主人公是谁呢?明确:“我”仅仅充当了作者的代言人,虽然“我”从头到尾出现,整个故事是由“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思而构成的,但那只是为了使作品有一个更客观的叙述角度作者把笔墨凝聚在“我”的一家去哲尔塞岛旅游在海轮上巧遇于勒这一事件上,集中表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骤然变化,从而刻画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揭示全文主题思想,因此,本文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四、 明确主旨小说揭露了当时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纯粹是金钱关系,无情鞭挞了小市民的势利贪婪,冷酷自私的丑陋灵魂。
五、 拓展延伸 假设破了产又重新穷困潦倒的于勒找到菲利普一家的门上,将是怎样一种情景,口头叙述,适当描绘六、 板书设计我 开端(1—4)——盼于勒叔 发展(5—19)——赞于勒 以菲利普夫妇叔 对于勒的态度于 高潮(20—47)——遇于勒 的变化为线索勒 结局(48—49)——躲于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