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试题及答案.doc
16页成都市高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1至9页,第Ⅱ卷(表达题)9至10页,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宋以来,接地气的词、小说、戏曲的兴盛,促成了中国文化的下移,由此导致官方意识形态传播的因时而变在承袭固有的诗文传播之外,如何使词、小说、戏曲担负起像诗文一样宣传正能量的职责,不仅要突破“诗文为贵,词曲为卑”的陈旧文体观念,更要面对的是文化下移带来的意识形态有效传播途径的探索 戏曲与意识形态的传播虽有深刻的关联,但官府因其“不登大稚之堂”而疏于管理。
随着戏曲从业人员的壮大,题材内容思想的拓边扩界,“优孟衣冠”式的宫廷娱乐逐渐转为匀栏瓦肆的演出,这导致“违规越礼”之事时时有之如《墙头马上》,剧中李千金与裴少俊在后花园违规越礼,颇为大胆此类传播有违儒家教化,这一现象逐渐引起官府的警觉,于是针对戏曲的法律条文也多了起来诸妄撰词曲,诬人以犯上恶言者处死”等条文在《元史·刑法志》中有明确的记载明承元风,逐渐强化《御制大明律》云:“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令妆扮者与之同罪其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 明初,朱元璋盛推《琵琶记》《琵琶记》出现之前,蔡伯谐、赵五娘的故事已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但内容多为蔡伯谐应试及第,抛亲弃妻,被暴雷轰死高明感于蔡伯,皆行为有违教化,故在“休论插科打浑,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创作动机的驱使下,把原本负心题材的故事,演绎成“有贞有烈赵贞女,全忠全孝蔡伯谐”的教化剧 朱元璋之子朱权,潜心戏曲,援引“治世之音安以乐”,为《太和正音谱》的戏曲文献整理鸣锣开道,并云“杂剧者,太平之胜事,非太平则无以出”理学家丘岑继承高明戏曲遗风,言“借他时世曲,寓我圣贤言”。
清初流传甚广的《桃花扇》与《长生殿》,更是接续“资治通鉴”之史家意识,使情摆脱了晚明一己自由之立场,而放到一己之情与国运相关的宏大叙事之中 戏曲传播的一个重要特性是_易知易晓丘溶直言,经书所载三纲五.常,不如诗歌吟咏性情,容易感动人心近世以来做成南北戏文,人人观看,皆能通晓,尤易感动人心”,使人“手舞足蹈不自觉”在感发_人心这点上.丘溶不但看到了卑体戏曲与尊体诗歌的一致性,而且体悟到“性情”传播的又体差井性 戏曲传播的另一个特性是剧场的群体接受戏曲批评界崇尚场上之曲,鄙弃案头之书,这种批评旨趣反映了舞台性之于戏曲的重要,、币对舞台性的衡量离不开台下受众的接受丘溶著作中曾记录群体受众的面部表情:“座中观者不下数百人,往往有感动者,有奋发者,有追悔者,有恻然叹息者,有法然流涕者相较于诗文的个体阅读接受,戏曲之剧场的群体接受,更显示出戏曲传播的宽度及其演员、观众互动的特殊性 (选自《有宋以来戏曲传播的有效利用》,有删改)1.下列对官方重视戏曲传播原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戏曲虽然地位不如诗文尊贵,但与意识形态的传播有着深刻的关联,是意识形态传播的途径之一。
B.戏曲从宫廷娱乐逐渐转为勾栏瓦肆的平民演出,文化下移也迫使官方重视意识形态传播途径的改变 C.戏曲不登大雅之堂,且妄撰词曲,在演出中常有违规越礼之事,未能充分发挥意识形态传播的功效 D.戏曲传播易知易晓,且受众广泛,传播面大,可以成为有效而广泛地传播官方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2.下列表述,不属于官方重视戏曲传播举措的一项是 A.元明时期拟定了针对戏曲的法律条文,以法律形式对戏曲进行禁限和倡导 B.创作者怀着“只看子孝与妻贤”的创作动机,改编戏曲内容以宣扬教化 C.明朝统治者盛推能宣扬儒家伦常、实现传播教化的经典戏曲,如《琵琶记》 D.明朝朱权认为杂剧是“太平之胜事”,支持《太和正音谱》的戏曲文献整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折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有“诗文为贵,词曲为卑”的陈旧文体观念,但在感发人心上,卑体戏曲与尊体诗歌具有一致性 B.《御制大明律》中的“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体现了官府借戏曲传播意识形态的意愿 C.清初流传的《桃花扇》与《长生殿》,将一己之情与国运相融合,不但具有教化功能,而且接续了史家意识。
D.诗文是个体的阅读接受,戏曲是剧场的群体接受,因此戏曲比诗文更能打动受众,更具有传播的广泛性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世充,字行满祖西域胡,号支颓耨,后徒新丰,死,其妻与霸城人王梁为庶妻颓褥子收从之,冒梁姓,仕隋生世充,以荫为左诩卫大业初,世充出为江都赞治,迁郡承杨玄感反,吴人朱燮、晋陵人管崇起江南应之,兵十余万一世充以偏将募江都万人,频击破之每捷必归功于下,虏获尽推与士卒,故人争为效大业十年,齐贼孟让转寇诸郡至吁胎,世充拒之,保都梁山,列五壁不战,赢兵以示弱让笑曰:“世充文法吏,妥知兵?吾今生缚毛,鼓行下江都矣!”时百姓皆入保,野无所掠,让又苦五壁闭道不得南,即分兵围之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让_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世充知喊懈,夜夷灶撤幕,毁垣,奋击,大破之,让以数十骑去李密逼东都,诏世充为将军,以兵屯洛口大小百余战,无大胜负诏即拜右=}3卫将军,趣破贼,世充大败,越王杨侗以书慰勉,赐金帛安之会江都拭逆,群巨奉杨伺为帝,以世充为吏部尚书侗听内史令元文都、卢楚等谋,以重官界李密,趣兵北讨密战胜来告,众大悦,世充独谓其下曰:“文都等刀笔才,必为密禽。
且我军与贼战,多杀其父子兄弟,一旦为之下,一吾属无类矣!”文都等闻,大惧后侗欲以文都为御史大夫,世充不许,曰:“尝与公等约,左右仆射、尚书令、御史大夫,留待勋旧今各欲得,则流竞开矣,何以共守?”文都憾焉,潜与楚谋因世充入殿伏甲杀毛纳言段达驰告世充,世充夜以兵袭含嘉门,围宫城右武卫大将军皇甫无逸等遣将费耀、田阁拒战太阳门.眼败,世充入之,无逸以单骑遁,收楚杀之时紫微宫尚闭,世充扣门,给侗曰:“元文都等欲执陛下降李密,臣不反,诛反者耳段达执文都送世充,杀之世充悉遣腹心代卫士,然后入谢曰:“文都、楚无状,规相屠戮,臣急为此,非敢它侗与之盟,进拜尚书左仆射 (选自《唐书·卷八十五列传第十》,有删节)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_.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让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 B.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让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 L.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i卜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 I).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让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庶妻,正妻之外的姬妾。
嫡庶制度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核心内容,“嫡”指正妻及其 所生子女,“庶”指姬妾及其所生子女 B.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古代常在“迁”字之前或之后加一 字予以区分,如降职称“左迁” C.大业,年号名古代封建王朝以年号纪年,一个皇帝只能用一个年号后世即以年一号 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太宗皇帝 D.吏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吏部的最高长官吏部掌管对全国文官的任免、考课、升 降、调动等事务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工世充能笼络士卒参与平定杨玄一感之乱.他功归部下战利品一概赏给士兵,深受 拥戴 B.工世充有军事才能叮胎之战,以弱胜强;洛口之战,前后百余次与敌对峙,屡占 卜风 C.王世充有理性判断李密战胜而归,众人皆喜,而世充却认为李密可能带来巨大的 威胁 D.工世充果断而谨慎他夜围宫城,消灭政敌,又能审时度势采取种种措施,确保自身 安全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让笑曰:“世充文法吏,安知兵?吾今生缚之,鼓行下江都矣!"(5分) 译文: (2)文都憾焉,潜与楚谋,因世充人殿伏甲杀之。
5分) 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8~9题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王维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为客黄金尽①,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知称不能荐②,羞为献纳臣③ 【注】①《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②称,称衡,有才辩,孔融曾上表推荐他③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这里是诗人自指8.对本诗首联进行简要赏析5分) 答:9.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答:(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 (1)李白《蜀道难》运用夸张手法,直接描写山峰之高、崖壁之险的句子是: (2)韩愈在《师说》中用“ , ”正面解释了教师的职能和任务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句子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25分) 小城三月 萧红 我有一个姨,她是我的继母的继母的女儿我这个外祖母已经做了寡妇之后才来到外祖父家,翠姨就是这个外祖母在另外的一家所生的女儿 翠姨对我哥哥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哥哥对翠姨就像对我们,也是完全的一样不过哥哥讲故事的时候,翠姨总比我们留心些哥哥对翠姨比对我们稍稍客气一点,这显然因为翠姨是客人的关系,而且在名分上比他大 翠姨订婚,转眼三年了正这时,翠姨的婆家通了消息来,张罗要娶她的母亲来接她回去整理嫁妆 翠姨一听就得病了但没几天,她母亲就带着她到哈尔滨采办嫁妆去了偏偏那带着她采办嫁妆的向导又是哥哥给介绍来的他的同学翠姨带着哥哥的介绍信,像一个女同学似的被他们招待着又加上已经学了俄国人的规矩,处处尊重女子,所以翠姨当然受了他们不少的尊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