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怎样引导探究性学习.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33553715
  • 上传时间:2023-10-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怎样引导探究性学习 ——对“分数初步认识”教学反思郭桥乡杨岔小学 郭成探究性学习并不源于感知,而是始于问题当然,并非任何问题都需要探究,也不是什么问题都能引起探究但是,没有问题,探究性学习是不可能发生的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探究呢?对学生来说,没有挑战性、轻易就能回答的问题,无需探究分数初步认识”的教学,大多是从“分饼”问题引入的:把1块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块?没有一位学生不知道“每人分到半块”的像这样根据生活经验就能直接回答的问题,就没有探究性可言但老师提出这个问题还是必要的,它的作用在于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经验,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到了产生新知识(分数)的生长点上老师接着问:“同学们,在已经学过的数中,有没有可以用来表示一半的数呢?”当然没有老师明知故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求知的动机,为讲授分数 创造契机课堂教学的现状表明,认识第一个分数 的概念教学,讲授法还是教师们当前普遍的选择事实上,分数概念的形成在历史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发明分数符号的表征也是如此因此,充分展开这个分数概念及其符号表征的形成等操作与思考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 这个特殊分数的再创造的过程是必要的。

      怎样表示1块饼的一半”应该成为“分数初步认识”的第一个探究活动这个探究活动,可以创设以下几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要解决一个问题1、如下各种各样的形状,怎样分别图示它的一半?2、如果画一条线段表示1块饼,怎样图示它的一半?3、如果用不同的图形表示1块饼,图示它的一半的方法有哪些共同点呢?((1)平均分;(2)分2份;(3)取1份4、尝试创造一个表示“一半”的数学符号,这个符号必须能够表征上述所提示的概念的内涵(三个共同点) 这些问题一脉相承,逐步概括、抽象,每一个问题都要在学生独立思考、个别作业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探寻,达成共识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创造了各种表征“一半”的数学符号,如 、1:2、1P2、等,它们的名字叫做“二分之一”现在,全世界都普遍采用 这种形式表示分数,是人类文化交流、选择、融合的结果上述探究活动,实际上是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即从图形表征到符号表征数学概念的建模过程学生不仅从中建构了的意义,而且也获得了数学思考与探究活动的经验经历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不但能品尝到创造数学的乐趣,而且也能感受到自己思维的力量有了探究的经历一体验,学生就能够用类比的方法去“创造”更多的分数了。

      因此,教师不仅可以而且应该进一步把创造性还给学生,放手让他们进行“创造分数”的探究活动在这一教学环节,我们看到了可喜的进步和变化虽然,学生对的意义的理解还是靠教师的讲授获得,然而随后教师就改变了教学方式,让学生用折纸和涂色的方法,展开创造分数的活动,并让他们上台展示、解说自己的创造成果我们看到学生的创造性是不拘泥于教材的,他们不仅创造出几分之一的分数,也创造了几分之几的分数更为精彩的是,教师能够针对学生创造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挑战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化他们对分数的概念及本质的体验问题1:下面两个图形,涂色部分的大小明显不同,为什么它们都表示?这个问题能帮助学生体会分数的相对性问题2:下面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表示 ?起初,学生一致认为图②的涂色部分不能表示,因为不是平均分老师启发大家思考:形状不同的图形,它们的大小一定不等吗:引发了学生的争议突然一位女生兴奋的说道:“我能证明图②中的四个小三角形大小是相等的她在图②两条对称轴的位置添上两条线段,就把图②分成了8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小直角三角形,而图②中原来的每个三角形都是由大小相等的小直角三角形拼成的,所以图②中原来的三角形虽然形状不同,但大小是一样的。

      她的合情推理、她的智慧博得全班同学的一片掌声总之,要提出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也许,确定探究活动的主题或目标并不困难,难在设计探究活动的具体步骤以及每一步骤要探究的问题上为了提高此类教学设计的自学性,克服盲目性, 必须抓住一条基本线索,那就是数学化的过程上述“怎样表示一半”的探究活动,就属于此类设计的一个案例探究性学习的问题,除了靠备课时的精心设计,还要靠课堂互动来生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开放课堂,像上述学生“创造分数”的教学环节那样在给予学生充分动手实践、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机会的同时,教师要留心观察,认真倾听,用心捕捉与重组课堂的信息与资源,相机提出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就必须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到学生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探究性学习问题的设计,就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的发展架设“脚手架”,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架设好这样的“脚手架”,需要教师的创造性,也是教师的一份责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