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的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例文.docx
6页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的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的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 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 柱 译文 梦中走向了烟水迷蒙的江南路, 走遍了江南大地, 也未能与离别的心上人相 遇梦境里黯然销魂无处诉说,醒后惆怅不已全因梦中消魂误 想诉说我的相思提笔给你写信,但是雁去鱼沉,到头来这封信也没能寄出 无可奈何缓缓弹筝抒发离情别绪,移破了筝柱也难把怨情抒 注释 ⑴蝶恋花 ,又名“鹊踏枝”、“凤栖梧”唐教坊曲《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 “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⑵消魂:魂魄消灭多以名悲伤愁苦之状江淹《别赋》有“黯然销魂者, 惟别而已矣” ⑶惆怅:因失望或失意而哀伤消魂:一作“佳期” ⑷尺素:书写用之尺长素绢,借指简短书信素:白绢古人为书,多写于 白绢上 ⑸浮雁沉鱼:古代文中常以鸿雁和鱼作为传递书信的使者古乐府《饮马长 城窟行》 有“客从远方来, 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 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 书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长相忆。
又《汉书·苏武传》有“教使者谓单 于, 言天子射上林中, 得雁, 足有系帛书”, 因合称书信为鱼雁, 亦有以鳞代鱼, 以鸿作雁者另亦指传书信者 ⑹终了:纵了,即使写成无凭据:不可靠,靠不住 ⑺移破:犹云移尽或移遍也破:唐宋大曲术语大曲十余遍,分散序、中 序、破三大段张相《诗词 曲语辞汇释》:破,犹尽也,遍也,煞也 赏析 此词上片写梦里相思下片写醒后遣怀全词语 言清畅,而抒情有递进、有顿挫,故沉挚有力 起首三句:“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是说梦游江南, 梦中始终找不到离别的“心上人”行尽”二字,状梦境倏忽和求索之苦;求 索之苦又反映思念之深,出于梦中的潜意识活动,深更可知烟水路”三字写 出江南景物特征,使梦境显得优美上下句“江南”叠用,加深感情力量 接着两句:“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这两句写得最精彩,它 表示梦中找不到“心上人”的“消魂”情绪无处可说,已经够难受;醒来寻思, 加备“惆怅”,更觉得这“消魂”的误人消魂”二字,也是前后重叠;但重 叠中又用反跌机势,递进一层,比“江南”一词的重叠,更为曲折,自然也就备 增绵邈这种以反跌为递进的句法,词中不多见。
词之上片,写梦中无法寻觅到 离人 下片转写寄信事起三句:“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说的是写了信要寄无从寄出,寄了也得不到回音相思之情,真到了无可弥补、 无可表达的地步了,那只好借音乐来排遣 结尾两句:“欲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用的乐器是秦筝古筝 弦、柱十三,每根弦有柱支撑,“柱”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弦急则高,弦缓则 低 她借低音缓弦抒发伤别的情怀, 移遍筝柱不免是“断肠”之声 以“缓弦”、 “移柱”来表达其“幽怀难写”,可见以行动写心理,自有其妙处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称小晏亦是“古之伤心人”,所以写出来的 词,“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这首词就有这种淡而有味,浅而有致的独特 风格 长安元年(701 年),李白 生,字太白其生地今一般认为是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 改为昌明)青莲乡祖籍为甘肃天水其家世、家族皆不详据《新唐书》记载, 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 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 是 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 神龙元年(705 年),十一月,武则天去世李白五岁发蒙读书始于是年 《上安州裴长史书》云:“五岁诵六甲。
六甲,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长史, 州之次官 开元三年(715 年),李白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 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 侠是年岑参生 开元六年(718 年),李白十八岁隐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读 书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内)等地,增长 了不少阅历与见识 辞亲远游 开元十二年(724 年),李白二十四岁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再游成 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 开元十三年(725 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开元十四年(726 年),李白二十六岁春往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秋,病 卧扬州冬,离扬州北游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至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途 经陈州时与李邕相识结识孟浩然 开元十五年(727 年),是年诏令“民间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荐” 秋,全国六十三州水灾,十七州霜旱李白二十七岁居于安陆寿山,与故宰相 许圉师之孙女结婚,逐家于安陆是年王昌龄进士及第 开元十六年(728 年),土蕃屡次入侵李白二十八岁早春,出游江夏(今 湖北省武汉市),与孟浩然相会于斯。
开元十七年(729 年),八月五日,玄宗为自己四十岁生日举行盛大的庆贺活 动,并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诏令天下诸州宴乐,休假三日以宇文融管理 全国财赋,强制税法,广为聚敛,供朝廷奢侈之用李白二十九岁在安陆蹉跎 岁月 开元十八年(730 年), 李白三十岁 春在安陆 前此曾多次谒见本州裴长史, 因遭人谗谤,于近日上书自白,终为所拒初夏,往长安,谒宰相张说,并结识 其子张垍寓居终南山玉真公主(玄宗御妹)别馆又曾谒见其它王公大臣,均无 结果暮秋游邢州(在长安之西)冬游坊州(在长安之北)是年杜甫 十九岁,游于晋(今山西省) 开元十九年(731 年),玄宗多任宦官,尤宠高力士,时四方表奏,皆先为高 力士所决十月,玄宗驾幸洛阳李白三十一岁穷愁潦倒于长安,自暴自弃, 与长安市井之徒交往,初夏,离长安,经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到宋城(今河 南省商丘县)秋到篙山五岳之一的中岳(为河南省登封县的名山),恋故友元丹 丘的山居所在,逐有隐居之意暮秋,滞留洛阳 开元二十年(732 年),十月,玄宗到洛阳以北(今山西省一带)地区出巡,诏 令巡幸所至, 地方官员可将本地区贤才直接向朝廷推荐 十一月, 至北都太原(唐 朝开国之地),祀后土(土地神),大赦天下。
十二月,归还洛阳是年全国户数 为七百八十六万一千二百三十六, 人口四千五百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六十五, 为有 史以来的最高记录李白三十岁自春历夏在洛阳,与元演、崔成甫结识秋, 自洛阳返安陆途经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结识崔宗之冬,元演自洛阳到安 陆相访,二人同游随州(今湖北省随县)岁未,归家安陆 开元二十一年(733 年),正月,玄宗亲注老子《道德经》令天下士庶(身 份很低的役人与庶民)家藏一册,梅年贡举时加试《老子》策三月,韩休同中 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五月,张九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人为人正直,敢于力 谏,张九龄尤以文学 才能,道德文章,为世所重分天下为十五道,各置采访使(负责监察督办 所辖地区的政治等项),是年长安久雨,京师饥谨,诏令放太仓米二百万石以赈 民李白三十三岁构石室于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开山田,日以耕种、读书为生 活 开元二十二年(734 年),正月,玄宗巡幸洛阳二月,秦州(今甘肃天水县 西南)地震,房屋倒塌,崩坏殆尽,压死者四千余人征沼自称生于尧时的道士 张果先生, 玄宗亲问以治道神仙之术 授其银青光禄大夫(银印上系以青色缓带, 以为品位高的标志副职),位侍中(唐门下省协助宰相起草文书等项的官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