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走向国际电影节与走向国际电影-试论亚洲新电影在世界电影格局中的两种策略.doc

23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33490277
  • 上传时间:2018-02-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7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走向国际电影节与走向国际电影:试论亚洲新电影在世界电影格局中的两种策略[摘 要] 上世纪 90 年代后伊朗电影和韩国电影的异军突起,不仅给亚洲新电影注入了令人兴奋的强心剂,也令包括好莱坞在内的国际影坛为之侧目从表面来看,伊朗电影扬威国际影展与韩国电影迅速占领包括本土在内的亚洲电影市场的震惊效果,同样让全世界电影人羡慕不已,但稍稍仔细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两者间的细微区别:伊朗电影算得上是“走向国际电影节 ”的成功典范;而韩国电影则是作为一个健康良性的电影 工业 “走向国际电影”这一字之差,却表明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策略,它们造成的结果也将大相径庭本文试以伊朗电影《生命的圆圈》和韩国电影《共同警备区》探讨这两种“殊途殊归” 的电影制作的选择,并以 台湾 新电影与香港新浪潮的 历史 作为类比 参考 文本[关键词] 伊朗电影、韩国电影Abstract:From the late  90’s  in  the last  century,  South Korean film and Iran film have been broken  out and  become the highlight of Asian films.As the new  power  of Asian films,  they both attracted focus  from  all of the  world  including Hollywood.But in the view of culture strategy, they are rather different. South Korean film tries to become the mainstream  film in the Asia-film-industry area, and  further more, the international film world; but  Iran film seems to intend  to earn much more scholarship in  the Europe artistic film circle.This article cites  two films: the circle (Iran)  and  JSA (South   Korea) to  discuss this different.   The  history of“the new wave of Hong Kong-Film” and “New Taiwan Film” will be  made mention  of in  the comparison.Key words: Iranian  Film;   Korean Film背景:亚洲电影新力量——伊朗电影 VS 韩国电影上世纪 90 年代后伊朗电影和韩国电影的异军突起亚不仅给亚洲新电影注入了令人兴奋的强心剂,也令包括好莱坞在内的国际影坛为之侧目。

      戈达尔在戛纳这样说道:“电影始于格里菲斯,终于基阿罗斯塔米·阿巴斯 ”在很多人心目中,阿巴斯已成为今日伊朗电影的代表,他那充满伊斯兰宗教精神、人道主义关怀与东方美学趣味受到了包括伊朗观众在内的普遍欢迎而《樱桃的滋味》堪称阿巴斯的代表这部由阿巴斯·基阿罗斯塔米自编、自导并担任制片人和剪辑师影片获得第 5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使伊朗电影在世界影坛崭露头角这是亚洲电影/第三世界电影的又一次胜利从此,伊朗电影在欧洲 艺术 电影节的大奖名单上捷报频传 以阿巴斯为代表的新伊朗电影也是在国际 政治 风云突变和革命后新伊朗政府对非伊斯兰教艺术和娱乐业审查制度得以实施的情况下出现的这个政府积极支持符合伊斯兰教文化标准和基本规定的国产片一般说来,外界习惯将 目前 活跃在伊朗影坛上的电影人分成四代:早在 1979 年的霍梅尼革命发生的十年前,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系就读的达鲁希•梅赫朱依就拍摄出了伊朗新浪潮的开山之作《奶牛》(1969),他被称为是伊朗的第一代导演阿巴斯与另一位伊朗电影新浪潮的主将演慕森•马克马巴夫被称为是第二代与阿巴斯同 时代 出现的新浪潮导演还有巴赫拉姆•贝赛(《一个叫巴书的陌生人》)、帕尔维滋• 沙亚德(《任务》)等。

      而拍摄了《天堂的孩子》的马基德•麦迪吉与贾法• 帕纳西则被看作是伊朗第三代电影导演慕森•马克马巴夫的大女儿萨米拉• 马克马巴夫与拍摄了 2000 年度在伊朗本土及国际影坛上名声赫赫的电影《醉马时刻》的青年导演巴赫曼•哥巴迪则被称为第四代伊朗导演从《生死谍变》的票房奇迹到《我的野蛮女友》 、《我的老婆是大佬》掀起娱乐片女权主义热潮,从《醉画仙》大举入侵戛纳电影节到《绿洲》在威尼斯电影节上的传奇胜利,韩国电影已经在短短时间内繁荣了自己的电影市场,还获得了世界重要电影奖的公认,成为亚洲新电影的一面旗帜根据韩国电影委员会编写的《韩国电影 2001》提供的资料:“根据韩国电影委员会的 研究 和 发展 以及 IM映画公司的数据,韩国电影截止 9 月 30 日,在 2001 年的汉城电影市场上已经占有了%的份额 ”从 1999 年的《生死谍变》到 2000 年的《共同警备区》 、2001 年的《朋友》 ,韩国电影已经连续三年创造出了票房神话作为年度票房冠军,这三部影片在全国人口 4000 万的总数下,国内观影人数都超过 600 万,并逐年增加根据 2001 年韩国电影票房成绩公布,除总票房达到 27%的高增长率外,全国票房最高的前四名全部是韩国电影。

      90 年代是韩国电影的希望之年脱离了原文化情报部的文化部首先在政策上给予了韩国电影极大的支持,另外韩国 社会 快速而稳定的民主化进程,复苏并持续发展的 经济 ,也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以林权泽为首的姜济奎、康祐硕、郑智泳、朴光洙、张贤秀、李光勋、李敏勇、张善宇、朴哲洙、朴钟元等一批新电影人异军突起并迅速成为韩国电影的中坚力量年轻的电影人们除了继续保持 80 年代导演们非常推崇的现实主义批判态度外,还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化风格和趣味,他们挖掘民族的历史文化宝藏,也极其关注南北分裂、社会暴力、官僚腐败等重大敏感社会政治 问题 和 现代 都市中  “孤独的人群”的生存状态他们承袭了韩国电影“催泪弹 ”式的卖点策略,同时亦加入了好莱坞式的眩目动作与凌厉风格这些电影大多有韩国大财团的资助,所以可以不惜斥巨资运用电脑特技,在技术上匹敌日本90 年代开始的韩国电影前所未有地受到了国内青年观众的大力欢迎,并大举进军亚洲、乃至欧美市场个案:两种选择——作为“艺术政治” 的电影 VS 作为“工业艺术” 的电影从表面来看,伊朗电影扬威国际影展与韩国电影迅速占领包括本土在内的亚洲电影市场的震惊效果,同样让全世界电影人羡慕不已,但稍稍仔细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两者间的细微区别:伊朗电影算得上是“走向国际电影节” 的成功典范;而韩国电影则是作为一个健康良性的电影工业“走向国际电影” 。

      这一字之差,却表明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策略,它们造成的结果也将大相径庭我想以伊朗电影《生命的圆圈》和韩国电影《共同警备区》探讨这两种“殊途殊归”的电影制作的选择因艺术与政治之名的“另类” 电影《生命的圆圈》/贾法• 帕纳西/伊朗,2000本片获得 2000 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2000 年圣赛巴斯蒂安电影节费比西年度电影奖;入选 2000 年纽约电影节、温哥华电影节、东京电影节、釜山电影节、台北电影节;2001 年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奖提名;2001 年 URUGUAY 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观众票选影片、最佳专家票选影片以及 OCIC 奖特别表彰 贾法•帕纳西执导的影片 《生命的圆圈》在获得 2000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影评人奖时的评语是:“以精彩的想象力将形式与 内容 结合,用以讨论在任何一个男性为尊的社会中,女性所面临的处境 ”这句话基本上概括出了这部电影的出众之处看得出来,导演帕纳西确实费了一番心思,将“圆圈” 这一意象从形式到内容设计得相当巧妙和精致影片开场是一扇白色的探视窗打开,一个白衣白头巾的护士向外面呼叫莎玛兹家属莎玛兹的母亲在窗口一而再地确认女儿真的诞下的不是男婴而是女孩,因为她执拗地相信超声波检查的时候说的是男婴。

      当得到确认并意识到女儿终将面临女婿家绝无宽容的责难与抛弃时,这位母亲几乎是奔逃地出了 医院 在这短短几分钟的开篇中,有几点需要引起注意:一、莎玛兹这个人物一直没露面,而且她的名字伊朗文的意思是“永恒 ”等到了影片结束,当我们看到狱卒再次呼喊着无人应答的莎玛兹名字时,才发现这个循环/圆圈的合龙二、母亲穿戴的黑衣黑头巾,这在白色的医院以及白衣护士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刺目在接下来的段落中我们不难进一步发现,被指称为有罪的这些女主人公无一例外地全部是黑衣黑披巾打扮,只有那位决心彻底抛弃所有的过去和过去朋友的女护士,终于以“漂白” 的扮相融入白色世界显然,这屡屡出现的黑与白的对立不是偶然,而是创作者的处心积虑这一场的结尾是:母亲在楼梯上遇到亲戚,她让亲戚打通知其他人女儿不幸生下了女婴的事实亲戚在厅里擦肩而过三个刚出狱的女人,而这一擦肩而过,也将摄影机的镜头关注传递到这三个女人身上三个女人中的一个和出言不逊的男子当街吵架,立刻被警察抓走;剩下两个人,娜葛丝和阿瑞祖战战兢兢、东躲西藏创作者再次塑造了两个象征化的人物——娜葛丝,伊朗文“花朵” 之意,她是十八岁的花样年华;她对故乡充满了天堂花园般的梦想;她会在搭上回乡班车前 5 分钟赶去给男友买一件时髦的花衬衫;她甚至会带着阿瑞祖去看凡•高的田园画说这就是我家乡。

      然而,她没有身份证、没有男性陪同,寸步难行通往天堂的窄门终于容不下这朵“ 罪之花” 其实,娜葛丝的扮相上也有着刻意的考虑,那就是眼睛下面很大的一块伤疤导演帕纳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出对这个设计的自鸣得意,他说想表现出一种曾经的伤害,一个被隐去的前史我们毋宁从更深一层的象征意义上理解:娜葛丝,就是一个被打上宿命烙印的被摧残之花让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象征化人物——阿瑞祖,伊朗文“希望 ”之意,她似乎就像她的名字所标志着的那样一直抱着不灭的信心去筹集回家的路费,甚至为此不惜去出卖肉体然而同样是她,却会在凡•高的画前对充满希望与梦想的娜葛丝说:没有天堂,哪里都会有问题的;她更会在希望就要实现的最后一刻放弃回家、远离现实怀疑与恐惧,终于让这个可怜的女人所有的希望被真实击得粉碎这一段三个刚出狱的女人的出场,紧接着第一场的“生产” 段落,在谋篇上也是有机巧设计的,那便是“出狱”与“出生” 的同类象征意义我们看到这三个女人在车水马龙的德黑兰街头的那种胆怯、慌张又充满好奇的表现,不难比照出初生婴儿对这个陌生世界的惯常反应而不同的是,这里的出生是一次戴着无形镣铐与宿命罪孽的诞生,即天生的罪人这也可以反过来解释与象征出第一场戏中那个叫莎玛兹的一直没露面的女人的生产就是一种罪,而诞下的女婴也摆脱不了自诞生之日起就被指称为“有罪” 的悲惨宿命。

      这一场戏中还有一些可以关注的细节,如警车、警察、乌鸦叫声、警笛声,这些符号在从此开始的影片中随处可见;还有娜葛丝在躲避警察的慌张中弄丢了“饰链” ,虽然只是她对阿瑞祖说的一句台词,但我们接下来就会发现这并不是偶然,导演在整部影片中都在无所不用其极地表现一切环状的道具或布景:环状楼梯、汽车站附近建筑物的环形走廊阳台、还有几乎所有的柱子都是圆柱、甚至是小旅馆门口的同心圆状台阶、乃至最后一场戏的环形监狱这一场之后,是无法回家的娜葛丝去寻找另一个狱友芭莉芭莉被哥哥从家里赶出来,她怀了孕,而作为孩子父亲的男友却在狱中被处决了然后我们跟着芭莉/摄影机又见到了曾经同为狱友的莫妮耶和艾尔罕莫妮耶正在努力成为“白色世界 ”的一员,代价是心甘情愿地接受丈夫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