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六讲-大理国分析课件.ppt

28页
  • 卖家[上传人]:嘀嘀
  • 文档编号:263286945
  • 上传时间:2022-03-0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47.50KB
  • / 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六讲大理国v主要内容:大理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大理国与宋朝的关系第一节大理国的政治v唐天复二年(公元902年,南诏中兴五年),南诏蒙氏灭亡,自此到蒙古兵征服大理段氏(公元1253年)的350年间,中原地区经历了五代十国的分裂,接着是宋辽和宋金的对峙两宋王朝穷于应付北方的部族,无力经营云南地区这一时期,云南地方政权经历了郑、赵、杨、段、高诸氏的争夺递嬗,而以段氏统治时间最长大理国经历了317年,22个国王v在云南历史发展过程中,段氏统治的三百余年,是相当重要的历史时期,即在南诏蒙氏的基础上有很大的进步,为元代开设云南行省奠定了基础一、三个短暂的政权v1、大长和国(902928郑买嗣)公元902年,南诏权臣郑买嗣夺取政权,建立“大长和国”v2、大天兴国(928929,赵善政)公元928年,剑南节度使杨干贞灭“大长和国”,扶持清平官赵善政,建立“大天兴国”,10个月后杨干贞又废赵善政,自立为王,建“大义宁国”v3、大义宁国(929937,杨干贞)独裁统治中外咸怨段氏取而代之二、段思平及大理国的建立v1、原因:vA:南诏经济封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vB:激烈矛盾斗争的产物2、段思平与大理国的建立vA:段思平其人:贵族,通海节度使vB:社会基础:“东爨乌蛮”三十七部、封建主集团(董伽罗、高方)、下层人民vC:发动武装、夺取政权(937年“青昔”)vD:何谓大理:大治大理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v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又名“石城会盟碑”。

      现保存在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内v立于大理国段素顺明政三年,即北宋开宝四年(971年),记述了大理国主段氏(白族)联合三十七部(彝族)出战滇东一些部落后,于石城(今曲靖市)会盟立誓,并颁赐职赏的情况三、大理国行政建制v段思平建立大理国,传14世,为高氏所夺(1094年),称大中国,仅二年,还位于段正淳,仍称大理国(史称后理国),传8世至段兴智,为忽必烈所灭(1253年)大理国前期与后期的政治区划和政权机构有所不同:大理前期沿袭南诏时期的政治制度与行政区划,与南诏不同的地方是设郡,当时的郡隶属于节度或都督v大理后期则废节度和都督,设府、郡统率“部”、“赕”大理国前期所设置的外府(节度、都督)以军事统治为主;大理国后期废节度和都督,设置“府”、“郡”,以政治统治为主大理国后期设立八府、四郡、四镇,分封高氏子孙于八府,世袭驻守这是封建领主的政权机构1、大理前期的政区设置v大理首府地区,即洱海周围,南诏时设置十赕大理前期,仍设赕,而以苴咩城统摄大理前期的政区设置,首府之外,设二都督、六节度为大府这是沿袭南诏的旧制,六节度:弄栋、永昌、银生、剑川、拓东、丽水;二都督是会川、通海v但是会川、通海的政区名号有时作都督,有时又作节度。

      大理国前期设置的二级政区(节度)有8个,也称为“八国”,故有“云南八国”之说宋太平兴国初年,曾册封大理国首领为“云南八国都王”v为加强对各地区各部族的统治,在各地设置郡(或赕),委派贵族分守治理,随之迁徙洱海地区的居民(僰人或白蛮)屯驻,这是大理段氏政权直接统治的据点至于受都督、节度管辖的部族,则仍旧为“部”(或甸),任命土长酋首为长官,实行羁縻统治2、大理国后期的政区v大理后期,苴咩城仅为都会,或称为“紫城”、或称作“皇都”v首府之外,设立八府、四郡、四镇,各有境界v八府:善阐府(今昆明)、威楚府(楚雄)、统矢府(大姚、姚安)、会川府(四川会理)、建昌府(四川西昌)、谋统府(鹤庆、剑川)、永昌府(保山)、腾冲府(腾冲)v四郡:东川郡(东川、昭通)、石城郡(曲靖)、秀山郡(通海)、河阳郡(澄江、江川)v四镇:西北的成纪镇(丽江)、西南的蒙舍镇(巍山)、东部的最宁镇(开远)、西部的镇西镇(盈江)此四镇在大理边境地区震慑边防要害之地3、大理国疆界v疆域:大理疆土除今天云南全省,东至今广西、贵州西部,南接安南,西越缅甸伊洛瓦底江,北抵岷江、大渡河四、高氏“大中国”、段氏“后理国”v东方善阐府以高氏势力最大,西部洱海地区杨氏强大,与段氏争权。

      杨允贤叛乱,段思廉求助于高智升v杨义贞叛乱,杀段廉义,称王高智升讨杨,立段寿辉为国王,自为布燮(宰相),挟持国王以命诸侯高升泰为善阐侯v1081年,逼迫段寿辉让位于段正明1094年,逼迫正明让位于高升泰,改国号为大中国v1096年,高升泰死,高泰明立段正淳为国王,一直到1253年,称“后理国”v后理国时期,高氏世袭布燮,称“中国公”,政出其门,段氏虚位v大家可以参阅:高路加:大理国高氏事迹、源流考述,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v林超民:大理高氏考略,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护法明公德运碑v紫溪山护法明公德运碑位于鹿城西北20公里的紫溪山猢箐,是赞颂理国相高量成功绩的摩崖石刻碑高2米,宽1.6米,文25行,行46字,左行楷书,碑文题为护法明公德运碑赞此碑刻于南宋绍兴二十八上(公元1158年),距今已800多年,对研究宋大理国历史有重要价值1983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大理国的灭亡(1253年)v元蒙哥三年(1253),忽必烈受命率师远征大理他从六盘山出发,假道吐蕃,分三路前进,渡金沙江,沿路攻城略地当年冬,到达大理境内大理相国高祥屯兵大理城固守。

      羊皮革囊“元跨革囊”v1253年,蒙古大汗蒙哥派其弟忽必烈率军进攻云南,计划先灭大理,对南宋形成包围态势,最后消灭南宋,统一全国忽必烈率十万大军来到金沙江畔,可是面临着汹涌的金沙江水,蒙古军队无法渡江正在为难之间,当地少数民族献策,用革囊做筏子渡江革囊即羊皮囊(也有用牛皮做的)可用单个革囊缚在身上作漂浮器材渡江,也可多个皮囊连缀为筏子于是忽必烈大军就用革囊以及皮筏渡过金沙江,灭了大理国,将云南归于元的统治之下v十二月,在三路远征军的包围进攻下,大理城破,国王段兴智奔善阐(今昆明市),高祥逃至统矢(今云南姚安)被追杀忽必烈迅即指挥蒙古军四出略地,占领了除善阐以外的大理国土v1254年春,忽必烈班师北返,留下兀良合台率军戍守大理,并继续征服尚未归附的部落同年秋,兀良合台攻占善阐,俘获大理国王段兴智建国300余年的大理国至此灭亡元世祖平云南碑v“元世祖平云南碑”立于大理古城三月街街场内立碑时间为元武宗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碑文由翰林院集直贤学士程文海撰写碑文追述了元世祖平云南经过,碑文还记载了元宪宗在大理的一些行政措施因此,该碑对研究元初的政治、军事及云南地方史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实物资料该碑于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