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爱的惩罚》微课讲义(共6页).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des****85
  • 文档编号:218344826
  • 上传时间:2021-12-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7.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爱的惩罚》微课讲义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大家晚上好,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医学及心理咨询工作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爱的惩罚”首先我给大家讲二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是:“有一位青少年,他因犯罪被判了死刑,在临死前,他提出唯一的要求是要最后见母亲一面儿子见到母亲后,对母亲说:“我就要离开您了,让我最后吃一你口奶吧当母亲靠近儿子时,不想儿子一口咬掉了母亲的奶头,并愤怒的说:“妈妈,我恨你!当年我一次次犯事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打我!”第二个故事是:有一个上小学的男孩,放学回家,在路上感觉自己肚子非常饿,经过一个水果店门口,看到许多好吃的水果摆在店门口,男孩看看门口没人,就顺手把一个大大的苹果塞到书包里,这时正好店主走了出来,店主揪了男子“谁叫你偷我家苹果,拿出来!你是谁家孩子?这么没教养,快把你妈妈叫来,你妈号多少?男孩子不肯告诉妈妈的号,可是老板说,如果不给,我就不放你回家,不让你妈知道你这行为,你下次还会来偷男孩子没办法,只有告诉了妈妈的号,心想这样自己到时就可以让妈妈接回家了可是妈妈来了后,气愤的当着店主的面给了孩子狠狠几个耳光,这时周围已围满了“看热闹”的人,有的说这孩子偷人家东西确实不应该,有的说这店主这样也有点过份了,不就是一个苹果嘛,有的说“肯定家长平时不太教育孩子”,这时家长听了更气愤了,冲着男孩吼着“还不赶快死回家去!”男孩子掉着眼泪跑走了。

      可是,不到10分钟,却听见远处有人喊“有人跳楼了!有人跳楼了!”这时妈妈如梦惊醒“会不会是我的孩子?”她赶紧跑过去,果然是这位男孩子跑到不远处的一幢楼上跳楼自杀了!各位家长!大家听到这二个故事,您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第一个,因为这位妈妈平时从来不惩罚自己的孩子,平时总是包容孩子,哪怕是一次次犯错也不舍得惩罚孩子,孩子在临死前痛恨自己的妈妈当年为什么不打自己,也许当初给予自己一定有效的惩罚,自己也许不会发展到这种地步,可为期已晚!第二个事件,这位妈妈对孩子的犯错确实给予了一定的及时的惩罚,但却让孩子走了自杀的后果,这又是为什么?各位家长,我们先不分析这些,让我们进入今天微课的的主题:我们都知道现代教育理念提倡对孩子实行“赞美教育”,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是的“赞美教育”确实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但是有时我们又发现,有许多只在赞美声中长大的孩子却经不起挫折与失败,他们听不得别人一点点批评所以我们不应勿视“惩罚”在孩子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其实孩子总是在试探性的行为中成长的,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培养他们形成一系列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是需要相应的引导和强化的而这个强化既包括正强化,如肯定、表扬、奖励等,也包括负强化,如否定、批评、惩罚等。

      不能因为孩子喜欢表扬和奖励,我们家长就一味地给他们甜蜜的糖水,否则他们就永远不会知道生活中还有黄连的苦,也很难承担相应的责任其实“赞美和惩罚,就像鸟的两个翅膀,缺一不可每个孩子都有可以赞美的地方,自然也有可惩罚之处正确的给予表扬,可以给孩子以极大鼓舞;恰当的惩罚,也会促使孩子进步孩子没有经历挫折“会使孩子变得脆弱异常”任何东西都是需要平衡的,当然孩子的教育也需要赞美与惩罚之间的平衡,才能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才能让孩子飞得更高更稳 这就是惩罚的必要性)但是如何有效的惩罚呢,这似乎又成了许多家长的一个人难题,惩罚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好能让孩子改正错误,使用得不好会伤害孩子接下来我们就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什么才是有效的惩罚?什么才是爱的惩罚?一、首先第一个问题:什么叫惩罚?——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惩罚”二字似乎是打骂的代名词,惩罚不就是打孩子吗?如果这样理解就是对惩罚缺乏正确的理解和把握惩罚的方式多种多样;打骂只算能是其中的一种——行为主义心理学把惩罚界定为“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种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二、惩罚教育有哪些意义?1、惩罚能促使孩子改正错误,惩罚之所以能促使孩子改正错误,这是教育心理学中的效果律在起作用。

      效果律认为:孩子“快乐则接受;痛苦则拒绝”,要使孩子继续或终止某种行为,我们可以通过奖励或惩罚来做到这一点事实上,有很多事情是不可能通过奖励的办法让孩子满足的,如孩子故意损坏东西、坚持“顶风作案”、乱提不切实际的要求等等,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惩罚2、惩罚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有益补充我们的社会是法制社会,当然家庭需要一定的规矩,学校也需要规章制度规范学生行为人的成长就好像一棵树的成长,总需要进行修剪,去掉多余的枝叶其实,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犯错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要接受惩罚的准备,这是人的一种心理需求——为自己的愧疚承担责任,取得心理平衡比如一个人如果做了对不起朋友的事,一般人都会感觉心理有内疚感,有时希望朋友能骂自己一顿,这样可能感觉舒服一些,他为什么希望朋友骂骂自己呢?就是取得犯错后的一种心理平衡”3、惩罚有助于培养未成年人的责任感美国前总统里根儿时的故事常常被当作惩罚教育的典范1920年,一个12岁的少年把邻居家的玻璃踢碎了邻居说,这块玻璃是花12.5美元买的,你得赔偿这个孩子没办法,回家找爸爸爸爸问,玻璃是你踢碎的吗?孩子说是爸爸说,那你就赔吧,没有钱,我借给你,一年后还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他打工挣钱,挣回了12.5美元还给父亲。

      这个孩子就是美国前总统里根惩罚有利于责任心的培养,孩子正是在一次次的惩罚中学会了去承担责任三、惩罚的方式有哪些?:1、批评教育:是最常见的一种惩罚方式,主要是针对孩子的一般过失或不良行为,以言语的形式指出孩子的过错2、自然后果法:有时孩子犯了错,家长无须过多批评,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的过失或者错误造成的后果比如,孩子喜欢乱丢东西、总不收玩具,那么家长就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可能导致什么后果,这时家长就可以利用自然后果策略,将儿童没有归位的玩具藏起来,让它们“失踪”一段时间儿童乱扔的玩具越多,“失踪”的玩具也越多渐渐地,儿童会认识到遵守玩具及时归位的规则其实是为了方便自己在需要某个玩具时能够很快找到它,从而内化结束玩玩具结束时将玩具及时归位的习惯3、失去某些特别待遇: 比如平时父母周末会经常带孩子到公园去玩,如果孩子出现某些不合理行为,而且说教总不听,家长就可以剥夺孩子周末出去玩的待遇作为惩罚还有,比如将孩子爱吃、爱玩的东西暂时取消,作为惩罚4、错误补救方式错误补救方式是指引导儿童以正确的方式弥补其不当行为造成的过失,从而强化儿童的规则意识和“有错就改”的观念比如在亲子微群里经常有家长问“我家孩子老粗心怎么办?经常加法写成减法。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时,马上叫孩子把刚写错的题再试一次,如果做对了,然后问孩子“这次是怎么做到的呢?很好啊!”,这样做不但可以表明家长的期望,还可以为儿童提供练习正确处理问题的机会,让儿童体验到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5、冷处理法:  比如有的孩子只要没有满足她,就会总闹腾,有时会睡到地上打滚,特别是在人多的时候,更是这样,给他解释也没有,只要不影响到别人,可以采用冷处理,就随他闹去;若影响到别人,将孩子抱走放在一个比较开阔而安静的地方,让他继续闹,直到他闹够孩子闹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者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某些目的,当他看到自己的闹腾没有效果,他自然会选择放弃这样就避免孩子在自己吵闹和大人满足要求之间建立条件反射6、将功补过法:惩罚的目的不仅是要制止某种错误行为,更重要的是还要引发好的行为因此,让孩子用做好事来代替应该受到惩罚的“坏事”,将功补过比如孩子不注意卫生,乱扔垃圾不爱卫生,为了要让孩子当面把扔的垃圾捡起来,一般家长可能会说“是你扔,所以罚你把垃圾捡起来”一般孩子很不愿意,要把刚才的到底怎么说才更有效呢?将功补过法,但如果换一种说法,我们可以说“因为你刚才乱丢垃圾干了错事,现在给你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去做同样一件好事来弥补,这个好事说是把刚扔的垃圾捡起来”,这样,孩子大多喜欢听。

      这就是将功补过法7、体罚:就是平时所说的“打”,当然我们不提倡轻易的打孩子,不是万不得以,不要采用体罚,(后面我们将详细的说如何打才更有效)四、什么是不合理的惩罚?1、父母错误惩罚观念:有的家长认为打孩子是父母的权利,完全没有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的概念可能还有一些人,自己小时候就是被父母打大的,所以现在理所当然地认为打孩子也是随随便便的事儿2、没有原则性的惩罚:比如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把新衣服给摔破了,有的孩子不小心把吃饭的碗给打破了,家长不但不安慰孩子,还给他痛骂一顿,甚至打一顿我小时候,我妈妈就发生过这样的不合理的惩罚,小时候吃饭很少在家里吃,家在农村,吃饭时最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吃,所以经常端个碗到到外面去吃,有一次在外面,不小心把吃饭的碗打碎了,回家我妈妈给我打了顿,后来又把碗打破一次,我害怕得不敢回家,生怕妈妈再打我,后来我跑到我叔叔家,在他家借了一个碗拿回家交差3、经常用怒吼来惩罚孩子其实用怒吼会给孩子带来恐惧的伤害,也会影响父母在孩子中的形象,当然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有一次一位幼儿园老师叫孩子们画自己的妈妈,有一个孩子画自己的妈妈的画像就象一头狮子,老师问他为什么把妈妈画成这样,这位孩子说,我妈妈经常发怒时就是这样的”。

      有专家分析喜欢经常用 “怒吼”的方式来对等孩子,是父母无能的表现,父母无计可施,只能依靠咆哮来发泄情绪,教育孩子4、在愤怒情绪下打孩子现代人似乎都很暴躁,心里都藏着一团火,随时被点燃爆炸生活不如意,事业不成功,和领导闹意见,和婆婆闹矛盾,和老公闹离婚……怎么静的下来呢?可怜的孩子,总是沦为大人的“泄愤工具”!(现在在网上报道到的家长家暴导致孩子致残的太多)他们真的是在教育孩子吗6、不顾及孩子的自尊与承受能力:经常家长在大众或外人面前批评自己的孩子,甚至是打孩子上面提到的故事中那位妈妈就是这样如果这位家长不在众多人面前惩罚孩子,而是回家后先与孩子沟通再进行适当的惩罚,也许孩子就不会发生这样的后果对孩子的好奇行为进行惩罚,五、接下来我们重点谈谈如何有效的惩罚?1, 明确规矩、指明方向:1)有很多时候,孩子的错误是因为他们确实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所以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明确的要求是什么?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如果做了,会有什么样的惩罚,与孩子事先达成共识如果孩子事先不清楚规则,家长突然惩罚,会让孩子非常委屈所以惩罚一定要与规矩相结合,事先把合理的惩罚后果告诉孩子如果父母决定使用某种处罚方式,那么最好事先向孩子解释清楚后果将是什么,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警告,同时也让孩子明白承担这个后果就是他的责任。

      2)批评孩子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孩子能改正,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但是,对于小孩子,他们本身还不具备严密的思维和逻辑,他们是在不断的尝试中成长的所以,除了批评,必要的时候,还要帮助孩子,把改变状况的更好的方法教给他,这样可以避免他不断的犯错误2、惩罚要及时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惩罚的效果部分是来自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间隔时间越短则效果越好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的行为有错,只要情况许可就应立即予以相应的惩罚;如果当时的情境(如有客人在场或正在公共场所)不允许立即作出反应有的家长经常孩子威胁,当孩子做错事时,会对孩子说:“你等着……等我有空时再来收拾你!”“有空是什么时候?收拾又是怎么样的收拾?”或者,如果是胆小的孩子,会一直非常恐惧,难以释怀,心里压力太大有的让孩子呢,就不再把家长的话当回事,反正以后再说,以后孩子忘了,大人也忘了;同样是没有达到惩罚的效果3、惩罚时要保护孩子的自尊首先在大众面前孩子的自尊心是严重挑战 孩子觉得自己没脸见人这种偏离客观的认知,甚至会容易导致冲动自杀4,惩罚要适度:不同的孩子有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