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jiups****uk12
  • 文档编号:91688181
  • 上传时间:2019-07-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建 筑 心 理 学 论 文 学生姓名:张 炫 学 号:20091826 专业班级:09级建筑学5班 指导教师:刘 飞2012年11月25日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以高校建筑为例张炫(班级:5班,学号:20091826)摘 要:目前我国大学校园环境设计中存在的许多问题,环境因素对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与学生的行为相互作用,涉及环境压力、环境负荷等诸多方面校园环境成为了大学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大学办学风格和精神面貌的外化体现认为,满足师生必要性行为的需要和促进师生自发性行为的产生是大学校园建筑环境设计的重要目标关键词:高校校园;环境心理学;建筑空间  1校园空间   随着众多高校新校区建设,大学校园的环境规划工作显得日益重要特别是现代大学校园空间较之老校区无论是在校园的教学、交往和生活等具体空间的设计上,还是从校园整体规划的理念和模式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能为师生在新的校园环境中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成为每一个校园设计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2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它着重研究人与周围社会的、物理的环境关系。

      重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探讨解决存在于人与环境之间未被认识的问题的途径它的研究核心,是研讨人们对现实环境的反应及选择、改善、创造适于生存、生活和满足心理需求的环境,然而在校园建筑设计过程中,环境心理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环境心理对于校园建筑设计而言,现代大学校园环境呈现出整体性、自然性、人文历史性和综合性等多种发展趋势3人们对校园空间的需求   以人为本、人性化校园空间环境的设计归根结底就是要满足师生的各种需求具体有以下几点: 3.1 归属感 归属感是使用者在某一场景中自身资格和地位的确认,和他对这一团体的依赖感它的产生是对外的区别和对内的认同,在环境设计上如果要加强人群的归属感,就必然要加强向心性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归属感来自校园、教室、宿舍甚至某一个比较私密的空间 3.2 舒适感 舒适的校园环境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充足的阳关、宜人的绿化、舒服的设施等许多实用和审美因素,因此,在校园里应当创造宜人的环境,使使用者生活在其中充满舒适感 3.3公共性的需求 公共性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上,增进彼此间信息、思想、情感的沟通体现在空间环境中,主要是对交往空间的需求,设置多层次的交往空间以满足彼此进行沟通所需的空间场所。

      3.4 领域感 领域是指以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有一个场所或一个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对于特定的个体而言,比如人们所熟悉的场所,其领域的大小和归属感的强弱与人自身的交往方式、彼此熟悉程度、对环境的感受和熟悉程度有关在大学校园里,学生们通常共同分担这种领域感,坐在同一个教室中上课的人有共同的场所领域感,住在同一个宿舍中的人有共同的场所领域感,对于个人而言,领域感最集中的表现就是人们对自己所属空间的保卫可见,在进行校园空间设计时,应当考虑不同人对不同空间类型、层次的需求,以多样化的形式、主题满足生活和社会的复杂性,从而达到自然、社会、生态环境的整体和谐4环境知觉   环境知觉是人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感觉来接收环境信息从校园空间环境获取的这些信息,经过知觉者自身的经验,把知觉对象的前后关系和背景参与进来,形成人对环境的知觉人通过环境知觉来感受和评价空间场所 4.1 视觉方面 通过构造形体变化、色彩变换、季相变化等来满足校园人的审美需要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热爱的心理需求校园内绿化植物的形体各异,丛植、群植植物方面通过有效设计形成自然的流线型、长方形、圆形及特殊字型等各色造型,植物色彩以绿色为主色调,在此背景下还掺有红、黄、白、紫、蓝等色调,丰富整个校园的视觉美感。

      4.2 听觉方面 校园内栽植的香樟树、木棉、侧柏等鸟嗜植物能够引诱白头翁、斑鸠等鸟类,这种鸟声环境能不断提高校园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促进师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这不仅实现了绿化校园的育人功能,也美化了校园生态环境 4.3 嗅觉方面 坚持绿色植物造景的前提下,在校门口栽植的榕树由于处于校园主干道,且相对校门口的公路干道也较近,能有效发挥其抗有害气体和二氧化硫的功能,在改善净化校园空气环境的同时丰富校园建筑形态此外还选择有香化、净化功能,富于季节变化的树种,它们能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学习疲劳、紧张、焦虑情绪,陶冶师生的道德情操5建筑空间与环境心理   5.1 建筑形式 人们容易对新颖、特殊、变化、对比的形状等的刺激容易引起注视,并且产生心理反应,形成视觉心理建筑的体量、轮廓、形状、工艺等,对人们的视觉都是刺激条件,成为客观的环境因素,影响视觉环境,形成规律当熟悉视觉环境心理的理论以后,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建筑形式的设计,充分发挥出它的美观功能,在周围环境的陪衬下引人注目,满足心理要求建筑空间除一部分由建筑围合而形成的封闭形式的空间外,多与自然空间连成一片而没有一条明确的界限,以致分不清哪些空间是经过处理的建筑空间,哪些空间是未经过处理的自然空间。

      很多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拥有许多优美的建筑,还在于拥有许多吸引人的外部空间它是建筑赋予城市的特定的空间领域,往往以一定的外部空间场地为主体元素按照一定的空间秩序将与之有联系的建筑物组织起来,形成具有某种品质和气氛的整体高校校园外部空间环境也同样如此,作为一个空间场所,它引导人们产生积极健康的行为活动,以学生日常行为活动为中心,满足师生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的功能需求,为其行为活动提供良好的形象    5.2 建筑空间尺度 人们在多种不同的环境空间中进行着多种社会生活,在不同空间中占据着适合于自己心理需要的、一定的空间位置,尺度适中、能让人咫尺体会的交往空间令人感到温馨和亲切宜人;相反,那些过大的、夸张的空间使人感到冷漠和不安,那些过小的、局促的空间使人感到拥挤和压抑空间的尺度通常与其空间特性、功能要求、使用人数、人的行为心理需求、陈设布置等因素有关,因此不同类型空间的尺度要求也就不一样对于公共性较强的交往场所(例如室外集会广场、室内共享空间等),其空间尺度不宜过小;对于私密性较强的交往场所(例如僻静、亲密的独处空间等),其空间尺度不宜过大一切社会性活动多半都是从边界开始,再向中心扩展。

      边界具有行为的诱导性、景观变异性和行为的扩散性如果边界不复存在,那么空间就绝不会有生气”边界是人们停驻的依托处,例如建筑物的凹处、人口、柱廊、门廊和树木、街灯、广告牌边上,背靠实体有良好的庇护性,又不使人们处于众目睽睽之下,看视前方又有开阔的视野  5.3 建筑色彩 色彩心理属于环境心理下属分支中的一部分,是色彩对人的心理状态和人的情绪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人们的视觉倾向往往把相似的东西连接在一起并把它们联系起来观看人们把灰色象征黑与白之间的颜色,从而获得和平、诚恳和稳重的属性;把红色象征火焰、象征鲜血,从而获得热情奔放和革命的属性;把蓝色象征平静的湖水,从而获得理智、平静和严肃的属性色彩对人的抽象联想是人的心理、情感和精神的综合反映,同时它与自然万物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环境色彩对于一个建筑空间群体的影响大小显而易见,也许它会成为人们是否愿意更多的接近这个建筑至关重要的因素6结语 大学校园环境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也是大学校园建设的重点内容它不仅影响着大学的形象,还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师生本文以高校建筑的环境心理为例,通过对其外环境的分析,总结出建筑环境心理学在建筑外环境设计中是如何起到指导作用的,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应该从环境的使用群体入手,使建筑设计能够从使用者的心理出发,充分考虑建筑与其外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形成更加合理、美观、方便的使用空间。

      参考文献:[1] 李道增,《环境 行为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2] 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 宋泽方,《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 胡昱,《高校校园规划与建设》[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5] 梁颖仪,《环境心理学与校园绿化设计》[J],广东园林,2006.28(6):17~18。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