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用文字来表现一种造型感”.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caoka****i345
  • 文档编号:131043795
  • 上传时间:2020-05-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9.75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用文字来表现一种造型感”[摘要]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现代主义小说实验深受英国艺术批评大师罗杰?弗莱视觉艺术观念的影响弗莱高度重视形式与设计,认为画家要运用线条、色彩、块面等手段赋予画面的整体结构以稳固、和谐和富于秩序的效果,而他惊喜地在法国后印象派画家塞尚的画作中找到了自己艺术追求的现实范本在他的影响下,伍尔夫的小说也着力追求绘画的结构设计与空间造型特征,体现出塞尚画风的明显影响 [关键词] 弗吉尼亚?伍尔夫;罗杰?弗莱;塞尚;视觉艺术;造型设计如玛吉?休姆所言:“在现代主义的主要阶段即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新的视觉词汇正在改变文学与文化文本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与视觉艺术的关联,在英国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伍尔夫的姐夫、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指出,伍尔夫“纯粹的……几乎像是画家一般的视觉……正是将她与其他所有同时代人区别开来的东西”作为以视觉艺术为关注中心的精英知识分子聚合“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Bloomsbury Circle)的核心成员,伍尔夫的现代主义美学观念与小说实践深受绘画艺术的濡染,尤其深受“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中精神领袖、艺术鉴赏与批评家罗杰?弗莱(Roger Fry,1866-1934)的影响。

      1910至1912年间,弗莱先后在伦敦格拉夫顿美术馆举办了两次后印象派画展,在英国社会激起了巨大波澜他所命名的“后印象主义”(post-impressionism) -词由此进入现代艺术史,弗莱也一跃成为年轻一代艺术家的旗帜与精神领袖伍尔夫在《罗杰?弗莱传》(Roger Fry:A Biography,1940)中尊弗莱为“现代英国绘画之父”,指出“他通过自己的写作改变了身处的那个时代的趣味,以他在后印象派人物当中的领袖地位改变了当下英国的绘画,并用自己一系列的讲座无与伦比地提升了人们对艺术的热爱”( ibid.p.294)关于他对自己的影响,伍尔夫写道:“在我所有的朋友当中,他是最活跃、最富于想象力,因而也最有帮助的一位ibid.p.292)弗莱高度重视形式(form)与设计(design),认为画家要运用线条、色彩、块面等独特的形式手段赋予画面的整体结构以稳固、和谐、匀称和富于秩序的效果,从而唤起观众的审美情感,而他惊喜地在法国后印象派画家塞尚(Paul Cezanne)的画作中找到了自己艺术追求的现实范本在他的影响下,伍尔夫的文学创作也着力追求绘画的结构设计与空间造型特征,体现出塞尚画风的明显影响。

      一、弗莱“结构的设计”与塞尚的“造型美”弗莱的专长本来在于15世纪的意大利绘画,曾拜杰出的艺术史家伯纳德?贝伦森(Berna,d Be-renson)为师但弗莱并非为复古而复古,而是要探索一条使艺术摆脱陈规、向现代转变的新路1906年,弗莱第一次见到塞尚的作品,便震惊于法国现代主义艺术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绘画之间的契合关系:“只有在提香最晚期的作品中,我才能找出某种与此类似的东西,在所有表达形式的常见方法中发现某种相似的会通性与塞尚的精神邂逅,使弗莱改变了艺术研究的重心,弗莱一生的事业亦由此开启弗莱惊喜地在塞尚等的作品中发现了他一直在探索的美学理想,即“结构的设计”的具体实践1910年,弗莱翻译了法国画家兼批评家莫里斯?德尼(Maurice Denis)的论文《塞尚》并为之作序,称塞尚“苦心孤诣地强调不同方向富有韵律的平衡,从而营造了一种更为简洁的整体”同年,他在《民族》杂志发表《后印象派画家(之二)》,指出塞尚最伟大之处正在于从印象派的色彩中见出了秩序与“建筑般的规划”,认为塞尚眼中的大自然非常独特,呈现为一个结晶体的效果1927年,弗莱推出研究塞尚的专著《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Cezanne),更是达到了一生事业的顶峰。

      通过两次画展及围绕它们而展开的系列评论的写作与艺术讲座的开设等,弗莱不仅使公众重新发现了塞尚,亦在对他的持续研究中,逐渐形成、发展并完善了自己的现代主义结构设计理念,其核心即为追求视觉艺术的“造型”(plastic)、“构图”(composition)、“结构”(structure)、“色调”(tone)与“设计”(design)沈语冰指出:“在弗莱的整个生涯里,他都在寻找一种品质,他有一次宽泛地称其为‘体量与空间在其三维中的互动的最大可能’为了表示对绘画中的立体感的强调,‘造型的,(plastic) -词随着弗莱对法国画家、批评家莫里斯?德尼的论文《塞尚》的翻译,进入了他的词汇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读到,塞尚‘寻求造型美’(cherchant la beaute plastique)到弗莱写作《造型设计》(Plastic Design)时,这个词开始占据弗莱美学的中心位置在《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第13章,在分析了塞尚所有肖像画中几乎最为著名的《热弗卢瓦先生肖像》,盛赞其“画面所达到的绝对平衡”和“令人惊讶的结构的坚实性”(《塞尚》p.150)后,弗莱指出,塞尚是现代画家中第一个“通过参照几何学脚手架的方式来组织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塞尚》p.151)的艺术家。

      但弗莱紧接着又提醒人们,“这不是什么强加于现象的先天框架,而是一种经由长时间地静观而从对象中渐次提炼出来的诠释ibid.)弗莱还花了很多笔墨详细地分析了塞尚成就最高、最著名的静物画《高脚果盘》的轮廓结构,认为“对塞尚而言,由于他知性超强,对生动的分节和坚实的结构具有不可遏止的激情,轮廓线的问题就成了一种困扰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痕迹贯穿于他的这幅静物画中”(《塞尚》p.96)他对《带姜罐的静物画》和《有盖汤盘与瓶子的静物画》的构图亦进行了形式分析他使读者看到,在塞尚那里,无论在肖像画还是静物画中,家人与朋友、苹果与洋葱等日常生活中最亲近而熟悉的人与物,不复具有功利的性质,而成为审美静观的对象塞尚精心研究他(它)们的位置、形体、色彩、彼此的明暗远近等对比关系,以高度概括、简约的能力,以画布上的轮廓线创造出独特的造型效果 那么,塞尚是根据什么来进行设计的?他画面的构图原则又是什么?塞尚晚年无意中说过的下面这句话常被人援引:“大自然的形状总是呈现为球体、圆锥体和圆柱体的效果《塞尚》p.96)对此,弗莱发挥道:“在他对自然的无限多样性进行艰难探索的过程中,他发现这些形状乃是一种方便的知性脚手架,实际形状正是借助于它们才得以相关并得到指涉。

      这就是说,面对纷纭复杂的自然形状,塞尚“总是立刻以极其简单的几何形状来进行思考,并允许这些形状在每一个视点上都为他的视觉感受无限制地、一点一点地得到修正”弗莱认为,这就是塞尚对艺术问题的解决办法,尤其是他的静物画,“不仅使我们能够清晰洞见他诠释形式的方法,还能帮助我们抓住那些最能体现他作品特色的构图原则ibid.)他具体以《有瓜叶菊的静物》为例,细致分析了塞尚“建筑般精确的构图”和“处理角度的原始单纯”(《塞尚》p.98),而在对塞尚成熟时期的风景画如《普罗旺斯的农舍》进行形式分析时,弗莱指出“这幅画也有着同样朴素简约的形状,直线形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塞尚》p.133)更为可贵的是,本身亦为画家的弗莱还凭依个人体验,尝试对此画的创作过程加以还原,这就使得对塞尚画作的形式分析又与心理分析联系了起来弗莱认为,这一过程即艺术家用“视觉”对现实进行过滤,再通过“设计”加以“变形”,将之上升为艺术品的过程(《塞尚》p.134)结合弗莱两部最具代表性的艺术评论集《视觉与设计》(Vision and Design,1920)与《变形》(Transformations,1926)的标题,我们发现:“视觉”、“设计”、“变形”等表述绝非弗莱随意使用,而是浓缩了其艺术理想的关键词。

      综上,与塞尚的精神相遇与相知,印证、影响与强化了弗莱通过“造型”、“设计”、“结构”与“秩序”使艺术品成为有机美学整体的观念正是在“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的现代主义艺术氛围中,伍尔夫的小说实验方有可能体现出鲜明的“结构”与“设计”的艺术匠心二、伍尔夫早期作品的“结构”与“设计”伍尔夫作为现代主义小说美学身体力行的实践者的探索,几乎与弗莱的艺术探索同步,并在其艺术美学滋养下发展起来弗兰克?格罗夫史密斯认为:弗莱“把小说看成‘一个完美的有机美学整体’,他倾向于把小说也纳入他的有意味的形式的理论之中,这一看法给予伍尔夫以信心,使她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艺术目标所用”安德鲁-桑德斯亦指出:“弗吉尼亚?吴尔夫的批评方法吸取并重新运用了贝尔和弗赖的美学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并以此为工具,为小说摆脱人们对情节、时间、同一性的普遍理解的那种潜在自由进行辩护那么,伍尔夫究竟从弗莱与塞尚的结构美学思想中获得了哪些堪为小说创作所用的东西?她又如何实现其在语言文字中的转换呢?应该说,她从弗莱的设计理念与塞尚的几何学构图中首先学到了自觉的结构意识,随后则探索了小说多种空间结构形态的可能性她甚至在小说《到灯塔去》中,以比喻的方式诗意地表达了文学艺术家们对作品内在结构的完整与有机性的追求:“爱有一千种形态。

      也许,有一些恋爱者,他们的天才就在于能从各种事物中选择撷取其要素,并且把它们归纳在一起,从而赋予它们一种它们在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完整性,他们把某种景象或者(现已分散消逝的)人们的邂逅相逢组合成一个紧凑结实的球体,思想在它上面徘徊,爱情在它上面嬉戏可以说,她的诸多小说以不同的方式,见证了女作家“组合成一个紧凑结实的球体”的努力1917年4月,伍尔夫在写给罗伯特?塞西尔夫人的信中,即论及小说的结构设计问题,并坦言自己对康拉德如何“组织空间结构”感到困惑同年7月,实验小说《墙上的斑点》和伦纳德?伍尔夫的短篇小说《三个犹太人》一起,以《两故事》为题在霍加斯出版社出版前者以一位身份模糊、坐在冬日的壁炉前百无聊赖,抬头看见了对面墙上一个“斑点”的人物的意识流动为线索,交叉展开了触发意识活动的外界事物和人物内心飘忽变化的思绪之间的回环式叙述,在内外对比中表现了伍尔夫外部现实是肤浅、琐屑、无谓的,只有内在真实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精神主义观念1919年5月由霍加斯出版社出版的另一篇著名短篇《邱园记事》,同样并未记录人们在邱园即伦敦皇家植物园游玩时所发生的事件和展开的活动,而是借邱园中的卵形花坛这一特定时间中的地点展开,以它为依托、为轴心散射开去,先后表现了四批从花坛边走过的游人的心理活动与意识状态。

      伍尔夫首先以精致的笔触描写了盛夏时节在日光强烈照耀下摇曳生姿、缤纷炫目的花坛,随后,分别表现了一对带着两个孩子游园的夫妇、一老一少两个男子、两个上了年纪的下层社会妇女,以及一对年轻情侣的精神世界丈夫忆及15年前自己向当时的女友求婚失败的场景,妻子则在交谈中说到了20年前所接受的铭心刻骨的一吻;两名男子与两名妇女虽则同游邱园,却也是一方在兴奋而不知所云地说着,而另一方毫无认同,仅仅是在假装与敷衍;至于那一对情侣,情感交流仿佛也并无默契伍尔夫似乎由此在表明人与人之间理解与沟通的困难性从结构艺术上说,这四批游人之间本来并无关联,却由于先后从花坛边走过而被串联到了一起,花坛由此在小说中承担起如画布上的支点的关键作用而为了表示关系的平衡,伍尔夫在先写完丈夫的意识流后,又交待了妻子对早年生活的回忆,由此构成了一种微妙的张力关系;一方滔滔不绝、一方一言不发的两个男子和两名妇女,以及那一对情侣之间,也都形成了精致的平衡与对称关系在长篇小说领域,经过了《远航》和《夜与日》中在现实主义框架内的摸索之后,伍尔夫终于在1922年问世的《雅各的房间》中华丽转身,开始了自己的现代主义探索之旅1941年5月29日,布鲁姆斯伯里圈中老友爱?摩?福斯特在为纪念伍尔夫的辞世而在剑桥大学所作的斯雷德讲座中,曾忆及当年初读《雅各的房间》时的震惊之情:“那些彩色的斑块继续漫游而过,但在它们的行列中伫立着一位青年男子的坚实躯体,像一个密封的瓦罐似地打断了它们漫游的行程。

      不大可能发生的事情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