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和答案.doc
5页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计15分)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A.科学素养B. 知识储C.道德品质D.探究能力2. 下列属于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是( C )C. 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 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收集证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3. 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泪标的是(A )A. 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有判断大众传 媒信息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意识,敢于提出与 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4. 下列不屈于探究活动中“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要求的是 ( D )D. 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5. 下列不属于探究活动“交流与合作巧不节的基木要求是(B )B. 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6. 下列不屈于“提岀问题”这一探究环节的是 (C.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7. 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及能量三大部分,我们将其称为一级主题,其 下又分解为二级主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运动和相互作用"的二级主题的是(B.电和 磁8. 有关科学内容的二级主题,a机械运动和力;b内能;c声和光;d能源与可持续发 展;e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f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g机械能;h电磁能,属于能 量主题下的二级主题有(B・b、d、f、g、h9. 下列行为动词,不是用来表示认知性目标的是 ( A )A. 独立操作 B.认识 C.理解 D. 了解10. 下列行为动词,不是用来表示体验性目标的是(D )A.经历B.认同C.内化 D.计算11 •以下不属于评价学生学业成就和发展状况的四大方法的是(B )A.作业评价B.实验评价C.作品评价 D.成长记录12.在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时,主要从课前准备和教学过程中的组织教学这两个方面进行 考查的是(C )A.教学内容B.教学方法C.教学态度D.教学效果13・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 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下列科学探究能力不 属于猜想与假设要素的是:(A )A. 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B. 能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探究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C. 了解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D. 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可能答案提出猜想14.不是评价应注意的问题的是(C )A.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B. 注意多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C. 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D. 重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15・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D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 D.含A、B、C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计10分)1.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 和 运动规律 的自然科学2. 课程资源概括来说包括:文本课程资源、实验室课程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和社会 教育资源3. 科学内容标准中一级主题的“物质”有四个二级主题,分别是:物质形态和变化、 物质的属性、 物质结构和物体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4. 在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5. 物理课程内容标准由科学内容和科学探究 两部分内容组成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计5分。
正确打错误打“X”)1 •在《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乂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丿) 3•物理教材的编写的依据是《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X ) 4•学生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的发展V )5.“物质的屈性”的内容标准之一是:(1)知道质量的含义2)会测量【古I体和液体的质量其中第(2)点是关于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V ) 简答题(木大题共3小题,计20分)1、(5分)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有哪些?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3)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4)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5)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2. (5分)根据你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说说一节什么样的课是“好课雹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1) 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意义的课(2) —堂好课应该是一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3) 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气氛和谐交流充分的课(4) 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效率的课(5) 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生成性的课(6) —堂好课应该是一堂常态下的课(7) 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3、(10分)课程资源包括哪些?请列举10条。
1)教科书(2)教师教学用书(3)学 生课外用书(4)科技书刊(5)音响资料(6)教学软件(7)互联网(8)图书馆(9) 实验室(10)校外的博物馆(11)科技馆(12)工厂(13)农村等6.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些课程标准(实验稿)》)将义务教育鲂段的物理课程矛养目标定位为: 提高学生的科学索养「由此,猩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课程 内容*科学探究和科宁内容组成u科学内容含有三个主题: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 能量在课程实施建议部分,分别为教师、教材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提供了教学建议、评 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二•简答1、谍程基本理念有呀些?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3•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4.提倡教宁方式多样化,注巫科学探究5•注垂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2. 物理课程的基本目标有哪几个方面?1 •鋁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3. 科学探究包含哪几方面的要素?1 •提出问题 2•猎想与假设3•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4•进疔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三、物理课堂有效教学设计案例接下来,我们根据前述理论,以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摩擦力》(人教版)一课为例,对中 学物理课堂有效教学设计进行实践研究。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事物或物理现象具有一 定的理解和认识,敢于质疑,敢于发表意见,具有探究意识,乐于接受新型学习方式就本节 课而言,学生对摩擦现象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但关于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作用、决定摩 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等还缺乏深入的了解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摩 擦力的利与弊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 的能力;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培 养一定的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养成探索精神教学内容设计】摩擦力是在弹力与重力的基础上,学生接触到的又一种常见的力通过摩擦力的学 习,能使学生更加准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及运动和力的关系;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受力分 析;也为后面有用功、额外功.机械效率的学习打好基础本课共包括三部分:摩擦力的 概念、分类及产生条件;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摩擦与我们其中摩擦力的概念、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重点内容。
教学方法设计】观察分析法、实验法、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反思性学习、任务驱动式学习总结与反思】从学情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摩擦现象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根据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我们首先利用学生熟知的现象和已有的经验,明确什么是摩擦力,并在共同分析摩擦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摩擦力概念在充分交流、讨论的前提下,总结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作用等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让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经历、体验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最后,在“布置作业”环节,精心选择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完成,意在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从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我们按照有效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在开展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三维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运用科学的学习方式,并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观察和探索的兴趣,使学生体会物理问题来源于现实存在,物理规律可用来解决自己身边的现实问题这对于提高中学生的物理素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是很有帮助的四、结语有效教学是一个多元的、综合的教学理论,同时也是一种教学实践方式。
本文在新课程改革时代背景下,从明确有效教学的内涵出发,对中学物理课 堂有效教学设计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结合案例实施了教学实践事实上,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形势下,对于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来说,要实现 有效教学,既需要科学的教学设计,同时也需要我们持续追问“什么样的教学 才是有效的”这一问题,深入研究、创新应用,把有效教学持之以恒地积极实 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