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0966950
  • 上传时间:2018-02-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2010-09-09 07:59:35| 分类: 语文教师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主备人:中心小学 靖大红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自然奇观” ,其中包括两篇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和两篇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还安排了很多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 资料袋”中有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 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进行习作练习;“日积月累” 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通过学习本组教材,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便会油然而生二、教学设计理念本单元教学按照整组教学的思路来进行综合设计:用综合实践活动贯穿整个教学单元的教学过程,把课文学习、语文园地和积累运用的教学有机地排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单元教学过程成为一次融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于一体、语文学习与热爱大自然教育融为一体的系列化综合活动过程以此调动学生对整体感知单元教材的兴趣,培养学生从总体上感知、把握单元学习内容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对单元学习主题进行探究的欲望。

      三、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罩、屹”等 27 个生字,会写“潮、称” 等 27 个生字积累词语,要求会读会认 27 个词语,会写会运用 22 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段、《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 描写自然景观的四副趣联及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3.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抓住关键词句等方法来品味语言的意识和能力4.培养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观察、实践探究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体验和感受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采用“整体感知、部分体验与主题实践、整体感悟 ”的方法,进行单元整组教学,在单元各篇课文和课外资料进行联系阅读,更深刻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整体回顾来进行知识和思想的系统整理2.在体会课文所描写自然景观美好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寻找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和规律在阅读、实践探究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大自然的景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壮观、美丽与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认识语文在生活中的价值,热爱语文,享受语文实践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整体学习单元内容的能力,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各篇课文联系更紧密2、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用一篇课文学会的方法自己学习相关的课文,举一反三,学习更灵活,兴趣更强3、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课文中的精彩片断让学生熟读背诵4、强化口语表达和写作实践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言语训练是语文学习的必要途径,因此对口语交际、习作等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听说写的实践中切实感受语言,学习语言,发展语言5、培养学生整体学习单元内容的能力,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各篇课文联系更紧密6、强化口语表达和写作实践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言语训练是语文学习的必要途径,因此对口语交际、习作等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听说写的实践中切实感受语言,学习语言,发展语言五、教学措施:学习本组课文,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本单元的其他内容和活动,都是围绕大自然景物专题安排的。

      课后的资料袋介绍了我国的自然奇观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 和“习作”,是说、写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家乡美好景物宽带网 ”安排了了解和搜集作家笔下的有关大自然景物的精彩描写六、教学课时:1、《观潮》 两课时2、《雅鲁藏布大峡谷》两课时3、《鸟的天堂》 两课时4、《火烧云》 一课时5、《语文园地一》 三课时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2010-12-20 10:23:29| 分类: 语文教师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主备人:沙窝完小 解修举 一、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其中>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精读课文,《电脑住宅》、> 是略读课文,《语文园地八》是综合性训练通过学习本组教材,领略科学技术的神奇,感受科学技术的威力,开阔眼界,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二、单元设计理想本单元教学设计,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充分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畅想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质疑,在交流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成为课堂中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目标:1、认识本组生字 ,会写要求会写的字和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感兴趣的地方背下来3、边读边体会语言表达方面的体会4、朗读课文 ,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5、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6、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7、初步学习说明文的基本表达方法 ,在习作中加以运用8、继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9、提高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自学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了解 20 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4、弄懂课文内容 ,感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5、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6、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 ,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7、指导写想象作文的方法五、课时安排:29、《呼风唤雨的世纪 》 2 课时 30、《 电脑住宅 》 1 课时31、《 飞向蓝天的恐龙》 2 课时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 1 课时《语文园地八》 5 课时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2010-11-18 13:32:00| 分类: 语文教师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主备人: 朱崔完小 于文聪一、教材简析本单元教材是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进行编排的,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两篇略读课文《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语文园地七》是综合训练。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了周恩来少年时代在感受到中华不振的现实之后,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故事,表现了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那片绿油油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回忆 1963 年叶圣陶先生为他修改一篇作文并请他到他家做客的故事《乌塔》 讲的是 14 岁的德国女孩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则以书信的形式,讲了一个小朋友向一位作家请教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平等交流的故事二、教学目标:1、 认识本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和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 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4、 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5、 能对课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6、 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7、 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8、 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回忆成长中体验到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三、教学重难点1、 在阅读中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2、 学习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3、 对文中的人或事进行评价,阐述自己的独特看法。

      4、 学习书信的正确格式及写法5、 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的道理6、 围绕成长的故事,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四、教学课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 课时《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 课时《乌塔》 1 课时《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 课时《语文园地七》 5 课时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2010-11-10 09:29:23| 分类: 语文教师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主备人: 爱龙希望小学 庞顺昌教学内容:20 ——24 课教材分析:本单元几篇课文围绕“爱”这一主题而展开,内容包括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古诗两首 》表现了朋友间真挚的爱,《搭石》体现了乡亲们纯朴的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展现了爱的奇迹, 《卡罗纳》诠释了爱的真谛,《给予是快乐的》阐释了爱的哲理 这一篇篇充满人间真情和爱意的课文一定会拨动学生爱的心弦,激起仿效的意愿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爱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的成长;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

      爱是理解,是宽容,还是力量教学本组课文,应注意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再由课文内容想开去,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感悟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动同时,应引导学生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通过体会重点语句感悟课文内容教学目标:1、认识 25 个生字,会写 30 个生字,正确读写 39 个词语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3、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5、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6、体会“给予是快乐的 ”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7、看图作文,要求学生观察《 胜似亲人》这幅图画,并根据画面内容展开想象,写一篇习作。

      教学重点:目标 1、3、4 、5、7教学难点:目标 3、5 、7教学准备:词语卡片、课件教学时数:教学本组教材可用 13~15 课时其中,精读课文 6~7 课时,略读课文 2~3 课时,口语交际 1 课时,习作 2 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1 课时,“成语故事”1 课时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组单元备课 2010-10-21 14:33:47| 分类: 语文教师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主备人:华山完小 张新磊 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我国的世界遗产” ,包含了两篇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和略读课文《秦兵马俑 》,这三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的照片,展现了中华文化深刻内涵,还安排了很多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 ”中有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 “口语交际”与“习作” 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文物的保护展开交流、以写导游词为内容进行习作练习; “宽带网” 建议学生继续搜集相关于中国的“ 世界遗产的”的资料通过学习本组教材,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查等活动中,尽可能多地了解我国的“ 世界遗产”,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培养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热爱祖国之情,培养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

      二、教学设计理念本单元教学根据学生本阶段的认知心理的特点按照情景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的思路来进行综合设计:用情境导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