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沙枇杷良种及丰产栽培技术.pdf
6页枇杷是我国南方特有果树,栽培历史悠久,在唐代以前已有栽培枇杷果实初夏成熟(5 月下旬 -6 月上旬),果色艳丽,果肉柔软,富含各种营养物质,风味特佳,深为人们喜爱枇杷树姿圆整优美,树叶茂密,周年常绿,冬花馥郁,夏果累累,是特有的一种色、香、味俱全的南方佳果一、优良品种介绍(1)冠玉:该品种于1983 年江苏省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在白沙系枇杷自然实生变异选育,1995 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冠玉该品种树冠高圆头形,生长势强,在苏南地区一年抽发3 次新梢,春梢为3 月上旬至 4 月初,夏梢为 5 月下旬至6 月上旬, 秋梢为 8 月中旬至 9 月初,初花期为11 月上旬,盛花期为11 月下旬至 12 月中下旬,幼果迅速膨大期为4 月初至 5 月上、中旬,果实成熟期为 6 月上旬该品种形成产量的主要枝梢以夏梢为主品种显示果实大,是目前白沙系列中的佼佼者,果实圆球形或椭圆形,单果重43.4-61.5g ,部份大者达70 g 以上,果柄长,果面乳白或乳黄色果肉厚达1 ㎝以上,白色或乳白色肉质细而易溶、汁多、可食率66.2-71.2 %,味甜较浓,微香,可溶性固形物13.4 %,丰产,耐贮,抗寒性强,为二十一世纪发展新品种。
2)白玉:本品种原产江苏吴县洞庭东山槎湾村,本世纪初叶由该村农民汤永顺氏从实生早黄白沙选出1983 年东山全国枇杷协作会议被定为优良品种本品种树势强健,生长旺盛,枝条粗长,易抽生长夏梢,树冠紧密呈高圆头,13年生树冠径6.80× 6.80 米, 高 6.40 米,杆高 42 ㎝,杆圆粗 76 ㎝,株产大小年分别为137-97斤,丰产果实大, 椭圆形或高扁圆形,果重 33.1 克,大者 36.68g ,果面淡橙黄色, 毛茸多,果肉白色(洁白),平均厚8.5 毫米,肉质细腻易溶,汁多,风味清甜,品质佳,可溶性固形物 12-14.6 %,可食部份占70.55 %,果皮薄韧易剥离初花期在10 月底-11 上旬,盛花期 11 月中、下旬,终花期在1 月上旬,果实成熟期在5 月底为当前发展的主栽品种3)青种:本种已有 100 多年历史, 原为西山岛堂里乡王成才家实生苗变异所得,当时由秉场村谢姓农民发现其味好采回接穗进行繁殖,逐步推广,现为当家品种本种树势较强,桂冠开展呈圆头形,枝条较长叶大,呈正椭圆形,果形大,平均重 33.2g ,大者可达50g ,圆球形,果顶平广果面淡橙黄色,皮薄易剥离果实成熟时蒂部仍呈青绿色, 是本种最易辨认的特征,青种的命名也由此而来。
果肉淡黄色, 厚 6.8 毫米,汁多,总糖量9.6%,甜酸适口本种产量高,品质优,是目前优良品种之一二、栽培技术1、枇杷园建立每年 9-11 月或 2-3 月均可栽种枇杷,定植苗通常用二年生苗或假植2-3 年后的大苗在山地建园, 应先开好梯田,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或进行鱼鳞坑栽培,并依栽植计划挖大穴( 1 米见方),施好基肥(底层枝叶,中上层有机肥),促进土壤改良在平地建园应注意控水措施, 降低水位, 采用深沟高畦或筑墩栽种苗木栽植时应带土移植,并及时剪去部分叶片 (以剪去半张) 减少蒸发, 定植时不宜太深,如挖大穴栽种的枇杷苗的根球应高出地面 15-20 ㎝,以免以后土层下沉造成栽植太深,栽种完毕必须立时浇水,1-2 星期内如无雨水,应继续灌水至成活定植的株行距应视品种、树形、 气候条件及土壤肥力而定,一般株行距为3× 4 米,每亩 55 株现在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便于苗木的管理,提高早期产量的形成,大力提倡计划密植, 即当年栽种时按株行距2× 3 定植,隔 5-6 年后再从中抽掉一行,株行距为3× 4米,抽掉部分即可按3× 4 定植枇杷属浅根系,定植时应支柱或压石块以防倾倒2、土、肥、水管理枇杷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性土壤都能生长结果。
栽种在砾质壤土上能提早结果,产量高而味甜, 但果形较小 在土层深厚、 肥沃的土壤上栽种,则树形大, 结果期稍而推迟,因此, 以土层深厚、 排水良好、 富含腐植质的砾质壤土为适宜枇杷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严,一般以 PH 值在 6 左右的微酸性土壤上生长最好枇杷是需肥量大的一个树种,因枇杷周年常绿,叶茂花繁,一旦缺肥,将引起树势衰弱,较难恢复因此,要特别注意施肥这个环节①氮、磷、钾合理搭配,有机肥与无机肥合理搭配据分析,枇杷果实含钾最多,氮磷次之若氮过多时果实虽大但色味俱淡,外观和品质不佳钾过多时,糖虽增加,但肉质变粗 三要素配合应力求合理,才能使枇杷丰产优质据测算, 氮、磷、钾的比例应为4:2.5 :3山地要适当增加磷、钾肥,有机肥必须占总用量的80%以上,主要种类有:厩肥,豆饼,菜饼,人粪尿等②施肥时期:幼年树在2-10 月份,每月施肥一次,以氮肥为主11 月至 12 月份施一次越冬肥,每株施厩肥10 ㎏左右,在树冠外围深施,以利根系深扎,迅速形成树冠成年结果树一般每年施肥4 次第一次在2-3 月份,即春梢抽生前施入目的促进幼果长大,减少落果,长好春梢,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20 %左右第二次在3 月底至4 月上中旬果实迅速膨大期施用,以促果实长大,提高品质,此次宜施速效肥料,施肥量为全年的 10 %左右。
第三次在5 月下旬至 6 月下旬,采果后夏梢抽生前施用,使迅速恢复树势,长好夏梢,促进花芽分化,为次年丰产打好基础对晚熟品种要在采前一周施,但也不能太早, 以免果实延迟成熟此次也以速效肥料为主,并结合迟效肥,施肥量是全年最多的一次,约占50 %,施好这次肥是枇杷栽培中最关键的措施第四次为9-10 月上旬,在花穗抽生后至开花前施用为了花穗肥壮,提高着果率,增强防冻能力,以迟效保暧肥料为主,施肥量是全年的20%左右水分在植物生长中是不可缺的,枇杷喜欢湿润地环境,年降雨量在1000 毫米以上为宜,但雨水过多,易使枝叶徒长,花芽分化困难园地积水,容易引起烂根,所以一般建园时要做到能灌能排,不能让园地积水天气干旱,土壤含水量降低到10-15 %以下,根系生长受到抑制3、整形修剪①枇杷适宜的树形,因品种和果园环境条件而异,一般应用较多的有变则主干形,多层次的杯状形A.变则主干形:这种树形总的形状为中央一主干,在干的四侧合理分出若干主枝,在各主枝上又分出若干亚主枝,在形成一定层次后(5-6 层),便将最后的主枝切除B.杯状形:这种树形树身较矮,各主枝开张,根据层次不同,又分为三层杯,二层杯,一层杯,凡树势强的可用三层杯,弱的可采用二层杯或一层杯。
方法:将二年生苗定植后在主干45-60 ㎝处选角度合适、生长强健的3-4 枝作为第一层主枝,此后随主干继续生长,距第一层枝上方约相隔1-2M 处再留 3-4 枝,作为第二层主枝,如土层深厚,树势相当强的可再于树顶部留第三层主枝②修剪枇杷为常绿果树,年内有3-4 次生长,所以周年都可以修剪,但就其效果而言,应以对促进花芽分化最有效的一个时期为主要修剪期,在北缘地区应以9 月上中旬为最适宜枇杷由于树冠构造较富规律性,即放任生长树形也不致紊乱,故以前栽培者对修剪都不很注重, 但为控制枝梢生长及调节结果与生长关系,有效地生产优质果品,每年都须进行合理的修剪A.主枝及亚主枝修剪:在主枝或亚主枝上如发生有强势枝梢,则宜从基部残留1-2个侧枝回缩剪之B.结果枝的修剪:枇杷的果枝常成中心枝与侧枝交替前伸,多年后便成弯弯曲曲长条枝,长的有达5-6 年生以上,下部空虚的老果枝,座果率低,所结果实不大,宜每年慎重选择不超过4-5 年生更新者为佳 对过老而长的条枝可自基部删去,或于中部选有不定芽发生处回缩C.侧枝及结果枝的更新:切口宜选两侧长势较强的两枝处下剪,如仅留一枝的话,日后容易徒长,待过2-3 年后,则可剪去仅留一枝。
D.徒长枝、密生枝及下重枝的整理:枇杷都在中心枝结果,结果后有副梢继续生长,如果在主枝或亚主枝上留中心枝,让其自由生长,日后极易徒长并成密生枝枇杷树冠内枝梢比较稀疏,而叶形较大,在形成多数侧梢后,如何正确处理这些枝梢,困难较多,所以宜在春季注意选芽抹芽,在秋季如认为枝梢仍多的话,可再行回缩侧枝4、疏花匀果与套袋技术①枇杷着花很多,花期又长,开花时花蜜分泌甚多,消耗养分可观,所以采取疏花疏果措施, 不仅可以改进果实品质,促进春夏梢萌发,防止隔年结果、不仅可以改进果实品质, 促进萌发, 防止隔年结果也非常必要疏花时一般留短而粗的顶生结果母枝的穗,折去长而细的侧生结果母枝上的,留穗多少依每一个二年生枝而言,抽五枝留二三穗,抽三四枝留一二穗,抽二枝的留一穗,疏花时间应在10 月下旬至11 上旬进行②疏果在枇杷生产中是一项必要的工作,否则果形小,品质差,无商品价值,在我们地区疏果于四月上中旬果实无冻害危险时进行疏果原则:A. 把握大小年掌握疏果程度,大年多疏小年少疏B. 树的不同部位疏果要求不同,疏果时树冠上下,周围都要照顾到,树冠顶部的果要多疏少留,中部多留C. 留果多少视枝梢生长情况叶片多少,结果枝粗壮程度而定,通常在一个结果母枝上如有5 个果穗时要疏去2-3 个穗上部幼果, 特别注意除去顶梢的果穗并截去其二分之一留作萌发新梢的基数。
D. 结果枝强壮的可以少疏,瘦弱的要多疏,凡只有2-3 片叶子的结果枝应将其上幼果全部疏去,使抽发新梢E. 同一果穗上所留果应注意其位置,通常疏去上下两端而留中间的,结果枝粗壮、叶大而浓绿的可留3-4 个果,一般果枝留1-2 个果③套袋A.套袋好处:防止为害果实的灰斑病,吸夜蛾及鸟类;保持果面毛茸完整,色泽鲜艳;使果实发育良好,提高品质;防止雨后暴晴裂果B. 套袋时期:最后一次疏果完毕,越早越好C. 套袋方法:先从树顶开始,然后向下处套,袋口可用细绳扎或用回形针夹,但必须斜折使袋内鼓起,不可直接接触果实套用果袋,一般用报纸制成,最好用牛皮纸,硫酸纸5、几项关键技术①防冻防冻的基本措施是选用抗寒品种,提高栽培管理水平,培育健壮树势,增强抗寒能力,营造防风林,改善小气候,在冬季还要做到以下几条:A..根外追肥,可以提高细胞液浓度,降低冰点,增强抗寒能力,方法在11 月初至 2 月中旬,每星期于树冠喷一次0.4 %尿素或硼砂B..培土护根,在树干周围培30 ㎝厚的土护之,有良好的防冻效果C..主干涂白:有利于缩小温差应在12 月前,结合消灭越冬代虫害,在主干及大侧枝上涂白D. 花穗套袋:在1 月中旬,把枇杷花(果)穗用纸袋(报纸)套住,可避风、霜,对保暧、防冻效果好。
E. 灌溉防爆冻:冬季干旱,枇杷幼果及花器抗害能力大降,因此,冬季干旱必须及时对树冠进行喷灌或园地浇灌F. 熏烟防霜冻:初春风静之夜,低温(-3℃以下)袭出时,熏烟防霜冻会收到良好效果G. 枝末叶将用稻草和草绳将枝条束紧或将叶束包好花穗有防冻作用②防日灼和裂果枇杷在成熟前期常逢阴雨连绵,降水过多,且果园排水不良,易致裂果果实由青转黄,如雨后骤晴,阳光直射,气温突增,易致日灼和裂果采取措施:套袋及适时喷水为宜③防台风7-9 月间,台风频繁,因枇杷根浅,叶大招风,容易被吹倒,尤其在平原地带防止措施: 须在台风来临之前用树桩、绳索将枇杷树固定,也可用石块压根部,最理想四周种防风林三、主要病虫害防治①芽枯病本病为枇杷严重病害之一,主要为害新梢,在雨水多及新梢发生期易发病,使新梢干枯呈褐色,叶中肋发病,表皮变黑,叶弯曲成畸形,防治方法:A. 剪除被害枝叶,集中烧毁B. 在新梢发生期喷布可杀得1000 倍液或多菌灵500 倍液②灰斑病(又名斑点病,腐败病)侵害叶部及果实,叶部被害时,初是圆形平滑淡褐色小斑点,后期病斑稍隆起,变为灰白色,并存黑色小点(子实层)出现,相互接合,最后使叶脱落果实被害时,多于顶部侧面发生水浸状紫褐色斑点,果肉软化而腐败发生恶臭,在病斑上亦可发生黑色细点。
防治方法:A. 使树冠通风透光B. 被害叶片及果实及时烧毁C. 发病初期用铜大帅或可杀得1000 倍液防治③枇杷黄毛虫幼虫食害枝梢嫩叶,吃完嫩叶还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