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电玻璃项目财务现金流量的估算(参考).docx
26页CMC.泓域咨询/财务现金流量的估算导电玻璃项目财务现金流量的估算x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行业背景分析 3第二章 宏观环境分析 5第三章 财务现金流量的估算 6一、 项目计算期的分析确定 6二、 成本与费用估算 7第四章 公司概况 21一、 公司基本信息 21二、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21第五章 项目简介 23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 23二、 项目建设地点 23三、 建设规模 23四、 项目建设进度 23五、 建设投资估算 23六、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4第一章 行业背景分析普通玻璃是绝缘材料,通过在钠钙基或硅硼基基片玻璃表面上,利用磁控溅射方法渡上氧化铟锡导电膜(ITO膜),使其具备导电性能的玻璃即为导电玻璃导电玻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透光性,可以用于多种终端显示领域,主要包括液晶显示器(LC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触摸屏、太阳能电池以及各种光学领域等随着下游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导电玻璃需求持续增长全球导电玻璃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地区,国内生产线超过60条,主要生产企业有长信科技、南玻A、莱宝高科、蚌埠华益等其中,蚌埠华益导电玻璃项目年产能超过4000万片,位居全球第一;长信科技是国内规模最大的LCD-ITO导电玻璃生产企业,产销量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我国导电玻璃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但我国导电玻璃行业产能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高端产品处于竞争劣势地位,市场需求还需依靠进口以LCD-ITO导电玻璃产业来看,我国LCD-ITO导电玻璃产业月产能已经超过550万片,但产品主要为中低端的STN-LCD/CSTN-LCD产品,高端TFT-LCD/OLED-ITO导电玻璃国内产能不足,且产品性能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我国导电玻璃行业产品结构仍需不断调整升级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显示器是人类接受信息的重要窗口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生产国和消费国,液晶电视、PC及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等电子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加快,市场对导电玻璃的需求持续增长但随着消费电子市场日益饱和,导电玻璃需求增速放缓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进步,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家居、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对显示器的需求增大,将拉动导电玻璃需求增长加快新兴产业拉动导电玻璃需求增长的同时,对导电玻璃的功能、视觉效果、稳定性、可靠性、使用寿命、能耗等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端产品市场占比逐步攀升,低端产品需求不断减少而我国导电玻璃行业产能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高端产品竞争力不足,限制了行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显示器是导电玻璃的重要下游应用市场,随着科技水平不断进步、新兴产业不断发展,显示器领域对导电玻璃的需求日益高端化我国导电玻璃行业高端产品供应不足,市场需求依赖进口,国产化替代进程需加快未来,率先突破高端导电玻璃批量生产瓶颈、产品质量稳定的企业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第二章 宏观环境分析“十三五”时期,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苏南有条件的地方在探索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路子上迈出坚实步伐,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建设取得重大成果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省深入实施六大战略,扎实推进“八项工程”,胜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两个率先”取得新的重大成果,“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实现良好开局,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章 财务现金流量的估算一、 项目计算期的分析确定项目财务效益与费用的估算涉及到整个计算期的数据项目计算期是指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应延续的年限,是财务分析的重要参数,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一)建设期评价用的建设期是指从项目资金正式投入起到项目建成投产止所需要的时间。
建设期的确定应综合考虑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性质(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复杂程度、当地建设条件、管理水平与人员素质等因素,并与项目进度计划中的建设工期相协调项目进度计划中的建设工期是指项目从现场破土动工起到项目建成投产止所需要的时间,两者的终点相同,但起点可能有差异对于既有法人融资的项目,评价用建设期与建设工期一般无甚差异但新设法人项目需要先注册企业,届时就需要投资者投入资金,其后项目才开工建设,因而两者的起点会有差异因此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评价用建设期可能大于或等于项目实施进度中的建设工期对于一期、二期连续建设的项目、滚动发展的总体项目等应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评价用建设期二)运营期评价用运营期应根据多种因素综合确定,包括行业特点、主要装置(或设备)的经济寿命期(考虑主要产出物生命周期、主要装置物理寿命、综合折旧年限等确定)等对于中外合资项目还要考虑合资双方商定的合资年限在按上述原则估定评价用运营期后,还要与该合资运营年限相比较,再按两者孰短的原则确定二、 成本与费用估算(一)成本与费用的概念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2014修订),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费用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其他符合费用确认要求的支出,应当直接作为当期损益列入利润表(主要有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在项目财务分析中,为了对运营期间的总费用一目了然,将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这三项期间费用与生产成本合并为总成本费用这是财务分析相对会计规定所做的不同处理,但并不会因此影响利润的计算二)成本与费用的种类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中,成本与费用按其计算范围可分为单位产品成本和总成本费用;按成本与产量的关系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按会计核算的要求有生产成本(或称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按财务分析的特定要求有经营成本三)成本与费用估算要求1.成本与费用的估算,原则上应遵循国家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和(或)《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成本和费用核算方法,同时应遵循有关税收法规中准予在所得税前列支科目的规定当两者有矛盾时,一般应按从税的原则处理2.结合运营负荷,分年确定各种投入的数量,注意成本费用与收入的计算口径对应一致3.合理确定各项投入的价格,并注意与产出价格体系的一致性4.各项费用划分清楚,防止重复计算或低估漏算5.成本费用估算的行业性很强,应注意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增减其构成科目或改变名称,反映行业特点。
四)总成本费用估算1.总成本费用构成与计算式总成本费用是指在一定时期(项目评价中一般指一年)为生产和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而发生的全部费用财务分析中总成本费用的构成和计算通常由以下两种公式表达:(1)生产成本加期间费用法采用这种方法一般需要先分别估算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然后与估算的管理费用、利息支出和营业费用相加2)生产要素估算法生产要素估算法是从估算各种生产要素的费用入手,汇总得到项目总成本费用,而不管其具体应归集到哪个产品上即将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消耗的全部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等费用要素加上全部工资或薪酬、当年应计提的全部折旧费、摊销费以及利息支出和其他费用,构成项目的总成本费用采用这种估算方法,不必考虑项目内部各生产环节的成本结转,同时也较容易计算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和增值税进项税额2.总成本费用各分项的估算要点下面以生产要素估算法总成本费用构成公式为例,分步说明总成本费用各分项的估算要点1)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外购原材料和燃料动力费的估算需要以下基础数据:1)相关专业所提出的外购原材料和燃料动力年耗用量2)选定价格体系下的预测价格,应按入库价格计算,即到厂价格并考虑途库损耗;或者按到厂价格计算,同时把途库损耗换算到年耗用量中。
3)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以便估算进项税额2)工资或薪酬工资或薪酬是成本费用中反映劳动者报酬的科目,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福利费,通常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以及职工福利费按照生产要素估算法估算总成本费用时,所采用的职工人数为项目全部定员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项目(企业),应当用“职工薪酬”代替“工资和福利费”职工薪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⑥非货币性福利;⑦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⑧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的其他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可见职工薪酬包含的范围大于工资和福利费,例如原在管理费用中核算的由企业缴付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都属于职工薪酬的范畴实际工作中,当用“职工薪酬”代替“工资和福利费”时,应注意核减相应的管理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职工薪酬,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区分下列情况处理: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在项目评价中,当采用生产要素法估算总成本费用时,公式中的职工薪酬是指项目全部定员的职工薪酬。
确定工资或薪酬时需考虑以下因素:1)项目地点工资或薪酬水平随地域的不同会有差异,要注意考虑地域的不同对工资水平的影响,项目评价中对此应有合理反映2)原企业工资水平对于依托老厂建设的项目,在确定单位工资或薪酬时,需要将原企业工资或薪酬水平作为参照系3)行业特点不同行业的工资或薪酬水平可能有较大差异,确定单位工资或薪酬时需考虑行业特点,参照同行业企业薪酬标准4)平均工资或分档工资或薪酬根据不同项目的需要,财务分析中可视情况选择按项目全部人员年工资或薪酬的平均数值计算,或者按照人员类型和层次的不同分别设定不同档次的工资或薪酬进行计算如采用分档工资或薪酬,最好编制工资或薪酬估算表3)固定资产原值和折旧费1)固定资产与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①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②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计算折旧,需要先计算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原值是指项目投产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按规定由投资形成固定资产的价值,包括:工程费用(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建筑工程费)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应计入固定资产原值的部分(也称固定资产其他费用)预备费通常计入固定资产原值按相关规定建设期利息应计入固定资产原值。
应注意:2009年增值税转型改革以及2016年全面试行营改增后,允许抵扣建设投资进项税额该部分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计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原值按照生产要素估算法估算总成本费用时,需要按项目全部固定资产原值计算折旧2)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损耗,通过提取折旧的方式补偿财务分析中,折旧费通常按年计列按生产要素法估算总成本费用时,固定资产折旧费可直接列支于总成本费用符合税法的折旧费允许在所得税前列支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可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由企业自行确定一般采用直线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原称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税法也允许对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或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我国税法允许的加速折旧方法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率可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由企业自行确定,或按行业规定项目评价中可按税法明确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