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考试辅导(经济部分)吴敬秋(59页DOC).docx

59页
  • 卖家[上传人]:ahu****ng3
  • 文档编号:321871314
  • 上传时间:2022-07-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5.98KB
  • / 5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最新资料推荐…………………………………………………考试(经济部分)理论部分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经济体制⑴四种主要类型的市场经济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市场经济、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导向市场经济和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今世界经济前四强)⑵经济体制与资源配置一切经济问题都是由需要无限和资源有限这个矛盾引起的,经济体制决定着资源配置全局恩格斯需要三层次和马斯诺需要五层次理论)⑶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不是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标志现阶段,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是资源有效配置的最佳途径2、市场经济⑴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5个)主体多元性、交易市场性、竞争公平性、体系开放性和运行法制性⑵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3个)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和促进技术创新⑶市场失灵与宏观调控①市场失灵(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主体行为的自发性、市场势力的垄断性、经济活动的外部性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性②宏观调控三手段: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四个特点(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形成基础不同、所有者形式不同、分配方式不同和宏观调控不同。

      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5个)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对外经济体制和宏观调控体系⑶经济发展方式(重点)①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一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对称;二是长期存在的粗放式增长方式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三是国内需求相对不足,三驾马车未协调拉动;四是经济发展未能与环境和谐相处②科学发展观③有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是始终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二是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三是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生存需求;四是调控人口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五是资源的可持续性;六是集中攻关科技;七是和环境协调发展④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发展方式:一是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二是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⑷二元经济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城市现代经济部门和乡村传统经济部门并存是从落后的农业国走向发达的工业国进程中的必经阶段,不是我国所独有但我国最突出:一是我国不仅有二元经济结构,而且有二元社会结构(户籍制度为核心,一国两策)二是我国城乡差距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难题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变发展经济学二理论:一是通过减少农民,以城市带动乡村发展;二是增加农业投入,形成城乡平衡发展。

      我国是兼而用之③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一是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二是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三是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⑸城镇化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⑹深化改革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微观经济1、市场主体⑴市场主体的多元性,构成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市场主体有三个特点:目的性、自主性和主动性⑵消费者①扩大内需,加快发展,最主要的就是增加家庭消费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总效用)会以越来越缓慢的速度增加,或者说消费者所增加的效用(边际效用)在递减⑶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①现代企业的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和管理科学②现代企业的形式: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四种类型)③现代企业的改组要特别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市场导向;二是技术创新;三是规模经济;四是范围经济规模越大越经济吗?回答是否定的规模经济来自经济规模,但只有在设备专用性、经营不可分性和设施共享性等方面具有优势的经济规模,才能形成规模经济,相反,在达到最佳规模之后,还追求扩大规模,就也可能出现边际效益却渐渐下降,甚至跌破零、成为负值的现象,也就是所谓的规模不经济。

      ④公司治理(四种模式):英美模式、德国模式、日本模式和东亚模式⑷市场中介组织(五类):服务性机构、媒介性机构、咨询性机构、公证性机构和行业性机构2、市场机制⑴需求及其决定①需要不等于需求,购买愿望是需求的必要条件,购买能力是需求的充分条件②需求的决定因素(重点):第一是收入,这是决定需求的首要因素第二是价格,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需求取决于价格第三是偏好③三种需求弹性:价格弹性、交叉弹性和收入弹性⑵供给及其决定①四种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在农业社会,核心要素是土地,在工业社会,核心要素是资本,在知识社会,核心要素是智力在现代生产条件下,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决定性因素②供给的决定因素:一是利润最大化;二是财务分析;第三是经济分析③三种供给弹性:价格弹性、生产弹性和利润弹性⑶供求法则:需求量随价格上涨而下降,这是需求法则;供给数量随价格上涨而增加,这是供给法则⑷市场均衡及其变动:供求法则能使市场供求自动趋向于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又称出清价格⑸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计划经济是资源导向,而市场经济是市场导向,市场导向比资源导向更能满足人们需要3、市场竞争⑴市场体系①市场要素:市场主体(包括家庭、企业、中介组织和政府)、市场客体、市场规则。

      ②市场功能:统一联系功能、信息引导功能、市场调节功能和收入分配功能③市场培育:一是促进各类市场平衡发展;二是打破地区部门分割封锁;三是建立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四是不断完善市场交易法规⑵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①劳动力市场:是以人的劳动能力为客体的市场,包括体力和智力两个方面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力市场,通称劳务市场;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力市场,通称人才市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努力改善产业和就业环境,在产业类型上,注重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在企业规模上,注重扶持中小企业;在经济类型上,注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就业方式上,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要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②产权市场:可以分为资产性交易、资源性交易、企业产权交易和知识产权交易四种类型有参与交易的主体多为法人、每笔交易的资金量大、交易多通过中介机构进行和交易涉及的法律较多手续繁琐等四个特点③房地产市场:三级市场⑶竞争与垄断①比较现实的市场,是垄断竞争市场四个特征:企业不少、彼此独立、产品有别和进出较易②三种竞争手段:价格竞争、品质竞争和营销竞争⑷市场规则与市场秩序①完善市场规则:进入规则、竞争规则和交易规则②整顿市场秩序:一是打击市场犯罪;二是切实做到政企分开;三是打破市场繁琐;四是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五是加强法制和执法。

      ③加强市场监督: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4、收入分配⑴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①按劳分配论的深化:②按要素分配:工资、租金、利息、利润⑵初次分配与再分配①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二者辩证统一初次分配效率优先,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对社会贡献越大收入越高,这本身就体现了公平,再分配注重公平,照顾到大多数人的利益,有利于普遍调动劳动者积极性,这时公平也是一种效率②收入分配的调控手段:一要加快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二要积极扩大就业;三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四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⑶效率与公平①效率与公平,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第一,二者是对立的,追求效率就要牺牲某些公平,而追求公平,就可能牺牲某些效率第二,二者又是统一的两者互为前提,互相促进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只有通过提高效率,创造更多财富,才能实现分配公平;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条件,只有分配合理,才能激发劳动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效率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市场经济提高效率,以社会主义保证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就能合理解决效率与公平问题三、宏观经济1、宏观经济调控⑴国民经济核算指标①国内生产总值(GDP)属于生产概念。

      ②国民生产净值(NNP)属于收入概念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③国民收入(NI)它等于国民生产净值减去间接税净额④个人收入(PI)⑤个人可支配收入(PDI)⑵总供给与总需求:要使国民经济实现有效增长,应当使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均衡,一是数量均衡,二是结构均衡⑶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一是研究制订规划,二是提供公共品,三是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四是制定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⑷宏观调控目标:增加就业、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⑸宏观调控方式与手段①手段:法律、计划、行政和政府投资②方式: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供给调控与需求调控、实物调控与价值调控2、财政与税收⑴公共财政:有公共性、非营利性和法制性三个特征⑵财政收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公共财政和建设财政、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⑶税收与税率①税收原则:效率、公平、稳定②税收分类:③税率⑷财政政策①内在稳定的财政政策②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一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二是紧缩性财政政策③财政政策工具:税收调节、国债调节、财政投资、财政补贴3、货币与银行⑴货币、信用与货币供给①货币:现金(M0)、狭义货币(M1)、广义货币(M2)②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民间信用、国际信用。

      ⑵利率:①利率体系:基准利率、市场利率、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②利率水平的决定因素:货币供求、通货膨胀、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国家经济政策、国际市场利率水平⑶我国金融机构⑷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⑸金融监管:四类金融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国家风险)⑹货币政策①一般性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②选择性政策工具:③补偿性政策工具④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双松模式、双紧模式、紧财政松货币组合、紧货币松财政组合⑺通货膨胀及其治理①温和通货膨胀、严重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②通货膨胀起因:需求拉动、成本推动、结构性通货膨胀③通货膨胀的整理:紧缩政策、物价政策、供给政策、币值改革四、国际经济1、开放经济⑴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是主导力量、信息技术是主要驱动力、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⑵区域经济合作的形式:优惠的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政府管理创新、基础设施、科学技术、金融体系⑷我国面临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战略资源、关键产业、金融风险、弱势群体、经济犯罪2、国际贸易⑴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⑵国际贸易方式与服务贸易:几种通用的国际贸易方式⑶世界贸易组织(原则)3、国际金融⑴外汇储备我国是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

      外汇储备的代价:①损害了经济增长的潜力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流入代表着相应规模的实物资源的流出,这种状况不利于一国经济的增长如果我国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持续下去,将损害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②带来了较大的利差损失据保守估计,以投资利润率和外汇储备收益率的差额的2%来看,我国目前6099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年损失高达100多亿美元如果考虑到汇率变动的风险,这一潜在损失会更大众所周知,我国外汇储备构成中大约70%是美元资产,据美国一些经济学家估计,美元可能在这一轮的危机中贬值20%至40%,果真如此,我国美元储备将缩水854亿到1708亿美元③存在着高额的机会成本损失我国每年要引进大约50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为此国家要提供大量的税收优惠;同时,我国又持有大约6000多亿美元的外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