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十一五”通信发展的各项工作.doc
5页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十一五”通信发展的各项工作重庆通信管理局 局长 苏少林“十五”期间,重庆通信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市电信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33%和14%,至2005年底分别达到201亿元和110亿元;用户达1632万,全市普及率达每百人52部;互联网用户已达129万户,是“九五”末的12倍;建立了重庆互联网交换中心,并建成世界上最大的023本地网;普及水平在全国的排名也由“九五”时的19名上升到16名,位居西部地区前列;实现了100%的乡镇和98%以上的行政村通,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目标;通信能力显著增强,业务应用日益广泛,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秩序逐步规范,逐步走向和谐发展当前,“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蓝图已经绘制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才能落实好“十一五”发展规划,保持和谐发展的良好势头,并通过和谐行业的构建积极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全行业只有继续坚持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追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追求有效益发展,才能做好“十一五”通信发展的各项工作一、重庆市通信业的“十一五”发展目标围绕党中央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的要求,重庆通信业制定了“十一五”发展规划。
十一五”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电信业务总量达485亿元,年均增长18%;电信业务收入达180亿元,占GDP比重3.6%,年均增长12%;电信增加值133亿元,对GDP的直接贡献率达到2.66%;形成以运营业为核心,聚集相当数量以提供信息服务为主的增值企业,实现“百千万”的目标,即提供100种以上特色服务、聚集1000家相当规模企业、新增10000个优质就业岗位到2010年,用户总数达到2550万户,普及率约83%其中,固定用户数1050万,普及率33%;移动用户数1500万,普及率50%;互联网用户达到460万户,其中宽带接入用户230万户2007年前实现所有行政村通2010年提高农村普及率,并实现70%的农村社区和90%的城镇社区至少有一个互联网宽带接入点,实现“村村通,乡乡能上网”的目标;积极开发农村地区实用的新业务,使广大农村地区享受与世界同步的信息文明二、坚持在做大的过程中做强当前,“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蓝图已经绘制,奋斗目标已经确定关键在于狠抓落实全面落实“十一五”通信发展规划,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行业,积极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贡献全面落实“十一五”通信发展规划,必须做好“两个衔接”:(1)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积极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供支撑。
2)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年度滚动计划相衔接,使之变成全行业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根据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二元经济结构的市情,全市通信业必须坚持在做大的过程中做强首先应该做大,扩大用户规模、提高业务总量在做大的同时,还必须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只有通过技术创新、业务创新从而推动管理创新,才能实现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逐步做强也只有自身实现有效益发展,全市通信业才能更好地发挥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积极为经济结构调整、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支撑三、正确处理通信发展中的七大关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十一五”时期的通信工作,实现在做大的过程中做强,必须正确处理和把握通信发展中关系全局的七大关系1.城乡通信协调发展的关系做大做强通信业,既要抓住城市这个提高效益的必争之地,也要高度关注农村地区这个明天、后天的效益市场,按照“三步走”的目标要求加快农村通信发展,在2010年前实现“村村通,乡乡能上网”的目标1)要分片实施村通工程,在“十一五”期间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通,让老百姓有可打;(2)要在已通的行政村加强电信服务,让老百姓打得起,逐步提高普及率;(3)要根据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需求,积极开发增值电信业务,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让广大农村地区享有与世界同步的信息文明,积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
2.基础业务与增值业务的关系在加强基础电信业务发展的同时,要积极推动增值电信业务的发展要立足于推进信息通信应用,大力发展、试验通信新业务新技术,提供新服务,推动社会投资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要加强对增值电信业务市场的监测,及时分析、掌握、发布市场发展与竞争等运行信息,鼓励各类投资者理性进入市场,加大配套支持力度,促进增值电信业务市场的竞争与繁荣,积极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3.规模数量与质量效益的关系为适应经济社会对信息的需求,首先必须坚持适度超前的思想发展通信,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客户规模和普及率与此同时,在发展中要注重质量和效益,要对照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分析现状和差距,合理开发利用电信资源,避免无效益的重复建设,进一步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在发展新用户的同时要对已有用户进行有效的“二次开发”,实现增值,向效益型发展4.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通信业具有全程全网、联合作业、规模经济和服务于社会等基本特点和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通信业只能是一个在合作基础上的比较竞争而不是完全竞争的行业在通信发展中,我们既要鼓励和倡导竞争,打破垄断,崇尚优胜劣汰,提高行业整体素质,也要特别强调在竞争中更好地加强合作,“竞合赢得市场”。
要坚决杜绝简单采取“价格”的方式、简单重复建设的方式等恶性竞争手段,主要依靠服务的竞争、网络的竞争、管理的竞争来谋求发展,从而实现多赢、共赢5.服务与业务的关系对电信企业而言,消费者是企业运营的市场拉动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衣食父母”因此,只有做好了服务,使广大用户对通信业务有了需求,通信业务才有更好发展的可能也只有满足和发掘用户需求,开发和提供适销对路的业务,电信业务才能成为用户所接受的业务,实现从产品向商品的转换为此,全行业要站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民服务作为通信工作的立足点和归宿,切实抓好通信服务,着力解决诸如短信陷阱、话费详单、格式合同中的不对等协议等热点、难点问题,为广大消费者办实事、谋实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通信需求,促进通信业的持续健康发展6.监管与发展的关系监管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行业的和谐发展要切实抓好政府职能转变,坚持抓大事、议大事,抓环境、促发展,应该由政府管的事情坚决管住、管好,不该政府管的坚决放开既要“后退一步”,舍得放手、放权和放心,不再干预企业的微观经营活动,也要“站高一步”,管宏观、管政策、管环境。
要把主要的精力转到引导、规范、监管、服务上来,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上来,充分发挥竞争对于发展的促进作用,努力促进通信战略转型,促进有效竞争,促进通信业的和谐发展逐步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的最终管理目标,实现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统一7.信息服务业产业链上下游的关系在信息服务业的产业价值链环节中,电信运营业居于中间环节,上游是制造业,下游是用户的市场应用,相互间的供需关系决定了产业链各个环节间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必须大力推进产业合作运营商与制造商之间要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通过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开展形式多样的紧密合作同时,也要立足于用户需求,切实抓好通信服务,为广大消费者办实事、谋实利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理解客户市场,大力开展技术创新,不断推出创新的业务,满足社会各方面和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也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做大、做强产业链四、应着力推进的重点工作重庆作为新兴的直辖市,有其特殊的市情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农村通信的任务十分艰巨;老工业基地的沉淀使得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任务异常繁重;三峡库区建设使得通信的迁复建任务不容懈怠;西部教育高地、新兴移民城市对通信有着别样的消费需求。
因此,我们必须统筹城乡,抓住重点,着力推进信息应用,努力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业务新服务,促进协调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再做新贡献1.全力推进行业转型当前,通信发展正处在重要战略转型期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要与时俱进,在变中求进,积极推进整个行业从通信服务业向信息服务业的转型1)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依法监管要深入贯彻“监管为民”的思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2)要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为产业发展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3)企业转型既要在战略上努力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要讲求战术手段,要能随着市场和技术的发展及时预测产业价值链的变化,及时做出判断,并根据市场发展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做好业务、网络、机制、体制的转变,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商业模式或企业运行发展模式,努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推进信息化中实现通信业的和谐发展,从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支撑2.积极推进四大重点工程建设要紧紧围绕重庆在“十一五”期间建成长江上游信息中心和通信枢纽的目标,突出抓好四大重点工程建设,从而带动、牵引一般,实现全市通信发展的整体推进。
1)要大力实施通信枢纽工程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重庆本地互联网交换中心的地位,解决信息中心的硬件基础和信息源问题;(2)要实施农村通信工程,加快农村基础网络接入建设,提高通信网络覆盖,消除重庆发展的瓶颈,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3)要实施信息应用工程,积极培育重庆本地信息消费市场;(4)要实施信息人才企业聚集工程,吸引必要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提升信息采集、加工和提供服务的能力3.加快农村通信发展要紧紧围绕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目标,结合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发展的“三百工程”和“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的要求,进一步加快农村通信发展,积极推进电信普遍服务4.大力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全行业要切实当好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充分发挥基础性、先导性、示范性和带动性作用,积极融入到老工业基地改造和城市化进程中,大力推进社会信息化工程建设要根据通信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趋势,适时推进“三网”融合和移动3G网络建设,进一步提高网络支撑能力企业要通过联合建设、租用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网、各成体系造成浪费要在企业管理信息化、产品开发系列化、营销模式社会化等环节上下工夫,积极推进信息通信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要将通信发展与信息化应用有机结合,加强与应用单位之间的合作和渗透,积极思考代维、共建、出租等多种合作运营模式,积极推进政府上网工程、电子商务工程等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大力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建设“数字重庆” 5.积极推进城市应急体系建设全市通信业要有效整合现有的资源和人才,完善通信保障应急管理工作体制和机制,积极搭建特服码号综合接入平台,建立健全立体的、全方位的应急保障体系,提高应急通信、信息动员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实战能力同时,全行业要充分发挥在技术、资源、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积极配合政府推进城市应急联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防范突发事件、恐怖袭击事件、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社会风险等方面的预警应急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公共安全的能力6.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要认真做好互联网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完善网站备案信息核实制,提高网站备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率健全各项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和工作机制,协调电信运营企业建设网络安全应急保障技术平台,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实效性和操作性,构建更加完善的应急技术支撑体系要加强对信息服务提供者的管理,加大对互联网和不良信息的整治力度,积极开展“绿色上网”工程,有效打击淫秽、色情、赌博等网上有害信息和垃圾邮件,治理好网吧、话吧、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