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监控系统在精神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doc
8页1监控系统在精神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摘要】 目的 在精神科病房建立健全监控系统,对精神病人的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监控观察,对安全隐患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报告、及早处理、及早控制,全面提升了护理质量方法 24h 连续观察病人的一切情况,尤其在病人集中护理、睡眠、洗漱、就餐、治疗操作、约束、如厕、自由活动时的现场监控录像和事后对录像资料回放,进行分析、点评、总结、整改结果与结论 通过监控录像系统的应用,大大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了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间的安全同时,规范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使精神科护理工作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发展 【关键词】 监控系统;精神科临床护理;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利用计算机监控系统管理病房,已成为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它改变了过去在管理上的护理人员少,监护不到位,护理技术操作不标准,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出现医疗纠纷无从考证的问题,实现了在管理、质量、效率上质的变化我院自 2006 年 10 月使用自行组装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以来,以监控岗位为重点,严格落实监控人员岗位职责,利用计算机监控系统“电子眼”的作用,对病房的护理工作进行全面的质量监控与管理,使护理管理工作变得更加有序、快捷、简明,2减少了护理操作的误差及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安全和工作效率。
1 监控系统的设置1.1 全院各科室病房的监控的设置 计算机监控系统依结构可分为:摄像、传输、控制和显示记录四部分摄像部分是在每一间病室安装摄像头,它的任务是对监控区域进行摄像,并把摄得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输部分在把摄像机发出的电信号传送到控制室,显示与记录部分把现场传来的电信号转换成图像在监视器上显示,并同时把图像用硬盘录像机保存下来显示器采用多画面监视可以1、4 、9 、 12 个画面进行分屏,也可同时显示 16 个画面影像或以全屏显示某一画面 1~ 161.2 职能部门的监控设置 总监控室在精神科病房的应用各个临床病房的大厅及走廊均设有总的监控录像护理部是总监控系统的主要检查职能部门在全院各临床病房的大厅门口均设置有半球摄像机,安装于室内吊顶,外形美观,摄像机隐藏在一体化的半球罩后,不易察觉夜间值班护士长,通过总监控的画面,对全院各病房的大厅及走廊内病人的活动情况进行动态观察,发现异常可遥控云台、镜头到合适位置进一步进行察看,也可随时调整云台角度、镜头变倍、聚焦等步骤进行观察,发现问题可立即通知此3病房,加强了护理质量的动态管理,此方法操作简便,节省时间2 监控系统管理实施方法:我院采取了三级监控系统管理方法2.1 岗位监控人员的管理 监控岗位作为病房的重点岗位,在每日交接班时,由主班派岗确定监控岗位人员,每隔 1h 两人换岗1 次,确保 24h 有专人盯监控,并且认真填写监控记录单。
监控人员在工作中一旦发现病房内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或发生病人之间的争吵、打架,立即通知在走廊内巡视的护士,巡视护士马上进入病室处理问题、消除安全隐患,以确保病人的安全2.2 护士长对监控系统的管理 护士长每日不定时地进行查岗,以保证监控岗位人员监管到位每周 2~3 次对夜班病人的睡眠情况、夜间岗位责任制的落实情况、约束病人的情况和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情况,进行监控录像的回放,总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每月按时召开监控录像回放的点评会,使全科护理人员通过监控系统视频的直观教育,改进既往工作中的不规范行为,强化责任心,规范各项护理操作2.3 护理部对监控系统的管理 作为职能科室,利用监控录像手段随时组织召开护理缺陷分析会,并提出防范措施护理部对总4监控室的录像及各科室的分监控录像,定时进行回放、察看,发现有存在安全隐患的录像及抢救、治疗非常规范的录像均进行拷贝,每 3 个月召开一次全院主班、护士长大会,观看录像的回放,进行讨论、分析,并对存在的普遍缺陷进行全院点评以病人为中心,指出问题的严重性,解决实际存在问题,避免类似缺陷的再度发生,从而达到监控系统实际作用3 结论(1)通过在精神科病房使用计算机监控系统,大大提高了精神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系数,使各项意外事件的发生均明显降低如:坠床摔伤、冲动伤人等。
我科 2008-2009 年的 2 年间,病人发生伤人行为及欲坠床的可能而被监控岗位护士及时发现,给予处理和制止的为 21 起,有效地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2)监控系统的应用,规范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使各项护理操作流程落实到位,保证了护理安全,促进护理质量持续发展3)监控系统的运行不仅使各项规章制度有章可循,还可使护理操作细节通过视频一览无遗在发生医疗纠纷时,通过现场录像回放进行举证,给司法部门提供有力的证据,以维护医院的合法权益4 体会54.1 利用监控系统加强精神科病房的管理,严格落实监控人员岗位职责 监控岗位作为洞察病人一切活动的重要岗位,必须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和细化的管理体系,护理人员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不仅做到人在岗位,更要做到心在岗位护士长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方法,根据监控录像,对护理人员在治疗操作、病人管理、护理观察上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使护士形成良性的按章操作、规范操作行为的意识,确保各项护理工作正常运行4.2 病房安全得到有效控制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医疗护理安全成为医院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监控系统,各病房的护理人员对所管辖的病人进行持续、主动、系统地观察,及时排查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安全隐患,随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护理干预,将护理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的防范了意外事件及护理纠纷的发生,为精神病人创造安全、高效的住院环境。
4.3 健全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信息化是 21 世纪护理管理的发展趋势,也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而精神科医院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应用为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护理质量以及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对住院精神病人进行全程监控,观察他们在治疗、服药、就餐、睡眠、活动的情况,使护理人员从原始的护理、管理方法中解放出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重点病人及有针对性的护理活动上,大大提高了护理管理水平64.4 节约人力,增强团结,提高应变能力 精神科病房长期存在护理人员配置不足的情况由于护理人员少,不能满足基本工作需要少数护理人员在人员少、工作量增加时,只忙于具体的技术操作而放松了对重点精神病人的监护,给病人造成不安全的隐患,是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发生护理差错和意外事件的重要因素之一监控系统的应用降低了护理服务成本,节约人力资源同时,加强了班组成员之间的配合与协作,提高了意外事件的应变能力和处理能力 例如 2009 年 5 月某日晚,在凌晨 4 点钟时,值班的有两位护士,一位看监控,一位巡视病房此时,普通病室的一位病人趁巡回护士巡视到另一间病室时,迅速跑到重点病室,掐住一位正在熟睡的老年卧床病人,监控岗位护士发现后,迅速通知了巡视的护士,并与巡视护士配合,立即制止了此病人在病态支配下出现的冲动伤人行为,有效地杜绝了一起恶性事件的发生。
4.5 规范了精神科病房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 监控录像的应用,使护理人员看到了日常护理缺陷的习惯动作与不良行为方式随时提醒自己要严格执行护理人员行为规范,注意言行和举止,加强责任心,尽量满足病人被尊重的需求,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增强法制观念、服务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从法律角度去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和查对制度,保证病人安全74.6 为司法部门提供有力的证据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加强医疗事故责任举证倒置的实施,使病人在住院期间或出院、死亡后,有权随时复印病案;当出现医疗纠纷时,有权要求司法部门对病例即时进行封存这样,医护人员就没有了在病人死亡后 6h 内补记抢救医嘱,书写病程,护理记录及病情交班报告本的时间例如,2009 年 11 月某日,某病房的一位男性病人在大厅吃过早餐后休息、活动,期间他站立、活动了数次,15min后此病人再次起身,在走向洗手池时,护士发现他面色异常,即上前询问、搀扶,病人随即突然倒地昏迷,护士与医生立即进行抢救,但无回天之力,病人死亡,死亡原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属赶到后不能接受病人死亡的事实,立即要求封存病例,并毫无根据地说病人是吃早餐时噎死的,并在科室大哭大闹,不管我们如何解释,家属就是听不进去,最后科室调出了当时病人吃饭、活动、起身、倒地、抢救的录像,让家属观看,家属才认可病人是死于急性心梗。
由此可见,监控系统结果及时反馈内容是何等的重要5 小结监控系统在精神科病房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监控系统以其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快捷、系统稳定、应用能力强等特点,逐步应用到医院的护理管理体系中,并贯穿于护理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我院通过三级计算机监控系统管理病房制度,严格把握每项护8理管理工作中的环节,对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监控系统在精神科病房的应用,使我院的护理管理水平更加规范、病人安全更加有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