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九章口腔颌面部感染.ppt

97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90213795
  • 上传时间:2024-09-1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07MB
  • / 9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第一节  概论l感染(infection):是指由各种生物性因子在宿主体内繁殖及侵袭,在生物因子与宿主相互作用下,导致机体产生以防御为主的一系列全身及局部组织反应的疾患l口腔颌面部感染:是指口腔、颌骨和面部软组织的炎性疾病的总称,为常见病、多发病 解剖生理特点与感染的关系1. 口腔是呼吸道与消化道的起端,易受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2. 牙源性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特有的感染3.潜在性筋膜间隙多,感染易扩散4.颜面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丰富,感染易扩散危险三角区)5.毛囊、汗腺、皮脂腺也可引起感染       第二节第二节 智齿冠周炎智齿冠周炎 Perieoronitis of the third molar of                                         the mandible 定义:是指智齿(第三磨牙)萌出不足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临床上以下颌冠周炎最为常见,多发于18-30岁 病因病因l1. 智齿阻生或萌出 不足2. 局部自洁功能差l3. 盲袋易潜藏食物残屑及细菌 4. 对合牙的咬伤5. 机体抵抗力下降 二、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 局部: 早期:磨牙后区胀痛不适,张口轻度受限。

      加重时局部自发性跳痛,耳颞神经区反射性痛 后期:胀痛加重、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困难,口腔不清洁,口臭等 全身: 可伴有畏寒,发热,头痛不适, 食欲减退,大便秘结,WBC稍高,中 性上升 检查:  1、智齿阻生,龈瓣及周围软组织充血水肿,边缘糜烂,触痛明显,盲袋内脓性分泌物溢出   2.张口受限   3. 颌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触痛, 并发症并发症:局部:形成磨牙后区骨膜下脓肿向前:第一磨牙颊侧形成脓肿→破溃→  瘘 管,颊间隙感染→颊瘘外侧向后:嚼肌间隙感染,边缘性下颌                   骨骨髓炎,颌后间隙  内侧向后:翼下颌间隙, 咽旁间隙,                  扁桃体周围脓肿 下颌智齿冠周炎扩散途径  五、治疗:    原则:急性期:消炎,镇痛,建立                              引流,增强抗抵力                 慢性期:清除病灶     1. 全身治疗:      1) 抗生素      2) 支持治疗      3) 对症治疗    2. 局部治疗:      1) 冠周冲洗,上药      2) 切开引流      3) 冠周龈瓣切除术      4)  拔除阻生牙          第三节第三节 颌面部间隙感染颌面部间隙感染(fascial space infections of maxillo-facial regions) 颌面部间隙感染是颌面和口咽区潜在间隙中化脓性炎症的总称。

      间隙感染的弥散期称为蜂窝织炎,化脓局限期称为脓肿  [分类]    颌面部间隙根据解剖结构和部位分为:眶下间隙,颊间隙,咬肌间隙,翼颌间隙,颌下间隙等 [感染来源感染来源]:    1. 牙源性 :根尖周围炎 ,牙周炎    2. 腺源性 :淋巴结炎,扁桃体炎    3. 损伤性    4. 医源性    5. 血源性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1. 病情发展迅速 ,多为急性炎症过程     2. 全身症状:高热,寒热,寒战,WBC↑,       食欲不振,头痛,心跳加快     3. 局部症状: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病变区红肿明显,压痛及胀痛、跳痛,时有放射性头痛,感染中央区有凹性水肿,淋巴结肿大及功能障碍: 如张口受限,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 治疗 原则l治疗原则:l是控制病原菌的蔓延、消灭病原菌、去除病灶、增强抵抗力 1.局部治疗:增强局部抵抗力,促进感染吸 收、消散,防止扩散和引起并发症 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2.全身治疗: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维持水、电解质及代谢平衡,减轻中毒症状 脓肿切排目的 1. 排出脓液和腐败物 2. 减轻疼痛、肿胀 3. 减少并发症 4. 防止炎症扩散 脓肿切排的指征 1.局部疼痛加重,并呈搏动性跳痛,肿胀明显,有波动感,呈 凹陷性水肿, 穿刺有脓 2.出现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者 3.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累及多间隙,出现呼吸及吞咽困难时,应早期切排 4.结核性感染经抗结核治疗无效,且已形成寒性脓肿时 脓肿切排 脓肿切排的要求 1.切口应在脓肿低位,以利引流 2.切口位置应尽量隐蔽 3.切口应避开重要解剖 4.引流要通畅 一、眶下间隙感染一、眶下间隙感染(infection of the infraorbital space)     [解剖] 上界: 眼眶下缘 下界: 上颌骨牙槽突 内界: 鼻侧缘 外界: 颧骨 底(后面):上颌骨牙前壁(尖牙窝) 间隙内容物:眶下神经、血管 、淋巴结 、 眼V 、面V [感染来源] 1.牙源性: 前牙及第一前磨牙根尖感染 2.鼻侧及上唇底部的化脓性感染 3.上颌骨骨髓炎 [临床特点临床特点]l 眶下区肿胀,鼻唇沟消失,上下睑肿 胀,不能睁眼,上唇红肿l 脓肿形成时有波动感,穿刺有脓l Blood Rt: WBC Nl 全身症状: 乏力 不适 T P 头痛 眶下间隙感染眶下间隙感染  [治疗治疗]1.抗生素2.外敷中药3.支持治疗:补充能量 电解质 4.对症治疗:止痛 降温等5.脓肿切排6.病灶牙的处理 二二、 嚼肌间隙感染嚼肌间隙感染(Infection of              the submasseteric space)     [解剖] 嚼肌间隙位于嚼肌与下颌骨升支外侧骨壁之间 上界: 颧弓下缘 下界:下颌骨下缘 前界:嚼肌前缘 后界:下颌骨后缘 内界:下颌支外侧骨壁 外界:腮腺与嚼肌 及筋膜 [感染来源] 1.牙源性:智齿冠周炎,尖周炎,牙槽脓肿。

      2.下颌支骨髓炎 3.周围间隙感染扩散 [临床特点临床特点]l局部充血肿胀,皮温 l疼痛:剧烈 跳痛l张口受限:牙关紧闭l脓肿形成时波动感不明显,穿刺有脓lBlood Rt: WBC Nl全身症状: 乏力 不适 T P 头痛 嚼肌间隙感染嚼肌间隙感染 [并发症并发症]l向邻近间隙扩散 : 向前→颊间隙 向上→翼颌间隙,颞下间隙, 向后→腮腺脓肿l下颌骨边缘性骨髓炎  [治疗治疗]1.抗生素2.支持治疗:补充能量 电解质 3.对症治疗:止痛 降温等4.脓肿切排5.病灶牙的处理 咬肌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 局部浸润麻醉 口内切口:坐位 口外切口: 头偏健侧卧位 [手术方法] 1.口内切口:翼下颌皱襞稍外侧 2.口外切口(常用): 下颌角下切口 长度2-7cm 3.橡皮管引流 嚼肌间隙脓肿切开引流 三三、翼下颌间隙感染翼下颌间隙感染(Infection of           the pterygomandibular space)     [解剖] 翼下颌间隙位于翼内肌与下颌骨升支内侧骨 壁之间 上界: 翼外肌下缘 下界:翼内肌下附着处 前界:下颌支前缘 后界:下颌骨后缘及 内界: 翼内肌 外界:下颌支内侧骨壁 翼下颌间隙 [感染来源] 1.牙源性:智齿冠周炎,尖周炎,牙槽脓肿。

      2.下颌支骨髓炎 3.周围间隙感染扩散 4.医源性:如麻醉,拔牙 [临床特点临床特点]l局部充血肿胀,皮温 l疼痛:剧烈 跳痛l张口受限:牙关紧闭l脓肿形成时波动感不明显,穿刺有脓lBlood Rt: WBC Nl全身症状: 乏力 不适 T P 头痛 翼颌咽旁多间隙感染翼颌咽旁多间隙感染 四、颌下间隙感染颌下间隙感染(Infection of             the submaxillary space)[ 解剖解剖] 位于下颌骨体与二腹肌前后腹之间           的颌下三角内       上界:   下颌骨下缘       前下界:二腹肌前腹       后下界:二腹肌后腹及茎突舌骨肌       底:         口底肌群  [感染来源] 1.牙源性:智齿冠周炎,尖周炎,牙槽脓肿 2.腺源性:颌下淋巴结炎,颌下腺炎 3.周围间隙感染扩散 [临床特点临床特点]l局部充血肿胀,皮温 l疼痛l脓肿形成时有波动感,穿刺有脓lBlood Rt: WBC Nl全身症状: 乏力 不适 T P 头痛  [治疗治疗]1.抗生素2.支持治疗:补充能量 电解质 3.对症治疗:止痛 降温等4.脓肿切排5.病灶牙的处理 下颌下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麻醉及体位] 局部浸润麻醉 头偏健侧卧位 [手术步骤和方法] 1.口外切口: 颌下切口 长度2-7cm 2.橡皮管引流 颌下间隙脓肿切排 五、口底蜂窝织炎口底蜂窝织炎(Cellutitis of the floor of the mouth)      是指同时波及双侧颌下,颏下及舌下间隙的感染,又称口底多间隙感染 [分类]  1.化脓性口底蜂窝织炎:以金葡菌     感染为主  2.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又称     路德维希咽峡炎(ludwigs angina):      以厌氧菌感染为主      [感染来源] 1. 牙源性牙源性:下牙的根尖感染,冠周 炎, 2.急性颌骨骨髓炎 3.颌面部外伤等 4.腺源性:颏下淋巴结炎,急性扁桃体炎     2. 临床特征:临床特征: 感染可在双侧颌下、颏下及舌下间隙内扩散,甚至达颈上部,皮肤红肿坚硬,口底肿胀使舌体抬高,伸出上下前牙之间,流涎,常有语言、吞咽因难,舌根部水肿时可出现上呼吸道梗阻、窒息,中毒较重。

             腐败者:广泛性水肿,触之可有捻发音,T不高, Bp下降 [临床特点临床特点](一)化脓性口底蜂窝织炎l口底颌下颏下区广泛性弥散性肿胀,甚至达颈上部 ,皮肤红肿坚硬,皮温l疼痛:剧烈,胀痛,跳痛l张口受限,舌运动障碍l流涎,常有语言、吞咽因难,舌根部水肿时可出现上呼吸道梗阻、窒息,中毒较重l脓肿形成时有波动感,穿刺有脓:灰白色粘稠脓液lBlood Rt: WBC Nl全身症状: 乏力 不适 头痛 (二)腐败性口底蜂窝织炎:l广泛性肿胀l皮肤:紫红色,压痛,凹陷性水肿 l疼痛:剧烈,胀痛,跳痛l张口受限,舌运动障碍l流涎,常有语言、吞咽因难,舌根部水肿时可出现上呼吸道梗阻、窒息,l脓肿形成时有波动感,有捻发音,穿刺有脓,颜色为咖啡色稀薄液,恶臭lBlood Rt: WBC Nl全身症状: 乏力 精神差头痛 口底多间隙感染 [并发症并发症]呼吸道梗阻 全身中毒反应 纵隔脓肿 败血症  [治疗治疗]1.抗生素+激素2.支持治疗:补充能量 维持电解质平衡3.对症治疗:止痛 降温等4.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准备气管切开5.早期脓肿切排6.高压氧治疗 口底蜂窝织炎脓肿切开引流术:[麻醉及体位] 局部浸润麻醉 仰卧位 [手术步骤和方法] 1.口外切口: 多部位的广泛性切口 :颌下,颏下 衣领型切口, 倒T型切口 2.橡皮管引流 口底蜂窝织炎扩散     治疗要点:治疗要点: 及时抢救,否则病人因窒息,败血症或休克而死亡。

             积极防治窒息和感染性休克,输液,大剂量抗菌,必要时作气管切开       切口应广泛暴露脓腔,分离时应使各间隙均通畅,冲洗、引流要畅通              第四节第四节 颌骨骨髓炎颌骨骨髓炎       颌骨骨髓炎颌骨骨髓炎(Osteomyelitis of the jaws)是指各种致病因子所引起的颌骨骨膜、骨皮质和骨髓及其中的神经、血管在内的整个骨组织的炎症 一、化脓性颌骨骨髓炎一、化脓性颌骨骨髓炎(pyogenic             osteomyelitis of the jaws)     下颌骨多于上颌骨其原因为:     1)下颌骨骨外板厚,致密     2)单一血供,侧支循环少,            在婴幼儿则是上颌骨多于下颌骨  (一)感染途径(一)感染途径         1.牙源性:占90%     2.损伤性     3.血源性:多见于婴幼儿     病原菌:金葡菌                 溶血性链球菌                 厌氧菌等 感染来源 1.中央性颌骨骨髓炎中央性颌骨骨髓炎[病因]:多为急性根尖周围炎 根尖脓肿 急性期急性期:全身症状:l高热,畏寒,头痛,乏力,食欲下降,WBC↑ ,N ↑ 局部症状局部症状:l疼痛疼痛:剧烈跳痛,牙痛,沿三叉N分布区放射l软组织肿胀,皮温↑l病牙及邻牙松动,伸长,牙周溢脓l张口受限l上颌者:可引起上颌窦炎,眶周脓肿,颧颊部肿胀,间隙感染。

      l下颌者:可有下唇麻木或蚁走样感觉 2.慢性期慢性期: [病因]:急性期治疗不彻底,多在急性期2周后形成 l瘘管:皮肤或粘膜色暗红,凹陷, 流 脓,有死骨排出,可探及骨面l 全身症状:无或慢性消耗症状l 在儿童有牙胚及颌骨发育障碍lX片表现: 1)虫蚀状阴影 2)死骨形成 3)骨膜反应性增生 Cyst with infection 2.边缘性颌骨骨髓炎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继发于骨膜炎或骨膜下脓肿的骨密质外板的炎性病变,好发于下颌骨角部[病因]:1)颌周间隙感染 2)牙源性:智齿冠周炎[病变发展过程]: 间隙感染 侵犯骨膜 骨膜炎 骨膜溶解 血栓形成,骨密质营养障碍 坏死 死骨形成 骨膜粗糙 骨髓质炎症 急性期急性期:临床表现同咬肌间隙或翼颌间隙感染 慢性期慢性期: 主要是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所致,根据骨质损害的病理特点分为: 增生型和溶解破坏型 1)增生型:多见于青年人l患区(下颌角)肿胀,发硬,轻压痛lX片:骨密质密度增加l病理: 骨密质增生,松质硬化 骨膜反应活跃,有新骨形成 2).溶解破坏型:l局部肿胀,发硬,压痛l瘘管:其周皮肤或粘膜颜色暗红,凹陷, 流 脓,可有死骨排出,探及骨面粗糙l全身症状:无或慢性消耗症状lX片表现: 骨密度 (五)治疗(五)治疗:[急性期急性期]: 1.抗生素 2.支持治疗:能量,平衡液 3.理疗 4.外科治疗: 切排引流,去除病因 急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一旦确诊,应及早拔除病灶牙, 利于引流, 减轻疼痛,防止炎症扩散 如果形成颌周间隙脓肿,应切排 [慢性期慢性期]: 主要是病灶清除和死骨清除1.手术指征: 1)久治不愈的瘘管,长期流脓,或探及骨面粗糙 2)炎症反复急性发作者 3)X片:骨质破坏 4)无手术禁忌症2.手术时间: 1)死骨摘除应在死骨分离后: 一般为3-4周 2)边缘型颌骨骨髓炎急性期2-4周后行病灶清除术(刮治术) 二、新生儿颌骨骨髓炎:二、新生儿颌骨骨髓炎:指发生于新生儿和3岁以内幼儿的化脓性中央型颌骨骨髓炎.少见,多发于上颌骨,下颌骨罕见 [感染途径感染途径 ]     1. 外伤:    2. 脐带:血行播散    3.邻近组织炎症扩散:泪囊炎                     细菌:金葡菌,链球菌为主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发病急,病情重全身: 1.高热、寒战、哭闹不安      拒食、呕吐、嗜睡2.伴有败血症:昏睡、意识不清、休  克                          局部: 面部红肿、上下睑红肿,结膜充 血, 睁眼困难。

      脓肿形成后牙槽突、硬腭、鼻腔、内眦、眶下流脓3.WBC  N  特点:1.很少形成大块死骨2.牙胚的影响3.颌骨发育受影响    颌骨畸形  [治疗]    1. 大剂量抗生素   2.支持治疗   3.对症治疗   4.脓肿切排   5.死骨清除术:      1)死骨一般较小,有自行排出          的可能,先观察,后手术      2)牙胚:能保留者尽量保留      3)尽可能保留多的骨质 三、放射性颌骨坏死三、放射性颌骨坏死(骨髓炎骨髓炎) 是是骨组织受大剂量辐射后所引起的慢性疼痛性感染及骨坏死,以至形成死骨的病理过程继发感染后形成的骨髓炎称 放射性骨髓炎放射性骨髓炎 (radioactive osteomyetitis of jaws)  [病因病因]:1.放射: l放射线对骨细胞的直接损伤l辐射→骨内血管内膜肿胀→血运障碍→血管栓塞→营养障碍 →无菌性坏死,牙源性病灶→颌骨髓炎 临界放射剂量:60Gy/6-8wk2.创伤:外伤,拔牙3.感染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病程发展缓慢,好发于下颌骨1.初期:持续性针刺样疼痛,           多伴有粘膜或皮肤溃烂   后期:骨外露,呈黑褐色           长期流脓,久治不愈2.张口受限3.口臭,体瘦4.X表现:广泛的散在的斑点状透射区        或界线不明确的大块不规则死骨  [治疗治疗]: 1. 抗生素 2. 对症治疗:镇痛              3.支持治疗:加强营养,输血 4.高压氧治疗 5.局部换药 6.死骨摘除术:      手术范围:边界到血供较好的健康骨组织 骨组织缺损: Ⅰ期或Ⅱ期骨移植修复  [预防预防]:  1. 作出合理的放疗计划  2. 放疗前准备:l洁牙l处理病灶牙l取出口腔内金属修复体3. 放疗中出现口腔溃疡时应积极治疗4.保护非投照区5.放疗后:早期积极治疗牙病 放疗2年后才能拔牙         第五节第五节 婴幼儿婴幼儿化脓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炎    [感染来源感染来源]    1. 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    2. 口腔感染:    3. 皮肤感染:湿疹、疖、痈等      [临床表现]     局部的红、肿、热、痛 淋巴结肿大,压痛,界清,与周围组织 无粘连,可移动, 化脓后包膜破裂 ,形成炎 症浸润块,淋巴结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不能移动。

       进一步化脓出现波动感,全身反应加重:发热,寒战,头痛,乏力 WBC↑,中性↑穿刺有脓      [鉴别诊断] 川崎病 :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手足口改变,可伴腹痛、腹泻、蛋白尿及心脏表现      [治疗]   1.抗生素   2.切开引流   3.支持治疗 第六节第六节 颜面部疖痈颜面部疖痈一、定义:一、定义: 是指皮肤毛囊及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发生在一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称为疖疖;相邻的多数毛囊和皮脂腺同时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称为痈痈 二、病因:二、病因:1.病原菌:金葡菌2.局部因素:局部不洁,剃须等刺激3.全身抵抗力下降4.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疖:  初起时为一小突起、圆形、微红、小硬节,灼痛 ,渐扩大后顶部出现黄白色小脓头(2-3d),周围红肿,中央变软 破溃,排出脓液后,痛减轻,炎症消退,愈合    区域淋巴结肿大注意:不能挤压,以免炎症扩散 痈:       多发于唇部(唇痈),病情重于疖1.局部症状:  红肿:范围大,达整个唇部,数个黄白色脓头,破溃后流出脓血样分泌物,脓头周围组织坏死、排出 ,形成蜂窝状腔洞 热:局部温度 ↑  痛:自发性胀痛 张口受限,进食及言语困难 区域淋巴结肿大  2.全身症状:   畏寒、发热、头痛、不适,   WBC↑;N ↑ 四、并发症四、并发症:    1. 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眼睑水肿,眼球突出,眼压上升,       视力下降,畏光,流泪,高热,头痛,         神志昏迷     2.脑脓肿:        剧烈头痛,恶心,呕吐,BP          颈项强直,颅内压 五、防治五、防治:1. 忌挤压,少唇部运动,禁热敷2. 局部可擦2%碘酊(初期)3. 中药外敷:金黄散,二味拔毒散.4.  高渗溶液(10%Nacl)湿敷(持续):     使痈局限,软化,穿破     切排后湿敷有提脓作用5. 切开引流 6. 抗生素7. 支持对症治疗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