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7—9一一映射,同态及同构.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200693613
  • 上传时间:2021-10-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4.71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 3 讲 7—9 一一映射,同态及同构 (2 课时)〔Bijection Homomorphism and Osomorphism 〕本讲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明白双射,同态及同构的理论,为后继课程中学习群同态,群同构(群第一、二同构定理)环同态,环同构理论做预备;具 体要求: 1、在第一讲的基础上,对各类映射再做深化的争辩;2、充分明白双射(一一映射)的特性以及由此引导出的逆映射;3、两个代数系统的同态的概念,特殊是同态的满射所具有的性质;4、把握同构映射的实质,为以后教学内容奠定基础,本讲的重点和难点: 本讲的重点在于对同态映射定义的明白;由同态满射引导的一系列性质及同构映射本质的把握;而对双射及自身的逆映射之间的关 系同学不易把握,需要认真对待;本讲的教法和教具: 在多媒体教室使用投影仪;在教学活动中支配时间让同学开放争辩;本讲摸索题及作业: 本讲摸索题将随教学内容而适当地开放;作业布置在本讲终止之后;一、一一映射在第 1 讲中,已对各类映射作了系列性的介绍,这里只对重要的一一映射作重点的争辩;定义 1、设 是集合 A 到 A 的映射,且 既是单的又是满的,就称 是一个一一映射(双射) ;例 1: : Z {, 2,1,0,1,2, }2Z {, 4,2,0,2,4, } ,其中 〔n〕2n, nZ ,可知 明显是一个双射;留意 : Z 与偶数集2Z 之间存在双射,这说明: Z 与它的一个真子集2 Z 一样“大”;摸索题 :从例 1 中得知:一个无限集与其的某个真子集一样“大” ;这是否可作为无限集都有的特性?即我们是否有如下的结论: A 为无限集的充要条件是 A 与其某个真子集之间存在双射;定理 1:设 是 A 到 A 的一个双射,那么由 可诱导出(可确定出) A 到 A 的一个双射 1 (通常称 1 是 的逆映射)证明:由于 是 A 到 A 的双射,那么就 A 中任一个元素 a ,它在 A 中都有逆象a ,并且这个逆象 a 是唯独的;利用 的这一特点,就可确定由 A 到 A 的映射1 :1 : AA, a A,1 〔 a〕a ,假如〔a〕a ,由上述说明,易知 1 是映射;1 是满射:a A ,因 是映射a A,使〔a〕a ,再由 1 的定义知 1 〔a〕 a ,这恰说明, a 是 a 在 1 下的逆象;由 a 的任意性,知 1 是满射;1 是单射:a1 , a2A,如a1a2 由 是满射a1及a2的逆象分别是a1 及a2 ,即1 〔a 〕a1 ,1 〔a 〕a2 ,又 是单射a1 a2 ,1这说明1 〔 a 〕1 〔a〕 ,所以 1 是单射;212综合上述争辩知: 1 是 A 到 A 的一个双射;结论 :设 : A A 是映射,那么:(1) ) 是双射 可唯独的确定一个逆映射1 : AA ,使得:1 是双射;111A , 1A ;也是 1 的逆映射,且 〔1 〕 1 ;(2) ) 是双射 A与A同时是有限集或同时是无限集;二、变换定义 2:设 : A A 是映射,那么习惯上称为是 A 的变换;当 是双射(单射,满射)时,也称 为一一变换(单射变换,满射变换)例 2 P19三、同态(本目与高代中的线性变换类似)——对代数系统的比较;例 3、设 : ZA {1,1} ,其中{ Z ,} 中的代数运算 就是 Z 中的加法, 而 { A, }中的代数运算 为数中的乘法;现设 〔 n〕1, nZ ,那么〔 2〕1, 〔3〕1,而〔2 3〕〔 2 3〕〔5〕 1,〔 2〕〔3〕〔 1〕 〔 1〕〔 1〕〔 1〕 1 11,即〔 2 3〕〔2〕〔3〕定义 3:设集合A, A 都各有代数运算 , (称{ A, }及 { A,} 为代数系统)而: A A 是映射,且中意下面等式:a,bA, 〔a b〕〔a〕〔b〕(习惯上称 可保持运算)那么称 是 A 到 A 的同态映射;例 4、设 { Z ,} 与 { A,} 同例 3,今设 : ZA 为 〔 n〕1, nZ ,那么m, nZ , 〔m n〕1, 〔m〕〔n〕1 1 1〔m n 〕〔m〕〔 n〕,即是Z到 A的同态映射例 5、{ Z , }与 { A,} 同上,而1〔 n〕1n为偶数 n为奇数n, m Z( 1) 如 n, m 均为偶数时 n m 为偶数,〔n m〕〔n m〕1,而〔n〕〔m〕1 1 1〔n m〕〔n〕〔 m〕( 2)如n, m 均为奇数时n m 为偶数,〔n m〕〔n m〕1,而〔n〕〔m〕〔 1〕〔 1〕 1〔n m〕〔n〕〔m〕( 3)如 n 奇而 m 偶时 n m 为奇数,就〔n m〕〔n m〕1,而〔n〕〔 m〕〔 1〕 1 1〔n m〕〔n〕〔m〕( 4)如 n 偶而 m 奇时同理知〔n m〕〔n〕〔m〕 .由〔1〕 ~ 〔4〕 知, 是 Z 到 A 的同态映射 .假犹如态映射 是单射(满射) ,那么自然称 是同态单射(同态满射) ,而在近世代数中,同态满射是特殊重要的;定义 4:如 是 { A,} 到{ A,} 的同态满射, 那么习惯上称A与A 同态,并记为 A ~A ;习惯上称 A 是 A 的同态象 .定理 2. 假如 是{ A,} 到 { A,} 的同态满射,那么(1) ) 如 中意结合律 也适合结合律;(2) ) 如 中意交换律 也适合交换律 .证明:( 1)任取a,b, cA,因是满射a,b, cA,使〔a〕a, 〔b〕b ,又因为 A 中 的中意结合律a 〔b c〕〔a b〕 c即 〔a〔b c〕〕〔〔ab) c〕 ,但是 是同态映射;〔a 〔bc〕〕〔 a〕〔b c〕(a) 〕 [(b)〔c〕]a 〔b c〕〔〔a b〕c〕〕〔a b〕(c)[ 〔 a〕〔b〕]〔c〕〔a b〕 c所以 a 〔b c〕 〔 a b〕 c同理可以证明( 2)定理 3、设 { A,, } 和{ A, ,} 都是代数系统,而映射: A A关于 , 以及, 都是同态满射,那么:(1) ) 如 , 中意左支配律 , 也适合左支配律;(2) ) 如 , 中意右支配律 , 也适合右支配律;证明:( 1)a,b,cA,因是满射a, b, cA,使〔a〕a, 〔b〕b, 〔c〕 c .又由于 是关于 , 及 , 的同态映射a 〔b c〕〔a b 〕(a) 〔〔a c〕(b) [〔 a〕〔c〕〕〔b 〕][a 〔b[ 〔a 〕c〕] 〔c〕][〔 a b〕 〔a〔a b〕 〔a c〕c〕]即 a 〔b c〕〔 a b〕〔a c〕 .同理可证明( 2);摸索题 1:在定理 2 及定理 3 中,都要求映射 是满射,似乎当 是同态满射时,才能将 A 中的代数性质(结合律、交换律及支配律) “传递”到 A 中,那么:(1) ) 当 不是满射时, “传递”仍能进行吗?(即定理 2, 3 成立吗?)(2) ) 即使 是满射,“传递”的方向能转变吗?(即 A 中的性质能“传递”到 A 中去吗?)(3) ) 依照定理 2, 3 的思路,如将 换成同态单射后,能获得什么结论?四、同构定义 4、设 是 { A,} 到{ A,} 的同态映射,如 是个双射,那么称 是同构映射,或称 A 与 A 同构,记为 A A ;例 6、设 A Z{1,2,3,}, A Z{ 1,2, 3,}, 而与 都是整数中通常的加法“ +”,现作: { A, }{ A,} 其中〔n〕n, nA ,那么 是同构映射 .事实上,( 1) 是单射:当n, mA且nm时,〔n〕n m 〔m〕是单射 .( 2) 是满射: t A, 就 t A,且 〔 t 〕〔 t 〕 tA是满射 .( 3) 是同态映射:n, m A, 〔 n m〕 〔n m〕 〔n〔 n m〕 〔 n〕 〔m〕m〕 〔 n〕〔 m〕〔 n〕 〔m〕由( 1),( 2),( 3)知, 是同构映射,即A A ;定理 4、设 是{ A, ,} 到{ A, ,} 的同构映射,那么( 1)“ ”适合结合律 “ ”也适合结合律;( 2)“ ”适合交换律 “ ”也适合交换律;( 3)“ ”和“ +”中意左(右)支配律 “ ”和“ ”中意 左(右)支配律;留意: 由上述说明,同构的两个代数体系由运算所带来的规律性是相同的,因此,同构的两个代数体系尽管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别,但从近世代数的宗旨来看,我们自然认为:它们的差别是表面上的,次要的,而它们的共同点——运算所表达的规律性就是本质的,主要的;于是,我们需要阐明近世代数的观点是: 凡同构的代数体系都认为是(代数)相同的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