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液体的热胀冷缩说课课件.ppt
18页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 3课课《《液体的热胀冷缩液体的热胀冷缩》》说课设计说课设计学科:小学科学学科:小学科学说课流程说课流程实验教学目标实验教学目标实验内容设计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方法设计实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实验教学目标实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科学概念: 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知道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通过对牛奶、醋、酱油等液体受冷或受热后体积变化的探究,知道许多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2.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 3.能够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2.意识到要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教教学重点:学重点: 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实验内容设计实验内容设计研究其他液体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研究其他液体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改进实验装置,研究水受热受冷后的体积变化改进实验装置,研究水受热受冷后的体积变化实验方法设计实验方法设计本节课的实验操作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本节课的实验操作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拓展,增强能力知识拓展,增强能力联系实际,应用知识联系实际,应用知识全科总结,课外拓展全科总结,课外拓展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改进实验装置 思考:思考: 1.水装在哪里,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水的体积变化? 2.水是无色透明的,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容器中的水位? 3.用什么方法能看出水的体积发生了变化?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组装器材,进行实验——教师总结、形成概念 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以致用,前后照应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研究其他液体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科学家科学家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液体都具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可自然界也存在着一些反常现象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可自然界也存在着一些反常现象水的膨胀就是这样,在的膨胀就是这样,在4℃4℃以上时,水和普通液体一样,都以上时,水和普通液体一样,都是热胀冷缩的但是在是热胀冷缩的但是在4℃4℃以下却会出现冷胀热缩的反常以下却会出现冷胀热缩的反常现象,温度越低,体积反而会增大当温度降到现象,温度越低,体积反而会增大当温度降到0 ℃ 0 ℃ ,水,水结成冰时,体积膨胀幅度更大,大约是结成冰时,体积膨胀幅度更大,大约是4 ℃4 ℃时水的体积的时水的体积的1.11.1倍 许多许多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三、知识拓展,增强能力三、知识拓展,增强能力四、联系实际,应用知识四、联系实际,应用知识 1.对本课的知识和学习的过程进行梳理和总结。
2.“喷泉”实验四、全科总结,课外拓展四、全科总结,课外拓展 一、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 为使学生的思考有章可循,我提出了以下三个问题: 1.水装在哪里,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水的体积变化? 2.水是无色透明的,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容器中的水位? 3.用什么方法能看出水的体积发生了变化? 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二、存在问题和不足四、问题和不足。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