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试卷及答案[1].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439161835
  • 上传时间:2023-06-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9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安吉县高档中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语文试题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秦莉一、语言文字运用(3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似的一项是( ) A.纤细∕纤绳 创伤∕重创敌军 孤寂/呱呱而泣B.伺机∕服侍 当归∕长歌当哭 干练∕外强中干C.长堤∕提防 勉强∕差强人意 狭隘∕溢美之词D.栈桥∕饯别 盘桓∕残垣断壁 陨落∕殒身不恤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对的的一项是( )A、杯盘狼藉 穿流不息 鸿雁传书 水泄不通B、一时半刻 白头偕老 雍容典雅 世态炎凉C、背道而驰 变幻无端 旁征博引 金榜提名D、能屈能伸 诡计诡计 辩别是非 蝇头微利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B.销售数量的增长掩饰不了彩管产业日薄西山的尴尬局面,由于重要品种价格减少幅度较大,导致该公司净利润下跌严重,彩虹电子去年亏损2843万元人民币。

      C.那抑扬顿挫的声调、绘声绘色的讲述、惟妙惟肖的表演,将一种个精彩的故事演绎得栩栩如生,不时赢得台下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D.国土资源部的一种关照,降生了国内一种新的旅游式样——地质公园,十年间,国内的地质公园奇迹般结束了由建立到成长、由形影相吊到儿孙举座的嬗变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全球金融市场动乱的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8日宣布的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此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B.张国立联手出名剧作家邹静之已经完毕了剧本,“超女”周笔畅将担任女主角,寻找与之配戏的演员成了目前的当务之急C.高中生的写作要有公民意识,不仅我们要关注社会上的重大事件,体现重大的社会问题,更要注意从身边的一般人和平常生活入手,关注社会,关注人生D.直面人生,就是正视人生的苦乐顺逆,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通达乐观的健康人格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全都对的的一组是( )①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报:报答 ②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比:并列③朝菌不知晦朔 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④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稽:考察⑤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殊:特殊 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直线上升 ⑦谨赓一绝,以剖寸心。

      赓:续作,酬和A.②④⑦ B.①②⑤ C.③⑤⑦ D. ③⑥⑦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对的的一项是( ) A.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笃:沉重B.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 恨:怨恨C.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期:盼望D.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辩:同“辨”,分别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全存在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意气勤勤恳恳C.引觉得流觞曲水,列坐另一方面 《诗》三百,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D.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存在活用现象的一项的是( ) A.而后今将图南 B.垣墙周庭,以当南日C.绝云气,负青天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似的一组是 ( )A.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B.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儿之成,则可待乎C.足以极视听之娱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D.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也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10.如下各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不相似的一项是( ) ①我腾跃而上 ②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③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④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⑤渔父莞尔而笑 ⑥某所,而母立于兹A. ②③⑥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11.与“奚以知其然也?”句式相似的一项是(  )  A.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C.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D.盖文王拘而演《周易》12. 选出对诗歌赏析错误的一项( )   村居即事   范成大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A.第一句是景物描写,描写开阔的劳动场面白满川”,写田中的积水,这是水田正在插秧的情景   B.“雨如烟”是指细雨濛濛,如烟如雾,写劳动的环境,与首句“白满川”相呼应   C.三、四句工笔细描,写出乡村四月的繁忙:刚刚结束采桑喂蚕,又忙着去插秧   D.全诗景象开阔,前呼后应,一气呵成,描写出一幅色彩鲜明的乡村劳动图,真实地体现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爱慕二、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毕13——15小题,每题3分 “恭敬”连用,表达态度温顺和蔼古时候,这两个字却又有所侧重,“敬”是内心修养,“恭”则是这种修养的外在反映或者显现。

      先说“敬”在儒学看来,人心(性)至善至妙,但是,作为个体,人在出生之后,就会受到多种后天欲望情绪的干扰,从而使至善至妙之“心”受影响、被遮掩如何才干保证不失本性之真呢?也就是说如何才干保住个性且使之与集体意识一致呢?这就必须要持“敬”朱熹曾说“主一无适之谓敬”,她所说的“一”,不是特指某一具体事或物,而是具有丰富儒学内涵的哲学概念,是“道”所生之“一”,也就是最为纯真的人之天性而“无适”并不是无所适从,而是坚守专注,不起别念可以看出,朱熹所理解的“敬”就是将全副心思用到对“道”的体悟和把握上宋儒曾拿《礼》中“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这两句话解释“敬”:拿一只空杯子,也应当像拿一杯盛满水的杯子,不能掉以轻心,马马虎虎,也不能由于房间里没有人,而生轻慢之心、不好之念否则,杯子会因大意而掉落,心性也会因邪念而亏损敬”在平常实用当中,其作用也是如此之大! 再说“恭”,所谓“敬”的外在体现现代心理学已经揭示出,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就必然会有相应的表情或身体语言体现出来敬”的内养,也无一例外地表目前外表上,那就是:“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让人望而畏之一副端庄肃穆的样子宋明以来,道家们往往方巾葛袍,严于治家待人,不苟言笑,“坐如尸,立如斎”,透出来一股僵腐之气,所谓“道貌岸然”,指的就是这种形象。

      在儒家统一的价值原则下培养出来的学家,也有着统一的行为规范和言行举止,表面上看,似乎是超凡脱俗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它不仅扼杀了个性,并且,也从主线上与孔子“因材施教”的精神相违悖 道貌岸然”,正好是儒家学走向僵化的标签宋儒忽然从先秦典型里找到一种“敬”来解释修身的手段,很也许是受佛教重“定”的影响儒士们持敬的态度,跟僧侣平常的修为做早晚功课很是类似,更重要的是,持敬规定用心一致,也跟“定”中之境有几分类似一般所谓“入定”指思路不起,使慧心呈现,而持敬也是用心于一处,不作她想,以便内养充盈,真性流露,通于大道若果真如此,那么,宋儒重敬,还阐明了此外一 个儒佛融合的问题但是,敬究竟尚有儒学色彩,由于敬时精神守持一处或转注某物,而“定”则打断了与现实生活的一切束缚,是精神自由生慧得“悟”的必要手段,两者一重“有”一重“无”,这也许可以说是儒佛二教价值指向上不同的必然成果吧虽然“恭敬”作为老式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很浓的封建色彩,甚至给人僵化和腐臭之味,但是,作为内修的一种手段,恭敬规定个体以温和的态度待人接物,却是值得肯定的任何时候,盛气凌人总是给人留下坏印象,并且也损害了自己的人格,不如温厚和顺给人亲切感,这一点,却是必须记住的。

      选自《老式文化导论》)13.下列对于“恭”“敬”的理解,不对的的一项是( )A .“敬”强调内心修养,保持纯真的天性,不起别念,其实就是理学家朱熹规定的“敬” B.“恭”按照宋明以来入学原则,强调人们时刻要端庄肃穆,不苟言笑,但难免趋向极端 C .“恭”是“敬”的外在体现,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其实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规定的“恭”D .“敬”规定人们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从而实现个性舒展且与集体意识的统一14 .从原文看,下列理解和分析对的的一项是( )A .“主一无适之谓敬”,阐明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觉得人心(性)容易受到多种后天欲望的影响和蒙蔽 B .“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阐明一种人如果能保持“敬”,就也许避免心性因邪念的侵人而亏损 C.“俨然让人望而畏之”,阐明道学家的重要使命就是使人敬畏,从而达到修身养性、规范行为的目的 D. “入定”本是佛教概念,本来指思路不起,慧心呈现,但后来被儒家借用,用来阐明用心致志的益 处15 .下列不属于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一项是( ) A .作者觉得,“恭”与“敬”虽然在古代各有侧重,有所区别,但是今天已经连用,体现相似的含义。

      B .作者觉得,宋朝时候“敬”的含义与先秦时代并不完全一致,这反映了儒学在时代变迁中的发展 C. 作者觉得,“恭敬”表达态度温顺和蔼,虽然具有很浓的封建色彩,但是仍然具有现实指引意义 D .作者觉得,如果不理解“恭敬”的精确意义,就会由于房间里没有人而掉以轻心,生出轻慢之心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毕16——19小题,共15分乡村的瓦         冯  杰 乡村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下有个词说得精确--“瓦蓝”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 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瓦更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雨的清气里漂浮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雨来了,那一颗颗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胆子大的会跳起,多情的会悄悄滋润到瓦缝;最后才开始从这面蓑衣上滑落,从屋脊上,再过渡到屋檐浩浩荡荡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归大地,从而完毕一方方瓦存在的所故意义瓦有对称之美,任何人看到乡村的瓦,都会想到一种成语,叫“鳞次栉比”,如观黄河的鱼鳞与妈妈的梳篦瓦在骨子里是集体主义者,它们总是紧紧地扣着,肩并肩,再冻再冷也不松手。

      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像肌肤相亲的爱人,贴得密不透风,正团结在月亮缓缓上升的乡村里当瓦还没有走上屋顶,生命里的“籍贯”一栏早就填上了,是两个粗拙的字,叫“乡村”,像一种孩子或者老人用颤巍巍的笔所写是的,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在瓦的记忆里,所有的飞鸟都是浪子与过客,都是浮云与苍狗 籍贯属于乡村的瓦有一天走进都市,它晕头转向,无所事事,毫无用途都市里的幻影夜色与镭射霓虹回绝它有一片瓦迷路了它被开往都市里的一辆大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