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农业大学21秋《食品营养学》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90.docx
16页东北农业大学21秋《食品营养学》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1. 1929年戴姆发现自然界中的维生素K有两种,均为______类化合物 (A)苯醌 (B)萘醌 (C)菲醌 (D)蒽醌1929年戴姆发现自然界中的维生素K有两种,均为______类化合物 (A)苯醌 (B)萘醌 (C)菲醌 (D)蒽醌B2. 酶失活后就不可能再恢复活性了 )酶失活后就不可能再恢复活性了 )错误3. 下列哪项是判断格调的指标之一A杯垫B酒标下列哪项是判断格调的指标之一A杯垫B酒标正确答案:A4. 一般来说,在温和条件下,比较容易发生______的变性(涉及三级、四级结构破坏);而在比较强烈的条件下,则趋向发一般来说,在温和条件下,比较容易发生______的变性(涉及三级、四级结构破坏);而在比较强烈的条件下,则趋向发生______变性(还涉及二级结构破坏)可逆$不可逆5. 加工过程会导致食品中矿物质的含量减少,营养降低 )加工过程会导致食品中矿物质的含量减少,营养降低 )错误6. 噬菌体Φx174的基因组是一个由5386个碱基组成的单链DNA,该基因组编码有11种不同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约有2380噬菌体Φx174的基因组是一个由5386个碱基组成的单链DNA,该基因组编码有11种不同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约有2380个氨基酸残基。
这种病毒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似乎超过了它能编码的能力对这种现象最好的解释是 A.它的基因组含有重叠基因 B.氨基酸由二联体密码编码 C.细胞核糖体翻译它的每一个密码子不止一个 D.蛋白质在使用后即被后加工 E.它所编码的蛋白质经历了剪接A7. 总传质系数KG和KL;总传质系数KG和KL;正确答案:8. Refsum氏病患者的组织和血液中堆积了高浓度的植烷酸(3,7,11,15-四甲基十六烷酸)这是由于下列哪个酶促途径Refsum氏病患者的组织和血液中堆积了高浓度的植烷酸(3,7,11,15-四甲基十六烷酸)这是由于下列哪个酶促途径被损害? A.脂酶的α-氧化 B.脂酶的β-氧化 C.脂酸的ω-氧化 D.脂酰肉碱的形成 E.丙酰CoA转变为琥珀酰CoAD9. 既然谷氨酸上的N原子可经过转氨基作用重新分布,那么谷氨酸应该可作为很好的营养品而弥补蛋白质缺乏既然谷氨酸上的N原子可经过转氨基作用重新分布,那么谷氨酸应该可作为很好的营养品而弥补蛋白质缺乏错误Glu只能为非必需氨基酸相应的碳骨架提供N原子而合成非必需氨基酸10.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的浮肿型表现主要是由于缺乏哪种营养素( )A.蛋白质B.热能C.维生素D.矿物质参考答案:A11. 简要介绍食品中矿物质元素的营养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简要介绍食品中矿物质元素的营养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①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②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及机体的酸碱平衡;③保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④对机体具有特殊的生理作用。
12. 论述从原料到纺纱各工序如何改善条干和重不匀论述从原料到纺纱各工序如何改善条干和重不匀条干: (1)原料 A、长度:长度与牵伸区长度相适应;纤维长度整齐度好;短绒率低便于纤维在牵伸区中控制好 B、细度:纤维细,纱线中纤维根数多及细度均匀性好,条干好 C、其它:例如纤维静电小,卷曲正常,抱合好,可纺性好条干好成熟度影响纤维细度、刚性、强力等,要求正常 (2)半制品结构及条干均匀度要求半制品短纤维率低、纤维整齐度好、分离度好、平行伸直度好、棉结杂质少、条干好 A、开清棉:配备合理流程及工艺参数,开松良好,混合均匀,去除杂质,减少纤维损伤,棉卷纵横均匀度良好 B、梳棉:采用高速度、强分梳、良转移的工艺原则提高纤维分离度、平行顺直度,去除棉结杂质,减少纤维损伤,生条粗细均匀 C、并条:选用适宜的牵伸工艺,保持良好的机械状态,着重改善纤维的伸直平行度,提高条干均匀度 D、粗纱:选用先进的牵伸型式、合理的牵伸工艺、保持良好的机械状态保证喂入须条的良好结构状态和条干均匀度不受破坏, (3)细纱(牵伸)工艺 以棉纺为例: A、牵伸型式合理 B、喂入纱条特数 当纺出细纱特数不变时,喂入纱条特数越大,所需牵伸倍数越大、则附加不匀越大。
C、细纱特数细纱特数小,纱线截面纤维根数少,成纱条干不匀大 D、细纱后区工艺 普遍采用第一类工艺,后区牵伸倍数小,条干均匀度好 采用两大两小工艺:粗纱捻系数大,细纱后区隔距大,粗纱牵伸小,细纱后区牵伸小可以提高成纱条干 E、罗拉握持距 R=LP(纤维品质长度)+K(牵伸力系数) 在牵伸力与握持力平衡的条件下,R偏小掌握有利于对纤维的控制,罗拉要有适当的加压缩短前牵伸区浮游区长度并适当加重前钳口压力,有利于改善成纱条干 F、机械状态罗拉的偏心,胶辊不圆整,弹性不匀等均会造成握持钳口偏移或速度变化,而使纤维变速不规律,产生机械波 G、车间温湿度 车间温湿度影响纤维摩擦性能,导电性能,影响可纺性,可纺性差,条干差 H、操作 接头、清洁工作应规范 重量不匀率: (1)提高棉卷均匀度 A、提高机器运转率在85%以上,保证定量供应 B、控制棉箱内储棉高度和密度 要求开松良好,储棉高度稳定,棉量波动少,密度均匀 C、天平调节装置动作正确、灵敏 D、尘笼气流:要求尘笼气流均匀,不产生涡流,不跑偏,不翻滚,保证棉卷横向均匀。
E、防粘卷措施 (2)降低梳理生条重量不匀率 A、统一工艺,机械状态良好 B、统一落棉:落棉均匀,台间差异小 C、换卷与生头:防接头不良 D、张力牵伸合理,防止意外牵伸 E、控制车间湿度,防止棉卷粘卷,棉网破洞、破边 F、采用清钢联(自调匀整),提高重量均匀度 G、注意抄针次数,抄针后,条子定量变轻 (3)控制熟条重量偏差和不匀 A、前道条子重量不匀要低 B、轻重条搭配 C、并合根数多,重量不匀率低 D、牵伸工艺合理,提高条干均匀度 E、当重量偏差较大时更换牵伸牙 F、使用自调匀整机构 (4)控制粗纱重不匀 粗纱、细纱不能降低前边的重量不匀率,只能做到不恶化或少恶化 主要控制张力 (前后排,锭间,大中小纱) 张力差异→伸长差异要求小(<1.5%) (5)细纱 A、定设备:同品种使用同一机型,牵伸效率同 B、加强巡回:去除异常粗纱 C、加强设备维修 13. 正调控和负调控是基因表达的两种最基本的调节形式,其中原核细胞常用______调控,而真核细胞常用______调控模正调控和负调控是基因表达的两种最基本的调节形式,其中原核细胞常用______调控,而真核细胞常用______调控模式。
负调控$正调控14. 纤维原料的选用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 ) ①满足非织造材料使用性能的要求 ②满足非织造材料加工工艺和设备纤维原料的选用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 ) ①满足非织造材料使用性能的要求 ②满足非织造材料加工工艺和设备对纤维的要求 ③满足性价比的平衡 ④满足环境资源方面的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D15. 蛋白质合成的自体调控是某一种蛋白质与自身的mRNA结合而阻止自身的翻译这实际上是一种翻译水平上的反馈试蛋白质合成的自体调控是某一种蛋白质与自身的mRNA结合而阻止自身的翻译这实际上是一种翻译水平上的反馈试提出其它形式的反馈,同样也能导致某一种蛋白质量的降低蛋白质作为自身基因的阻遏蛋白,与自己的启动子结合,从而阻止自身的转录;蛋白质与自己的mRNA结合,从而促进自身mRNA的水解16. 论述从原料到细纱影响纱线条干均匀度的因素论述从原料到细纱影响纱线条干均匀度的因素原料对条干的影响: 长度:长度与牵伸区长度相适应,过长两端均被握持并要求纤维长度整齐度好,整齐度差,牵伸时,往往对短纤维难以控制,而使条干变差要求不匀小、短绒率低。
细度:纤维细度影响纱条截面中纤维根数根数增加,成纱条干均匀度好 其他纤维性质 成熟度、卷曲、导电、摩擦系数 半制品结构及条干均匀度: 清棉:在减少纤维损伤的情况下提高棉块的开松度和混合均匀度,贯彻多包抓取、精细抓棉、大容积混合、增加自由打击、减少握持打击、梳打结合、以梳为主,做到棉卷纵横均匀度良好 梳棉:采用高速度、强分梳、良转移的工艺原则如适当提高锡林速度,保证刺辊锡林速比,增加附加分梳元件,采用新型针布,加强除杂除尘吸风,提高棉网清晰度,以改善生条质量 并条:针对生条纤维结构较乱、前弯钩较多,着重改善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减少弯钩纤维在并条形成棉结的机会,选用适宜的牵伸工艺,保持良好的机械状态,以提高并条棉条的条干均匀度 粗纱:保证喂入须条的良好结构状态和条干均匀度不受破坏,选用先进的牵伸形式、合理的牵伸工艺、保持良好的机械状态 细纱牵伸工艺:条干不匀主要指短片段不匀,因此细纱上加强控制就更显重要、直接、有效 1)采用先进的牵伸型式:三种现代牵伸装置 2)喂入纱条特数与成纱条干的关系: α1=α0·E+X(E-1),牵伸倍数↑附加不匀越大。
如纺出细纱特数不变,喂入纱条特数越大,所需牵伸倍数越大、则附加不匀越大 3)细纱特数与成纱条干的关系 细纱特数小,纱线截面纤维根数少,成纱条干不匀大 4)细纱后区工艺 第一类工艺条干均匀度好,普遍采用采用两大两小工艺:粗纱捻系数大, 细纱后区隔距大,粗纱牵伸小,细纱后区牵伸小 5)罗拉握持距 在牵伸力与握持力平衡的条件下,R偏小掌握有利于对纤维的控制,罗拉要有适当的加压缩短前牵伸区浮游区长度并适当加重前钳口压力,有利于改善成纱条干 6)机械状态 罗拉的偏心,胶辊不圆整,弹性不匀等均会造成握持钳口偏移或速度变化,而使纤维变速不规律,产生机械波 7)车间温湿度 车间温湿度影响纤维摩擦性能,导电性能等 8)操作 接头、清洁工作 17. 如果长大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并不立即分离,其间仅以狭小的面积相连,这种藕节状的细胞串就称为:( )A.假菌丝 B如果长大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并不立即分离,其间仅以狭小的面积相连,这种藕节状的细胞串就称为:( )A.假菌丝 B.真菌丝 C.有隔膜菌丝 D.无隔膜菌丝A18. 电镜观察到的细菌细胞膜呈明显几层结构:( )A.5层 B.4层 C.3层 D.2层电镜观察到的细菌细胞膜呈明显几层结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