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路漫漫其修远》学案.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00062045
  • 上传时间:2023-08-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60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路漫漫其修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本文思路,掌握本文中心论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种精神,也适用于语文学习”,即“学好语文要多读、多写、多思”2.制作读书卡片,掌握论据材料3.学习略读文章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水平4.学习本文总─分─总的构思方法,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培养多读、多写、多思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1.把握本文思路,掌握本文中心论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种精神,也适用于语文学习”,即“学好语文要多读、多写、多思”2.学习略读文章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水平教学难点】作者读书思想的感知教学方法】1.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感受学习是一个过程,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2.联系自我学习体验,从中学到读书经验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可由名人谈读书的名言引入二、解题?1.标题出自着名爱国诗人屈原的名着《离骚》后半句“吾将上下而求索”,整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高洁志向的不懈追求本文以此诗句为题,意在说明:语文学习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学习语文应当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不断求索,不断进取,要多读、多写、多思,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2.作者简介:罗洛(1927—1998)原名罗泽浦四川成都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45年开始发表诗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春天来了》、《雨后》、《海之歌》等,还有译文集《法国现代诗选》、《萨福抒情诗集》,杂文集《人与生活》,评论集《诗的随想录》等同时参加《呼吸》、《荒鸡》、《奔星》等文艺刊物的编辑工作1949年后在上海任记者和编辑,1958年调青海,转入科学部门工作,历任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他留下几百万字的文稿,包括他在大西北工作25年的自然科学方面的译着,后经整理出版《罗洛文集》三、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结构(一)课文总体分析1.本文是什么文体?标题有什么特点?明确:本文是议论文标题引用屈原的诗句,有以下两层意思:?(1)指明学习语文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2)说明写作是一种创造,阅读是参与作者的创造?,因而需要探索精神引用屈原诗句,既是比喻手法,又具有形象、贴切的特点,点明了学习的长期性和创造性2.本文的思路是如何展开的,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明确:本文的结构是:总—分—总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学习语文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要培养多读、多写、多思的习惯。

      这是一篇介绍学习方法的议论性文章文章开篇,总写了学习语文应该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然后分别?论述,最后加以总结收尾,文章结构严密而紧凑3.本文的结构应该如何划分??明确:全文可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提出学习语文应该多读、多写、多思第二部分(第4~21自然段)分三层具体介绍多读、多写、多思的重要性和具体做法1)(第4~10自然段)具体论述多读的重要意义2)(第11~17自然段)具体论述多写的意义3)(第18~21自然段)具体论述多思的意义第三部分(第22~23自然段)总结全文号召人们继续学习下去,并指出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而坚持不懈的过程4.作者介绍“多读”,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明确:主要用了例证法以作者自己的经历阐述了多读的意义分三段说自己的读书心得:?(1)在私塾时,基本上都把它们背下来,将来学习时就省劲多了2)初中时,广泛地阅读名家的作品,作者的眼前“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3)高中,在语文老师的指引下,读外国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的百花园中遨游”最后作者说出自己的深刻体会——学生时代是读书最好的时光5.作者是如何议论“多写”对提高语文素养的重大意义的??明确:用例证法,辅以古语、古诗词来增强论述的力度。

      先从读和写的辩证关系说起,指出“多写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有效途径,即使是写一封信、一篇作文⋯⋯也需要相当时间的磨炼”?接着,作者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谈了三个方面的例证:经常写读书笔记、养成每天写作的习惯、有能力的话还可以搞点翻译6.“多思”对于提高语文素养有什么作用??明确:有利于培养和养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写作中多思贵在去陈言,立新意;?特别是文艺作品,更需要有自己的风格和独创性对于一篇文章,既有外在的“形”(如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及格律的声韵等等);又有内在的“神”(如文章的思想、精神、风格、韵味等等)只有反复阅读、反复思考才能掌握内涵的精华写作时,只有反复思考、反复修改,才能使作品趋于完美7.第19自然段中多思是具体指哪两个方面的内容??明确:先从反面论述不多思的不良后果,从而得出读书要多思;?对“写作”中的多思,是从构思的角度正反对比进行论述的8.第20自然段中,引用俗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作用是什么??明确:强化作者的观点四、课上练习?1.学习是一个过程,一个没有(???)的过程A.止境????B.尽头????C.边际?????D.未知数?2.当时我对外国文学正有浓厚的兴趣,便把它当作导游图,引我在世界文学的百花园中(???)A.游泳????B.遨游????C.游乐????D.玩乐?3.习惯以后,就不会感到(???),拿起笔就很顺当地写下去了。

      A.笔涩????B.手生????C.陌生????D.困苦?4.读书要多思,否则容易(???)食而不化A.生吞活剥????B.囫囵吞枣????C.不消化????D.生病?5.我从事写作多年了,但拿起笔来还是常常感到(???)?A.辞不达意????B.文不对题????C.不知所云????D.无从说起?( 6.作者为什么要强调提高语文素养需要“求索”精神,是因为???)?A.因为写作是一种练习,阅读是参与作者的练习,因而需要求索或者探索B.因为写作是一种思考,阅读是参与作者的思考,因而需要求索或者探索C.因为写作是一种劳动,阅读是参与作者的劳动,因而需要求索或者探索D.因为写作是一种创造,阅读是参与作者的创造,因而需要求索或者探索答案为:1.A??2.B??3.A??4.B??5.A??6.D第二课时一、?重点句、段的理解1. 如何理解第1自然段中“学习是一个过程,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这一句子的意思??明确:这是一个意义呈递进关系的句子没有止境”,在句子中起修饰、限定作用,点明“学海无涯”的特点这一句在文章的开篇,点明要谈的问题,纠正某些人认为“识几个字就够用了”的浅薄认识,为后文进一步提出论题作了铺垫。

      2. 下面一个自然段中,“为什么强调‘求索’精神,这一自然段文字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一般说来,语文素养包括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这两种能力的基本方法是多读多写不过,要真正读懂一篇文章,或者要写一篇比较令人满意的文章,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而需要加上一条:多思因为写作是一种创造,阅读是参与作者的创造,因而需要思索,或者探索明确:在文章中的作用是解题和点题这是设问句作者用设问开头,使人明确作者要问的是“思索”接着从提高语文素养方面来谈,突出明确“求索”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作者在本文中要谈的主题更加全面明确3. 如何理解第3自然段“多读、多写、多思,这三者之间有很密切的联系但为了叙述方便,下面还是结合自己的体会,分三个方面来说?”这一自然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明确:点明作者谈论的主旨和文章的结构脉络,承上启下,引出下文这是过渡自然段既点明了作者要谈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同时也点明了作者谋篇布局的思路,并引出下文作者要分别谈的三个方面的内容4. 第4自然段“先谈多读我是喜欢读书的,但比起一些前辈来,我读的书很少,也不够系统不过有时我和一些年轻的同志聊天,发现他们读的书比我还要少,这是令人感到遗憾的。

      这一自然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点明了多读的重要性作者先从多读谈起明确了多读在提高语文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作者结合自身的体例来谈,更有说服力同时点明某些年轻同志存在的读书太少的缺点,表现作者对年轻同志的关怀5. 第9自然段,“总之,我觉得,学生时代是读书的最好时光,那时分心的事情较少,记忆力也比较强,多?读点书,可以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至于要读什么书,当然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这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总写多读的重要意义作者在这时主要对青年人谈读书的重要性因此结合青年人的自身特点,更具有现实意义,对正在成长时期的学生具有重要的警策作用6.第13自然段,如何理解“除了多读,多写也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有效途径这当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成为作家,没有这个必要,也没有这个可能但是即使是写写一封信,一篇?作文,能够写得文理通顺,明白晓畅,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需要相当时间的刻苦磨炼这自然段文字的意思??明确:进一步明确多写的现实意义首先点明了多写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有效途径,接着表明多写的现实意义,从而解除了某些人对作者观点的误解第17自然段,“也许应该补充一点,语文毕竟只是一种工具,是知识、思想和感情的载体。

      真正要写出好文章,除了文字表达能力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经历不过这已涉及另外一些问题,不是本文要所要论述的,这里就不多说了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明确本文的观点,避免以偏概全本文要谈论的是关于提高语文素养的问题,而不是有关其他学习方面的内容这一自然段补充说明,就避免了有的人对作者观点的误解,从而使作者的观点更加具有针对性、客观性第22自然段,“前面曾经提到过,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没有止境的过程⋯⋯总之一句话,还需要继续学习下去这一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总结全文作者在篇?末与开篇呼应语文学习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点明求学之路“路漫漫其修远”的特点,?并结合自己40多年的现身说法,进一步印证自己的观点:“学习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吾将上下而求索”9.第23自然段,“路漫漫其修远⋯⋯,重要的是坚定地不停歇地向前走去这一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明确:与标题相呼应使文章的结构浑然一体作者以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前句为标题,在文末以后半句作结语,使得文章的主题“学无止境,继续探索”,更加明确、突出,结构上更加严密和合理二、?写作特点1.观点明确,思路清晰。

      文章以总、分、总的结构,从三个方面(多读、多写、多思)展开论述2.有点有面,点面结合作者以语文学习为“点”来介绍学习的艰苦和长期性,又结合自身的经历介绍经验,使广大读者从中受到教诲和启发不同的知识,不同的人,在学习方法和经验上都是许多共同之处可以相互借鉴作者以语文学习为例,并结合个人的感受和体会来加以论证,给大家提供了宝贵的学习经验和方法3.例证、引用等论证方法的合理运用,使得文章更有说服力课文以自身的经历、经验为主,引用格言、名句为点睛之笔,使得论证更为贴切,更有说服力三、课上练习1.“也许应该补充一点,语文毕竟是一种工具,是知识、思想和感情的载体真正要写出好文章,?除了文字表达能力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经历不过这已涉另外一些问题,不是本文所要表述的,这就不必多说了这自然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明确本文的观点,避免以偏概全本文要谈论的是关于提高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