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给新课改泼点冷水.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xiao****1972
  • 文档编号:84774648
  • 上传时间:2019-03-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95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给新课改泼点冷水—我对新课改的几点质疑深圳康桥书院  张璀提起“新课改”,大家应不会忘记想当初,“课改”一出,有如“倚天屠龙”,谁与争锋﹗?称赞之论文铺天盖地,成功之经验满天飘舞一时间,“课改”好像神丹妙药,教育之各种疑难杂症“一抓就灵”但是,几年过去,当初的热闹与喧嚣如今日趋冷淡,更多的是留给人们的质疑与思考质疑之一:现在的新课改真能适用我国的国情吗?这几年,有资深教育人士不断研究发现,发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我们现行的“课改”跟美国上个世纪70年代的教课改潮流极其相象现象表明,我们的课改理论其实只是在生吞活剥外国几十年以前的概念有人说:在美国,随便找来一本上个世纪70、80年代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之类的读物,与我们的新课程理念对照之后,你就会大吃一惊,因为相同或相似之处太多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是我们中国人常挂嘴边的名句然而我们也似乎早已忘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故事!任何的种子都离不开现实的土壤,任何事物的发展,脱离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所谓发展许多事实都已证明,不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盲目用外国的东西来套中国的改革是行不通的建国后,盲目学习苏联模式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沉痛吗?历史告诫我们:亦步亦趋的模仿并不适合我们国情的改革模式,将可能使我们坠入削足适履、邯郸学步的窘境。

      现行的新课改能否适用我们的国情?我们深感迷茫质疑之二:课改真的在按其宗旨实施吗? 应该说,新课改确实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无比美好的前景,但课改真的在按其宗旨进行吗?现实的证据再度让我们无法自信2004年8月12日至17日,由中、韩、日三国90名青少年组成的国际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在内蒙古进行,其间中国孩子的表现再度令人失望,与1992年8月由77名日本孩子和30名中国孩子参加的草原探险夏令营如出一辙从1992年的草原探险夏令营到2004年的草原探险夏令营),12年过去了,中国孩子却是近乎相同的令人失望的表现有人不禁要问:我们的教育哪里去了?从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开始,我们的国家就一直在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可我们的教育现状却并未发生根本的改观这种教育现状与教育要求严重背离的事实,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现实中实施的新课改又是怎样的景象呢?笔者作为身处课改浪潮中的一名教师,仅就对自己的所见所闻谈点看法:1、“管你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在深圳,各种课改培训、讲座等不可谓不多专家、学者、教授、教研员等,你方唱罢我登台,大力宣讲新课改然而作为课改的实施者——位于教育第一线的老师们却在新鲜之后日趋冷淡。

      有的老师更是坦言:管你(新课改)怎么改,反正学生考试怎么考,我就怎么教这能怪老师吗?毕竟在现阶段或者可以说在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与老师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仍旧是学生的分数,学校的考评现有的评价体系,不但规定了学生靠分说话,还写下了老师也得靠分说话的游戏规则一边是饭碗,一边是课改,你作何选择?”有老师如是说2、公开课课堂神采飞扬,其它时节“涛声依旧” 作为教育一线的老师,我们都听过不少的课改公开课、优质课等课堂上,又是游戏,又是讨论,又是合作等,丰富多彩,掌声、笑声,热闹非凡我们也同意这样的课堂是深受学生的欢迎但只要教过书的老师都可以清楚,这样的一节课,从教案的设计、电脑课件的制作,到各种精美教具、精致的小奖品等的完成,老师至少得准备好几天的时间啊﹗ “(某)老师,你的课很精采,你平时也是这么上的吗?”在一次公开课后,我单独咨询了任课的名师没想到这名老师也是坦诚人物我在学校除了其它的工作外,一周还有18节的课,都得这样上,我不累死了?”可见,在这种现实的情况下,真正有多少老师不受这种桎梏的束缚呢?有多少老师不是戴着镣铐跳舞呢?3、新课改,想说爱你不容易新课程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硬件设备,以及能熟练操作信息技术的高素质的师资。

      然而即使是在经济发达的深圳地区,仍是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尚未具备教师人手一部电脑,况且能真正胜任多媒体教学的老师也不多而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或农村,更可想而知了难怪有不少的教育人士担忧:现行的偏重于城市的新课改,谁敢说他不会加剧城乡之间的差距呢?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这是我们都赞同的然而又有多少学校具备培养这种人才的师资?同时,多数学校至今也尚未具备相应的自然、化学实验等设备条件多数的物理、化学等实验成了老师的表演学校无法消受所需的物资或无法担当学生实验的危险尤其是在目前应试教育仍居统领地位的情况下,这些所谓的实验、实践,显得是多么的无足轻重多少的实验室、劳技室等只不过是学校耀人耳目的装饰有位担任〈〈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老师也是深感头痛,多数实践活动都需老师组织学生在校外进行就算老师有此时间与精力,但在社会犯罪事故时有发生的今天,在全社会高呼‘学生安全胜于一切’的今天,那位老师敢轻易的让学生在校外活动呢?”——一语道出了多少的辛酸与无奈﹗质疑之三:中考、高考的评价体制能改吗?新课改的举步维艰,至使怨声载道的矛头集中指向了中考、高考的评价体制,大有“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之意,考试制度不改,新课改便如“纸上谈兵”。

      然而考试制度的改革也有一本“难念的经”,我们且来听听评价体制改革的困惑吧:         1、新课改的教育评价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新课改提出的学生发展过程评价其中很多方面都无法通过考试的方式加以考查,更难以用量化的方式进行准确客观的描述,这就给评价者的具体操作带来难度,且效果也未必理想        2、新课改要求对学生个体综合素质的测评,包括对学生在非认知因素、思想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的测评等,这些都有缺乏科学有效的技术和手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缺乏坚实的科学依据,操作性差;如果体系过于庞杂,影响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3、家长强烈追求分数的愿望,使教师和学校课改背负沉重的思想压力中国传统的教育价值观以获取功名、扬名显祖为目的;在对学校教育评价上直接表现为以“分数定成败”,重结果、轻过程,这与新课改倡导的关注学生发展观念形成鲜明对比目前国家人才选择制度不健全,除一张考卷定终生的选拔制度外尚无良策;学校“以分取人”的观点与新的人才观错位;教师以“成绩论成败”的现实与新的教学观错位;社会、家长以“升学率看学校”的现实与新的教育观错位;这些传统的教育观念对课改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形成巨大的社会阻力。

      可见,考试制度的改革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敏感工程,不仅需要教育体制的配套改革,而且需要国家其他相关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因而指望考试制度在短期内作出根本改革是不切实际的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我们目前的新课改还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实际上,我们目前最需要改革的是:教育的管理体制、不切实际的浮夸之风以及逐渐丧失的求实精神只有上述问题解决好了,我们的课改才会水到渠成 (本文在参加2005年《小学教学设计》编辑部举办的“小学教师教学论文全国大赛”中曾获一等奖) (参考文献:1、《高中新课改背景下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思考》2、《新课改的另类忧思》)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