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村水上乐园项目可行性谋划书.doc
59页民俗村水上乐园建设项目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56 目 录第一章 总论 1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1 项目名称 11.1.2 项目法人及法人代表 11.1.3 项目建设地点 11.1.4 报告编制单位 1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1.3研究工作的范围 21.4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5 项目基本情况 31.5.1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31.5.2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31.5.3项目管理与实施 41.5.4 环境保护 41.6项目结论及建议 41.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4第二章 建设地点条件及项目选址 62.1建设条件 62.1.1地形、地貌、水文、地质 62.1.3水文 62.1.4建筑资源条件 62.1.5某市综合条件 72.2项目选址 7第三章 企业概况 83.1企业的历史沿革 83.2生产能力及水平 83.3财务状况 83.4装备情况 93.5产品品牌 93.6产品质量 9第四章 工程技术方案 104.1 企业废水排放情况 104.2现有污水处理系统情况 114.2.1污水处理系统工艺 114.2.2 处理效果 114.3污水处理系统技改和回用方案 124.3.1技改内容 124.3.2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134.3.3设计规范及标准 134.3.4 制革废水处理工艺比较 134.3.5 制革废水处理改造工艺 154.3.5.1处理工艺 154.3.3主要工艺设备 174.4 总平面布置 174.5 工艺流程高程布置 184.6主要建(构)筑物 184.7工艺测量及控制仪表 194.7.1设计原则 194.7.2主要测控项目 194.8动力配电、照明和接地 194.8.1用电负荷 194.8.2电源 194.8.3动力配电及控制方式 194.8.4照明和空调 204.8.5接地 20第五章 环境保护 215.1环境现状 215.1.1厂址地理位置 215.1.2环境质量现状 215.2依据 215.3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 225.4环境保护 225.4.1处理设施建成后对水环境的改善 225.4.2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治理措施 235.5环境监测 245.6环境影响评价 24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266.1编制依据及采用的标准 266.2现有安全卫生概况 266.3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的防护原则与要求 266.4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266.5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防护措施 266.6消防设施 276.6.1消防环境状况 276.6.2消防水源 276.6.3消防措施 27第七章 节 能 297.1必要性 297.2设计原则 297.3目能源管理和能源计量 297.3.1能源管理 297.3.2能源计量 307.4项目节能技术应用与节能措施 30第八章 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328.1组织机构与管理机构 328.2组织机构图 328.3人力资源配置 338.3.1劳动定员 338.3.2人员来源 338.3.3工作制度 338.4人员培训 33第九章 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 349.1项目管理 349.2项目实施进度 34第十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 3610.1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 3610.2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 3610.3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 37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811.1投资估算 3811.2资金筹措 39第十二章 经济效益评价 4112.1财务评价说明 4112.2产品成本 4112.3经营收入与税金 4212.4利润及分析 4212.5现金流量分析 4312.6不确定性分析 4312.7财务评价结论 45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 4613.1结论 4613.2建议 46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民俗村水上乐园项目建设单位:盘锦富洲农贸有限公司建设地址:盘锦北站广场西侧建设投资:1590万元。
占地面积:15亩,10000m2; 建筑面积:9664㎡ 容 积 率:0.97建筑密度:58%销售收入:953万元投资回收期:5.88年(税后)财务净现值:676万元内部收益率:32.7%投资利润率:22.5%投资利税率:25%绿化面积:1002㎡;绿化率:10%第一章 总论1.1项目实施背景与依据 盘锦市委、市政府确立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即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的总体目标,树立盘锦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形象,力争10年时间,将盘锦打造成为享誉世界的国际精品旅游区,最终建成“北国湿地,休闲之都,国际生态旅游名城” 针对盘锦市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旅游过渡的发展现实,盘锦市委、市政府把“实施生态立市”作为五大发展战略的首要战略,把“精心打造百公里生态湿地旅游带”作为全市两大产业带之一,正在将红海滩风景区、鼎翔生态旅游度假区整合为国家重点支持的《盘锦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其提升为5A级旅游区,被列为国家重点支持辽宁旅游基础设施第一名鸭舌岛、辽河左岸湿地公园、辽滨水城,温泉养身休闲、湿地水上乐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和设施配套正在实现新突破,以旅游大项目建设拉动相关经济的蓬勃发展,标志着盘锦市旅游产业正在转型升级。
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盘锦依托弥足珍贵的滨海湿地资源,已华丽转身,面向大海,全面开启了扬帆远航的新征程《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中指出,“盘锦要依托石油、湿地等资源优势,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建成具有北方水乡特色的石化城和环境宜居的滨海新城”市委、市政府已明确表态:“我们一定要将盘锦沿海地带变成一条闻名世界的生态景观带、产业带这是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也是我们要创造的一个旅游高地我们要充分挖掘湿地等旅游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打造个性鲜明的红海滩5A级景区、鼎翔生态风情小镇等一批特色景区,创建水上乘船游、湿地休闲体验游等精品旅游路线,提升旅游服务的国际化水平,使旅游产业跃上一个新的层次,向世界展现一个美丽的湿地休闲之都1.2项目区域概况甜水乡位于盘山县西北部,北邻锦州市沟帮子经济开发区和赵屯镇,西南部与羊圈子苇场毗连,东隔西沙河与胡家镇相邻位于东经121°27′~122°29′,北纬40°45′~40°27′东西长为十三公里,南北宽为十公里,总面积98平方公里,占盘锦市总面积的2.45%,耕地面积近五万亩辖十一个村(分场),十九个自然屯全乡共有居民4304户,共14538人,其中有三个朝鲜族村,人口为1644人;满、回、锡伯族不足50人。
盘锦北站位于盘锦市甜水乡孙家村,距沈阳北站154km,据秦皇岛站250km,是秦沈高速铁的一个中间站,盘锦北站拥有现代化的设施,是盘锦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使我市的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软件建设,让每一位过往盘锦北站的乘客都能感受到温暖的关怀,体验到周到的服务盘锦新北站是客流、信息流的交汇中心,北站广场将由单一的客运场所变为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经贸中心盘锦北站广场则是盘锦市的门户标志,规划设计具有完整、优美的绿化景观系统;建筑具有时代感和地方特色;完善的道路交通网络及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形成一个自然生态与广场生态紧密结合,景观优美、有机协调的绿色生态广场盘锦北站目前已有10对车组停靠,每天周转旅客近万人次目前开工建设的盘锦至营口高速客运铁路,沿途经过锦州、盘锦北站,西接京哈线秦沈通道及即将开工的京沈客运专线,东连在建的哈大客运专线,是促进辽宁省“五点一线”区域经济建设,连接辽东半岛与辽西走廊和关内的快捷便利的通道,是辽南铁路高速客运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客运专线建成运营后,预测客流运输量,近期2020年单向1806万人,客车83对;远期2030年单向2500万人,客车117对。
即时盘锦北站的客流量将要大幅度增加1.2.1旅游资源甜水乡境内的青年水库是盘锦第三大平原水库,面积为8065亩,环周为10公里,库容1200万m3大约公元1610年以前(乾隆年间),由清朝翰林院院士张纯良建造一座海云寺,四面环水与渤海相连,北与医巫闾山同为一脉、灵气冲天,被民间传为风水宝地历史记载是闾山青岩寺的下院,庙中供奉海龙王(亦称龙王庙),寺院中的大佛像高10m,每年香火鼎盛,香客络绎不绝海云寺的传说甚多,“龙泉水不落”、“海眼通龙宫”、“庙随水涨”的奇观广为传颂水库建于1958年,当地政府为了保护历史文物,在水库偏中西北处留有1.3万m2的孤岛(现域名为明珠岛),寺庙几经修缮至今保护完整,寺庙中住一70多岁高龄的僧人释觉凡主持日常佛教事务水库内是繁殖鱼蟹天然场地水面广袤,深度适中,可垂钓休闲、游艇逐浪,水面烟波浩淼,风景怡人地下蕴藏着丰富的优质地热温泉资源,距地表约1800米,水质优良,含氯化钠、氧化钙及氯化氟等多种有益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常年水温42度,出水量大约(4000立方米/小时)温泉中富含多种有益健康的微量元素,对人体的多种疾病有良好疗养功效近年来研究还发现,温泉浴能够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调整植物神经系统,所以还有一定的保健和延年益寿作用。
甜水乡境内有三个朝鲜族村,至今保留着该民族的风俗习惯,尤其在饮食方面代表了典型的朝鲜族风味,有许多市内及周边地区的游客不远百里慕名而来甜水湖的水域资源、湿地植被景观资源、历史文物资源、民族风情资源、公路铁路交通资源、映衬闾山山脉、一条条巨龙越野穿过、地处北站经济带可谓中国北方甲天下!人文景观及旅游资源极具商业开发价值1.2.2矿产资源甜水乡南部和西南部有丰富的地下海水资源,经探明储量达15.9亿m3, Mgcl2、Nacl、Br矿化度工业指标极具开采价值,可连续开采数百年 305国道北部地下水资源丰富,各项微量元素指标接近饮用矿泉水标准1.2.3水资源境内有西沙河、张家沟、鸭子河、月牙河等中小河流,自北向南流经全乡,归辽河入渤海;拥有8065亩的青年水库,水面辽阔,平均水深2米,生态保持良好地面有三万多亩坑塘水质肥沃,饵料充足,是繁殖鱼、虾、贝类、蟹的天然淡水养殖场1.2.4土地资源甜水乡共有土地面积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为71440亩,盐田4382亩,苇田18107亩,草地264亩,滩涂2230亩1.2.5交通资源甜水地处盘锦、锦州两市交界,素有盘锦的北大门之称,是连接辽西五市,通往关内的交通要道;沈山、沟海线铁路;秦沈、沟营大高速铁路绕境通过;305国道、京沈高速公路穿越境内。
1.3项目提出的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得以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特别是种植业,我们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24%的人口但种植业发展面临耕地有限,单产难以快速大幅度提高的现实,对农村经济发展贡献的比重在逐步递减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1.3.1整合资源开发生态旅游产业时序更迭、光阴荏苒广袤辽阔的三角洲在自然界中无声的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