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三单元 第3课时 角的分类人教新课标.doc
4页第3课时 角的分类课题角的分类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角的分类是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中的重要内容,本课时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两大特点:1.重视动手操作,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活动角,经历平角、周角的形成过程,通过动手测量,按度数给角分类及明确各种角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活动设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制造认知矛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角的分类时,让学生相互交流,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平台,学生就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学习目标1.认识平角和周角2.能根据角的度数熟练、准确地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3.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关系学习重点掌握角的分类以及各种角的度数学习难点理解平角、周角的意义,平角、周角的形成过程,正确认识平角和周角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活动角、折扇、量角器、三角尺、各种大小的角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引入新课1.谜语引入1)“有风就不动, 一动就有风你要它不动, 等到起秋风打一生活用品2)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屏幕上的两把扇子,它们打开的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大小不同的角,你知道这些角是怎么分类的吗?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分类1.(1)学生自由猜谜语谜底:扇子)(2)观察屏幕上出示的两把扇子,并展开手中的扇子,感受形成不同大小的角的过程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提示:引导学生使用量角器2.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 )答案:越大3.一个锐角和一个直角可以组成一个( )角4.比210° 小( )的角是平角答案:钝30°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5.按要求填一填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锐角:④⑤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直角:①平角:②6.一个周角里有( )个平角答案:2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1.组织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先横着对折,再竖着对折折出的角是什么角?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个角是多少度?生活中你能找到这样的角吗?2.组织学生展开折扇,明确展开形成角的过程3.组织学生观察平角的特点,说一说平角与直角的关系4.课件演示说明: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测量周角的度数,并引导学生说一说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5.(1)引导学生说出锐角、钝角与直角之间的关系并说出锐角、钝角的度数范围2)引导学生把学过的角,根据角的度数按从小到大进行排列1.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动手操作后发现这个角是直角,学生用量角器量直角,汇报量的结果(直角=90°),最后说一说生活中的直角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操作,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形成的图形3.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旋转活动角,明确:平角的两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测量得出:1平角=180°1平角=2直角4.学生仿照课件旋转活动角,并借助量角器明确:1周角=360°;1周角=2平角=4直角。
5.(1)通过对比发现锐角、钝角与直角之间的关系,明确:锐角小于90°,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2)学生按要求排列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43 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订正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四、课堂总结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2.布置作业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2.自由谈一谈五、教学板书六、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活动角让学生引出各种大小的角,让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来进行角的特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通过看一看、动一动、折一折、说一说等,让学生全身心的主动参与到了探究新知的过程中,体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新课程理念同时,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既加深学生对角的大小关系的认识,又使学过的知识得到运用教师点评和总结:。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