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工艺宣传片解说词.docx
2页叶艺•格定自然之美探寻时间脉络,拓印自然瑰丽古印度佛教盛行,虔诚的信徒将佛经抄在菩提树叶上,便于咏诵,被当世称 作“贝叶经”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一起传入的还有被称为“贝叶经”的 树叶画文人墨客将这树叶进行特殊处理,撰诗画于其上,赋予树叶画特有的文 化内涵,使其逐渐成为“绿色艺术、世界一绝”的民间艺术,并被列入“非物质 文化遗产”继承古韵创新教育继承古人智慧,创新文化形态叶艺以树叶为原料,借鉴树叶画的独特风格,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 改造、拓展和创新,采用贴、画、喷、刻、染、等艺术技法,开发出了树叶画、 树叶贴画、树叶拓画、树叶喷画、树叶激光雕刻、叶脉画制作等多种艺术形式 采访(老师):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小学南湖校区,是一所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学校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大力开展叶艺特色教育叶艺特色教育原料来源广泛、实施方法简便、创作过程有趣生动,充分解放 了学生的双手、眼睛、头脑……这些叶艺作品充满了 “大巧假设拙”、“自然天成” 的意境,散发着原始、纯朴、清淡的自然气息,既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又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怀采访(老师):叶艺工作坊作为叶艺特色教育工作坊,共有树叶加工区、激光雕刻区、作品 展览和体验区四个坊区,坊内丰富的叶艺创作材料,完善的设备、技术支持,可 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的探索、创作需求。
叶艺工作坊以绿色、古朴的装置,带学生走进一个清新、自然的艺术空间, 以独特的艺术视角,为学生翻开一个发现自然之美、探索艺术之美、创造生活之 美的实践天地贴近自然定格美丽来自大自然的树叶,多样的形状、颜色、脉络、肌理为叶艺创作提供了丰富 的表现形式在周末郊游、寒暑假的旅行、春秋游中……学生走进大自然,发现、 收集形状各异、色泽丰富的落叶,剪去叶柄,进行洗净、压平、烘干等流程加工 处理后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采集树叶的形状、色彩、叶脉等天然肌理进行观 察,结合生活中熟悉的花、鸟、虫、鱼、人物、山水等入画,利用贴、喷、拓、 画等技法,进行叶艺创作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用颜料和彩色笔在叶面上画 树叶画;可以利用叶脉肌理,在树叶反面刷上颜料进行树叶拓画;可以依照树叶 外形用喷喷笔进行树叶喷画;可以进行叶脉制作,把叶脉拼成叶脉画;还可以利 用计算机技术,在叶片上激光雕刻图案和书法……采访(老师):叶艺丰富的表现形式,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 活,为各年级叶艺活动的普及性开展提供了多种选择创作完成的叶艺作品,精美、大方,让人赏心悦目待阴干、压平之后,可 以利用过塑、罩膜、上油、打蜡等方法进行保存,也可以用画框、台座等方式进 行装帧。
特色社团深化教育实践带动社团开展,活动促进德育拓展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到叶艺社团中来,学校组织高、低两个年龄组别“叶 艺”社团,每周一、二下午开展叶艺实践活动工作坊还不定期开展叶艺亲子活 动、教师叶艺体验活动同时,开展春、秋游叶艺主题创作;寒、暑假叶艺作品 征集;“六一”叶艺现场赛等形式多样的“叶艺”活动,形成了 “人人爱叶艺、 人人会叶艺”的良好气氛采访(老师):通过叶艺的制作过程,让家长陪同孩子走进大自然、收集树叶,一起动手创 作“叶艺”实践作业,一起完成“叶艺”主题作品,与孩子进行亲子叶艺DIY, 不仅实现了与孩子共同成长,还形成了家校互动、家校共育校内外资源共享的有 效教育模式叶艺”创作立足美术学科,逐步与其他学科渗透融合,如科学《识树叶》 一课上,老师设计的树叶贴画环节;六年级的“环保在行动”年段主题活动中, 学生收集树叶,制作树叶标本学校德育处开展的“树叶对根的情谊”感恩教育,“做一片最美的叶子”行为规范教育主题活动,充分发挥美育的德育功能,真正 做到德育工作入眼、入心叶艺,将课堂向大自然和家庭延伸,改变常规课堂模式,使教学过程更具开 放性、灵活性、选择性,为提升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提高全面素质、个性特长、 创新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
叶艺工作坊,以特长兴趣为切入点,不仅成为连接学 生,家长与学校的纽带,更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了一个梦想腾飞的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