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GPS-RTK测量及检核技术总结.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10890867
  • 上传时间:2023-11-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63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GPS-RTK 测量及检核技术总结1、国家及地方 GPS 测量规范规范名称代码发布时间执行时间备注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 /T18314-20092009.2. 62009.6.1国家推荐性规范全球定位系统实 时动态测量(RTK )技术规范(CH /T2009-2010)2010.3.312010.5.1 日.测绘行业推荐性 规范卫星定位城市测 量技术规范CJJ/T 73-20102010.3.152010.10.1城建行业工程建 设规深圳市卫星定位 测量规程浙江省GPS-RTK测量技术规定NBCORS 网络RTK测量技术规 定2、RTK 平面控制点按精度划分等级为:一级控制点、二级控制点、三级控制点、图根控制 点RTK 高程控制点按精度划分等级为等外高程控制点3、一级、二级、三级平面控制点及等外高程控制点,适用于布设外业数字测图和摄影测量 与遥感的控制基础,可以作为图根测量、像片控制测量、碎部点数据采集的起算依据4、RTK 测量可采用单基准站 RTK 和网络 RTK 两种方法进行在通信条件困难时,也可以采 用后处理动态测量模式进行测量5、 有条件采用网络RTK测量的地区,宜优先采用网络RTK技术测量。

      6、 RTK测量卫星的状态应符合表1规定表1观测窗口状态截止高度角15°以上的卫星个数PDOP 值良好三6<4可用5三4且W6不可用<5>67、 经、纬度记录精确至 0.00001”, 平面坐标和高程记录精确至 0.001mm, 天线高量取精确 至0.001mm ,《NECORS网络RTK测量技术规定》平面坐标和高程记录精确至0.001m8、 RTK平面控制点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规定表1等级相邻点间 平均边长/m点位中误差/cm边长相对中误差与基准站的距离/km观测次数起算点等 级一级三500W士 5W1/20000W5三4四等及以 上二级三300W士 5W1/10000W5三3一级及以上三级W士 5W1/6000W5三2二级及以上注1点位中误差指控制点相对于最近基准站的误差注2:采用基准站RTK测量一级控制点需至少更换一次基准站进行观测,每站观测次数不少 于2次注3:网络RTK测量各级平面控制点可不受流动站到基准站距离的限制,但应在网络有效服 务范围内注4:相邻点间距离不宜小于该等级平均边长的1/2o深圳市卫星定位测量规程》:将图根点和碎步点加上:表 3GNSS RTK 平面测量技术要求等级相邻点间距离(m)点位中误差(cm)边长相对中 误差起算点等级流动站到单基准站间距离(km)测回数一级三5005W1/20000----三4二级三3005W1/10000四等及以上W6三3三级三2005W1/6000四等及以上W6三3二级及以上W3图根三1005W1/4000四等及以上W6三2三级及以上W3碎部--图上0.5mm--四等及以上W15三1三级及以上W10注:① -级GNSS控制点布设应米用网络RTK测量技术;② 网络RTK测量可不受起算点等级、流动站到单基准站间距离的限制;。

      ③ 困难地区相邻点间距离缩短至表中的2/3,边长较差应不大于2cm9、 RTK控制点平面坐标测量时,流动站采集卫星观测数据,并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 的数据,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通过坐标转换方法将观测得到的地心坐标 转换为指定坐标系中的平面坐标10、 测区坐标系统转换参数的获取:a) 在获取测区坐标系统转换参数时,可以直接利用已知的参数;b) 在没有已知转换参数时,可以自己求解;c)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参心坐标系(如 1954年北京坐标系、 1980西安坐标系或地方独立 坐标系)转换参数的求解,应采用不少于3 点的高等级起算点两套坐标系成果,所选起算点 应分布均匀,且能控制整个测区;d) 转换时应根据测区范围及具体情况,对起算点进行可靠性检验,采用合理的数学模型,进 行多种点组合方式分别计算和优选;e) RTK 控制点测量转换参数的求解,不能采用现场点校正的方法进行11、 RTK 平面控制点测量基准站的技术要求应满足:a) 采用网络RTK时,基准站网点的设立要求按CH/T 2008的要求;b) 自设基准站如需长期和经常使用,宜埋设有强制对中的观测墩;c) 自设基准站应选择在高一级控制点上;d) 用电台进行数据传输时,基准站宜选择在测区相对较高的位置;e) 用移动通信进行数据传输时,基准站必须选择在测区有移动通信接收信号的位置;f) 选择无线电台通讯方法时,应按约定的工作频率进行数据链设置,以避免串频;g) 应正确设置随机软件中对应的仪器类型、电台类型、电台频率、天线类型、数据端口、蓝 牙端口h) 应正确设置基准站坐标、数据单位、尺度因子、投影参数和接收机天线高等参数。

      《深圳市卫星定位测量规程》: GNSS 基准站接收机天线安置要求:安置 GNSS 接收机天线时,天线应整平,定向标志宜指向正北对于定向标志不明显的接 收机天线,可预先设置定向标志;② 用三脚架安置GNSS接收机天线时,对中误差应小于3mm;在高标基板上安置天线时, 应将标志中心投影到基板上,投影示误三角形最长边或示误四边形对角线应小于5mm;③ 天线高应量测至毫米,测前、测后应各量测一次,两次较差不应大于3mm,并取平均值 作为最终成果;较差超限时应查明原因,并记录在GNSS外业观测手簿备注栏内12、 RTK 平面控制点测量流动站的技术要求应满足:a) 网络RTK测量的流动站获得系统服务的授权;b) 网络RTK测量流动站应在有效服务区域内进行,并实现与服务控制中心的数据通信;c) 用数据采集器设置流动站的坐标系统转换参数,设置与基准站的通信;d) RTK 的流动站不宜在隐蔽地带、成片水域和强电磁波干扰源附近观测;e) 观测开始前应对仪器进行初始化,并得到固定解,当长时间不能获得固定解时,宜断开通 信链路,再次进行初始化操作; f) 每次观测之间流动站应重新初始化;g) 作业过程中,如出现卫星信号失锁,应重新初始化,并经重合点测量检测合格后,方能继 续作业;h) 每次作业开始前或重新架设基准站后,均应进行至少一个同等级或高等级已知点的检核, 平面坐标较差不应大于 7cm;《深圳市卫星定位测量规程》:RTK测量时,开始作业、结束作业或重新设置基准站后,应至少在一一个已知点上进行检核,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控制点上检核,平面位置较差不应大于5cm;(注:比国家规范严格)2在碎部点上检核,平面位置较差不应大于图上0.5mm。

      i) RTK平面控制点测量平面坐标转换残差不应大于土 2cm; RTK高程控制点测量高程异常 拟合残差不应大于 3cm (备注:各等级控制点只有一个标准,比较严格,同深圳要求)j) 数据采集器设置控制点的单次观测的平面收敛精度不应大于2cm ;高程收敛精度不应大于 3cm;《浙江省GPS-RTK测量技术规定》关于手簿收敛精度的设置要求:① 测量控制手簿设置控制点的单次观测的平面收敛精度应W1.5cm,高程收敛精度应W2cmo② 测量控制手簿设置碎部点的单次观测的平面收敛精度应W2cm,高程收敛精度应W4cmk) RTK平面控制点测量流动站观测时应采用三角架对中、整平,每次观测历元数应不小于20 个,采样间隔2s~5s,各次测量的平面坐标较差应不大于4cm;l) 应取各次测量的平均坐标中数作为最终结果;m) 进行后处理动态测量时,流动站应先在静止状态下观测10~15min获得固定解,然后在不丢失初始化状态的前提下进行动态测量《深圳市卫星定位测量规程》:关于每测回的具体要求1、 RTK-测回观测应符合下列要求:① 对仪器进行初始化;② 观测值应在得到RTK固定解,且收敛稳定后开始记录;③ 每测回的自动观测个数不应少于10个观测值,取平均值作为定位结果;2、 测回间应重新进行初始化,测回间的时间间隔应超过60s。

      3、 测回间的平面坐标分量较差不应超过2cm或经纬度的差值不应超过0.0007”,垂直坐标 分量较差不应超过3cm取各测回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观测成果4、 当初始化时间超过5min仍不能获得固定解时,宜断开通信链路,重新启动GNSS接收机, 再次进行初始化当重新启动3次仍不能获得固定解时,应选择其它位置进行测量5、 进行后处理动态测量时,流动站应先在静止状态下观测10min~15min,获得固定解,在 不丢失固定解的前提下进行动态测量《NBCORS网络RTK测量技术规定》:关于测回间平面和高程互差的规定:1、 网络RTK控制点测量测回间应断开再重新连接NBCORS网络进行测量2、 -级GPS控制点分时段测量时,其时间间隔应大于2小时表4 NBCORS网络RTK平 面测量技术要求等级时段数总测回数观测历元数同一时段测回间平面互差时段间平面互差一级24三30W2cmW4cm图根12三10W5cm碎部点11三5NBCORS网络RTK高程测量技术要求等级时段数总测回数观测历元数同一时段测回间平面互差时段间平面互差图根12三10W3cm碎部点11三53、 测回间点位坐标互差按下式计算:OS= V (X1-X2)2 +(Y1-Y2)2△H=H1-H24、 时段间点位坐标互差按下式计算:OS=V((X1+ X2)/2-(X3+ X4)/2)2 +((Y1+ Y2)/2-(Y3+Y4)/2)2OH =(H1+ H2)/2-(H3+ H4)/2《浙江省 GPS-RTK 测量技术规定》关于 RTK 控制网转换参数残差的要求:WGS-84坐标系与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系求转换参数的 参考点应采用3点以上的两套坐标系成果,所选参考点应分布均匀,且能控制整个测区,不 得外推。

      当需测定高程时,参考点应适当增加转换时应根据测区范围及具体情况,合理采 用四参数(二维)或七参数(三维)的数学模型GPS-RTK参考点等级及转换残差要求应符合表5 之规定表 5 GPS-RIK 参考点等级及转换残差要求平面高程等级参考点要求等级参考点要求等级转换残差等级转换残差一、二级四等以上W3cm五等四等以上W3cm图根(放样)一级点以上W5cm图根(放样)五等以上W5cm碎部点二级点以上W5cm碎部点五等以上W5cm13、RTK 高程控制点的埋设-般与 RIK 平面控制点同步进行,标石可以重合,重合时应采 用圆头带十字的标志14、RTK 高程控制点则里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 规定大地咼中误差/cm与基准站的距离/km观测次数起算点等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