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后勤分部简介.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085843
  • 上传时间:2017-08-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8.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后勤分部简介后勤第1分部 1961年9月,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第1分部1968年3月,改称沈字436部队1970年2月,分部机关移防吉林市1975年8月,改称81874部队1998年10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第1分部1999年6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第1分部后勤第2分部 1961年9月,在辽宁省沈阳市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第2分部1968年3月,改称沈字439部队1975年8月,改称81875部队1998年10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第2分部1999年6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第2分部后勤第3分部 1963年1月14日,总参、总后电复沈阳军区1962年12月12日请示,同意在吉林通化组建1个精干的后勤分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第3分部,归沈阳军区后勤部建制领导1966年7月,后勤第3分部机关移驻梅河口1968年3月,改称沈字442部队1975年8月,改称81876部队1992年12月,撤消分部番号,所属部队分别根据地域因素并入后勤第1分部和后勤第40分部后勤第4分部 1965年5月14日,总参、总后批复沈阳军区4月16日请示,同意以沈阳军区后勤部直供部为基础,在辽宁省朝阳市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第4分部。

      后移防锦州市,1968年3月,改称沈字445部队1975年8月,改称81877部队1998年10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第4分部1999年6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第4分部2003年11月,联勤第4分部撤消番号,所属部队并入联勤第2分部后勤第5分部 第1个:1958年10月,在漳州龙溪县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第5分部1960年6月,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撤销该分部番号机关人员北调陕西西安市,扩编组建"总后勤部西安办事处"第2个:1977年5月,后勤第7分部副部长沙汉超奉命承担组建第5分部任务,带2名参谋、3名战士,乘坐2台北京212指挥车来到山西省太原市,与参加分部组建的总后勤部原原平基地兵站副政委郝文锦和该站政治部主任孙丰年、后勤第8分部副参谋长龚汉卿会合,组成后勤第5分部筹建小组1977年9月25日,军区后勤第6分部所属集宁兵站干部23名、战士30名从河北省怀来县沙城整体转入山西省太原市第5分部临时营地此外,从军区后勤第7分部机关及所属单位调入部分卫生、司机、炊事等20人勤务兵员,从497仓库(现为后勤第7分部平定弹药库)调入1个12人的警卫班1978年3月25日,第5分部正式展开工作。

      1978年5月,北京军区颁发后勤第5分部(52799部队)编制表1998年10月,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第5分部,1999年6月,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第5分部后勤第6分部 1961年9月21日,以原北京军区后勤部丰台混合仓库管理处为基础,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第六分部"(7725部队)机关设司令部,下辖:办公室、作战勤务处、基地建设工程处和管理科主要任务是筹建分部,实施后勤勘察,搜集战勤资料等1962年6月,分部开始办公7月,总参谋部颁发后勤分部编制表:机构设司令部,辖7个科1个直属队,即:战勤训练科、军务科、仓库管理科、基本建设科、卫生科、后勤科、管理科和警卫通信排;政治部,辖4个科,即:组织科、干部科、宣传科、保卫科同时,分部接收了原军区后勤部24个直属单位1968年3月,改称京字909部队1975年8月,改称52996部队1998年10月,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第6分部,1999年6月,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第6分部后勤第7分部 1962年10月,以原北京军区后勤部石家庄混合仓库管理处为基础,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第7分部"1968年3月,改称京字801部队。

      1975年8月,改称52997部队1998年10月,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第7分部,1999年6月,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第7分部后勤第8分部 1965年9月,以原北京军区后勤部天津仓库管理处为基础,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第8分部"原由天津仓库管理处领导的单位全部划归该分部1968年3月,改称京字908部队1975年8月,改称52998部队1998年10月,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第8分部,1999年6月,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第8分部后勤第9分部 1977年2月,以原济南军区后勤部淄博兵站为基础组建济南军区后勤部第9分部1985年12月,后勤第9分部和后勤第9分部济南办事处合并整编为济南军区后勤第9分部(55251部队)1991年5月,分部机关移驻济南历下区1999年6月,改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第9分部后勤第10分部 1961年2月,济南军区决定组建后勤部工程指挥部,以担负该区后方基地的建设任务 1961年9月,以该工程指挥部为基础,在山东莱阳古柳村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第10分部,行使师级权限,隶属济南军区后勤部建制领导(7728部队)。

      1962年9月,济南军区下发第10分部编制表1975年8月,改称55281部队1977年2月,后勤部10分部改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后勤第10分部" 1986年3月,该分部执行新的编制表 1999年6月1日,根据军区联勤部通知,济南军区后勤第10分部改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第10分部后勤第11分部 1961年11月,在山东枣庄成立济南军区后勤部工程管理处 1962年10月,奉总参、总后电示,济南军区后勤部工程管理处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第11分部(7729部队),行使师级权限,隶属军区后勤部建制领导 1975年8月,改称55301部队1977年2月,11分部改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后勤第11分部" 1986年3月,该分部执行新的编制表 1992年9月,军区决定撤消后勤11分部1994年3月,济南军区将原后勤11分部缩编为军区后勤部薛城办事处,暂执行旅级权限 1999年4月,撤消薛城办事处,原所辖单位划归联勤第9分部领导管理后勤第12分部 第1个:济南军区后勤部益都兵站在1965年7月改为济南军区后勤部第12分部,机关迁至淄博博山区1968年4月,又迁至淄博张店区。

      1969年10月,12分部撤消,其机构改组为淄博兵站第2个:1970年5月,福州军区后勤部在南平西芹组建南平基地兵站1977年9月,南平基地兵站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后勤第12分部其主要任务是战时负责闽东北方向作战部队的后勤保障,平时管辖军区后勤在南平、邵武、光泽地区的仓库、医院、工厂1986年4月,该分部撤编番号后勤第13分部 1962年6月组建,以南京军区后勤部机关为主,抽组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第13分部(南字?部队),下辖第63、64、65兵站6月10日,总参、总后授予分部和兵站番号1975年8月,改称83476部队1999年6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第13分部后勤第14分部 1963年8月28日,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批复,军区10月16日命令,皖南基地自11月15日起改称解放军后勤第14分部驻繁昌县孙村1965年10月15日,南京军区颁发后勤第14分部编制表,分部机关设司令部(战勤、计划施工、机械器材、通信、军务、管理科)、政治部(组织、干部、宣传、保卫、青年、文化、群工科)和军械、财务、军需、卫生、运输、营房处1967年4月20日,南京军区通知,后勤地十四分部增设设计室、卫生防疫队。

      1968年3月,改称南字331部队1970年8月1日,南京军区重新颁发后勤第14分部编制表,分部机关设司令部(战勤、军务、通信、机要、供管科)、政治部(秘书、组织、干部、宣传、直工科)和供应、卫生、装备、军事运输、工程营房、物资处下辖警通连、综合修理连、卫生防疫队和教导队1975年8月,改称83479部队1975年9月28日总参通知,南京军区1976年1月16日批复,撤消后勤第14分部 1977年2月23日,总参、总后通知,保留后勤分部,番号改称南京军区后勤第14分部1978年9月12日,南京军区颁发后勤第14分部试行编制表,分部下辖警通连、教导队,分部机关设司令部(战勤、军务、机要、管理、直工科)、政治部(秘书、组织、干部、宣传、保卫科)和财务、军需、卫生、军械、运输油料、基建营房、物资器材处 1983年3月3日南京区命令,后勤第14分部设司令部(战勤、军务、通信、机要、管理、直政科)、政治部(秘书、组织、干部、宣传、保卫科)和财务、军需、卫生、军械、运输油料、基建营房处下辖警通连、综合修理连、教导队 1985年9月11日,南京军区通知,11月20日南京军区后勤部通知:撤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后勤第14分部"。

      1985年12月24日,该分部撤销完毕,成立善后办公室后勤第15分部 1965年10月15日,根据总参谋部命令,以南京军区后勤部皖北基地和独立营房施工所为基础,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第15分部分部机关驻滁县设司令部、政治部和8个业务处主要任务是负责皖北基地建设和该地区的部队供应工作1968年3月,改称南字332部队1975年8月,改称83480部队,同时分部机关移防淮安1999年6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第15分部后勤第16分部 根据总参、总后1966年7月26日批示,南京军区于11月23日下令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第16分部(南字?部队)1975年8月,改称83483部队1999年6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第16分部后勤第17分部 1961年11月,在福建省邵武县下王塘组建后勤第17分部,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第17分部"番号,并正式启用印信,师级单位,隶属福州军区后勤部1968年3月,改称福字350部队1970年6月,移防鹰潭县鹰潭镇1975年8月,改称32260部队1992年10月,撤销分部番号,改编为南京军区后勤部驻鹰潭办事处1998年2月,南京军区恢复后勤第17分部(32260部队)。

      1999年6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第17分部后勤第18分部 第1个:1962年5月,在福建省龙岩组建后勤第18分部,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第十八分部"番号,并正式启用印信,师级单位,隶属福州军区后勤部次年移防漳州龙海县角美镇1968年3月,改称福字351部队1975年8月,改称32261部队1985年8月31日,撤销分部番号,其所辖部队转隶南京军区后勤部驻福州办事处第2个:1992年10月,以原南京军区后勤部驻福州办事处为基础,重新组建南京军区后勤第18分部驻地福州市,仍启用原福州军区后勤第18分部代号1999年6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第18分部后勤第19分部 1961年11月,广州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撤消,同时以原干校的部分人员为基础在衡阳市石子岭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第19分部后迁移到衡阳市东风路玄碧塘、黄茶岭1968年3月,改称广字?部队1975年8月,改称54014部队1999年6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第19分部后勤第20分部 1961年8月,在南宁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第20分部1962年11月,移驻桂林市郊甲山1965年10月,支前指挥部迁至南宁市,分部机关仍留桂林甲山。

      1968年1月,分部机关移驻丽狮路1968年3月,改称广字104部队1975年8月,改称54041部队1999年6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第20分部后勤第21分部 1958年为适应华南沿海战备而设广州军区后勤部兴宁兵站,驻兴宁县城,主管惠、梅、汕境部队医院和仓库1962年2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第21分部1968年3月,改称广字?部队1975年8月,改称54060部队1979年10月,与广州军区后勤部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