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港、宁波港、舟山港对比.docx
5页一、 舟山港、宁波港、上海港的中转货物分析1. 三大港口中转货物(按分类)分析:港口中转货物四大货类(件杂货除外)主要来源国/地主要需求国/地舟山港石油天然气及制品伊朗、沙特、安哥拉、印尼、马来西亚等国上海江苏浙江等长三角地区金属矿石巴西、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国内支线港口、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等煤炭及制品国内经济腹地、国内支线港口主要为浙江本省以及江苏省和上海市粮食国内经济腹地、国内支线港口主要为浙江省宁波港集装箱国际航线主要为欧盟国家、美国和亚洲地区国家国内经济腹地、国内支线港口、美国、韩国等煤炭及制品国内经济腹地、国内支线港口主要为浙江本省以及江苏省和上海市石油天然气及制品安哥拉、伊朗上海江苏浙江等长三角地区金属矿石巴西、澳大利亚、南非、印度江苏省、浙江省上海港集装箱国际航线主要为欧盟国家、美国和亚洲地区国家国内经济腹地、国内支线港口、美国、韩国、日本石油天然气及制品伊朗、安哥拉、科威特、沙特、澳大利亚长三角地区以及长江流域四川重庆湖北湖南金属矿石巴西、澳大利亚、南非、印度江苏省钢铁澳大利亚、中国台湾、日本、韩国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首先,相比于宁波港和上海港,舟山港的特点就是“粮食中转港”,一方面,占据我国南北沿海航线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的咽喉要冲,区位优势明显,另一方面,浙江有60%以上的粮食是依赖省外调入和进口,浙江省在资金上和政策上大力发展舟山为粮食集散中心。
其次,宁波港和上海港的优势就是集装箱业务,舟山港作为深水港,一方面完全有能力发展集装箱业务,另一方面,凭借着邻港优势,可以获得相当可逛的集装箱业务资源第三,上海港是浅水港,随着其港口泥沙的堆积,船舶吃水深度有限,同时船舶的大型化给其带来了巨大压力,这就给舟山的发展带来了契机,舟山可以以“上海分流港”的角色实现自身的进一步发展2013年规模以上港口各货类(部分)吞吐量及增长速度货类名称吞吐量(亿吨)增长率(%)外贸吞吐量(亿吨)增长率(%)煤炭及制品21.738.93.1319.1石油天然气及制品7.582.63.627.5金属矿石16.7011.410.2212.6钢铁4.526.90.727.3矿建材料16.319.20.3217.1木材0.728.20.5811.7非金属矿石2.3413.60.6333.0粮食2.2512.70.816.7农林牧渔业产品0.42-3.60.21-3.9其他25.118.79.894.7煤炭及制品、金属矿石、粮食和天然气及制品的外贸发展速度都相当可观,这对于舟山港未来的发展不无裨益2. 三大港口中转货物(按性质)分析:港口2013年货物吞吐量(万吨)2013年外贸货物吞吐量(万吨)外贸货物吞吐量占比%舟山港313871078834.4%宁波港495912464549.7%上海港776003460644.6%相比于宁波港和上海港,舟山港的外贸货物吞吐量,无论是绝对值还是相对值都有一定的差距,这对舟山港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二、 中转货物的辐射半径1. 经济腹地:直接经济腹地间接经济腹地舟山港舟山市、浙江省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包括江苏、浙江、安徽和江西以及福建宁波港宁波市、浙江省长江三角洲省市主要包括浙江、安徽、江西、江苏以及福建、湖南、四川、重庆的部分地区上海港上海市长江三角洲省市主要包括江苏、浙江、安徽和江西四省、整个长江流域以及河南、陕西的部分地区2. 经济腹地货源流向及排序情况:省市主要货源流向(吞吐量排名前15位港口按优先排序)浙江宁波港、舟山港、上海港上海上海港江苏连云港、上海港、宁波港、舟山港安徽上海港、宁波港、舟山港、连云港江西深圳港、上海港、广州港、宁波港、厦门港、舟山港福建厦门港、福州港、深圳港、宁波港、广州港、舟山港湖南深圳港、上海港、广州港、湛江港、宁波港湖北上海港、宁波港、深圳港、广州港、四川深圳港、广州港、上海港、湛江港、宁波港重庆深圳港、广州港、上海港、湛江港、宁波港3. 经济腹地地理位置:(依次为舟山港、宁波港、上海港)三、 舟山港、宁波港、上海港的对比分析1. 吞吐量分析港口2013年吞吐量(万吨)吞吐量增长率%2013年集装箱吞吐量(万吨)吞吐量增长率%舟山港313877.86%5814.62%宁波港495919.47%16777.02%上海港7760021.74%33623.35%2. 港口泊位数分析港口泊位数万吨级泊位数万吨级泊位书比率船舶数量舟山港28945165379宁波港3769224%1291上海港118315213%1139现代港口发展演变发展阶段时间段功能特点生产特点与用户关系决定因素第一代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运输枢纽、货物装卸与存储保守形式、货物移动港内交接、低增长松散、不定期订货劳动力和资本第二代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运输枢纽、货物中转、工业与商贸中心、增值中心与商业服务货物流动与中转、提高增值与用户关系密切,港城关系不密切资本和技术第三代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多式联运与物流中心、货物信息流动与分配、物流活动高增值综合物流活动生产、贸易与运输一体化,港口与用户关系密切,港城一体化开始技术、信息和服务第四代21世纪初至中叶全球资源配置枢纽组织自治化、生产自动化、经营集约化、管理现代化、信息产业化。
全程、全方位、多层次一体化服务经贸港行运输实行“国民待遇”,港城综合网链一体化,形成区域经济、技术、利益共同体技术、信息、服务、人才和环境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逐步确立了“以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的理想观念,强调了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的整体性,注重患者适应环境的能力,应用心理学知识与患者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