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李颖丽教学设计样表.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891361
  • 上传时间:2017-08-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9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学设计个人信息 姓名 单位 骨干级别 职称李颖丽 团结湖小学 无 小学一级年龄 参加工作年限 任教年级 联系方式46 27 五年级 18801469632教学基本信息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课题 第 22 课 狼牙山五壮士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高年级学生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以及对教材特点的认识,本课教学设计力求突出阅读中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同时在积累阅读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迁移和应用本教学设计做到,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从动情地朗读中,感悟五位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体会战士们的爱国热情和他们对待革命严肃英勇,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在积累中迁移在学生充分积累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自主进行阅读方法的迁移,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强列的爱国情怀此外,在感悟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方法的指导和语文工具性的使用2.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狼牙山五壮士》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组课文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狼牙山五壮士》颂扬了抗日英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内容展现的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优秀的英雄儿女们奋起抗争的革命斗争故事,饱含了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教师通过课文内容的讲解和激昂的朗读带领学生进入曾经的战争年代,体会战士们的爱国热情和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深化文章的主题二)学情分析叶圣陶先生指出, “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 光是走“从内容上寻求”这一步,不是完整的语文课,必须“着眼于语文形式方面” ,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收获语文学科在文本方面与其他学科最主要的区别,就是让学生认识并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是怎样通过语言形式来表达的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预习课文能力,自学生字能力较强,对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也有一定的把握,能针对课文质疑问难者占 80%以上,但仍有的学生不愿与同学交流,不乐于表达.因此,我希望能通过字词的理解和动情地朗读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通过自主,探讨在总结问题的基础上从而理解课文人物,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使得情感升华。

      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因此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揣摩课文的表达形式,体会表达效果三)学科育德分析《礼记》说:"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可见中国自古特别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认为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好坏与教授学生知识来相比,能重之而不轻.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加强德育工作,不仅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学习祖国传统文化,构建和谐语言生活,还能加强世界观、行为习惯和爱家爱国教育,能增进学生对历史文化、社会知识、做人道理的领悟,能够实现德育与与学科课程的整体化.教师通过课文内容的讲解和激昂的朗读带领学生进入曾经的战争年代,体会战士们的爱国热情和他们对待革命严肃英勇,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深化文章的主题四)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和演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文和同学谈论交流等方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加强朗读,做到“以读促情、以读感悟” 另外,教师配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和板书等方法来促进课堂教学五)教学资源的开发在课堂教学上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读书习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预习习惯,画批习惯.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教学目标:(体现育德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强列的爱国情怀,深化文章的主题 (育德目标)4、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教学重点:1、阅读课文内容,领悟本文的表达方法,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2、读懂课文内容,通过理解五壮士英勇歼敌、壮烈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词句,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并从中受到教育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中领悟一些写人记事的表达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4.教学过程环节中体现依据学情而采取的教学方式的设计、学生学习方式的设计在教学环节中通过多种方法有效落实育人目标第二课时:一.揭示课题,提出疑问1 导入:同学们, 《狼牙山五壮士》这个英勇悲壮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五壮士,五位勇士,演义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传诵至今的英雄故事,让我们带着对烈士的缅怀,沿着烈士们的足迹,一起走进那炮火连天,硝烟战起的历史中去2.师板书课题师:为什么把他们叫做“五壮士”?3.自由读课文,1(1)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2)上节课我们给课文分了五部分,说一说每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每部分的小标题是什么?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第一部分(!)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2)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3)引上绝路第四部分(4-5)顶峰歼敌 第五部分(6-9)英勇跳崖【设计意图】:回忆就知,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将重点问题板书二.自由学习全文,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他们是五壮士?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三.小组自学1.投影出示学习要求2.小组学习要求:(1)先读一读学习的内容2)抓词句,谈一谈五壮士的“壮”表现在哪儿?(3)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句子课件出示句子:①“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这一句话描写出人物的动作与神态,生动地表现了壮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以及面对敌人时的英勇无畏.)②“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为了群众和主力部队,班长带领战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绝路,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舍己为人的精神啊!)思考:课文中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设计意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读书能力,从读中悟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育人目标第二次作为重点来写,因为它能表现出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③“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那一块又一块石头接连不断地向敌人狠狠砸去,表现了五位战士顽强不屈、毫不畏惧的精神.)④“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感人至深的场面,充分显示了五壮士坚强不屈、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师:为什么说“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句.(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去读。

      )四全班交流1.小组共同发言,充分体现小组学习的成果2.一个小组表达不完整,别的小组补充,其他同学认真听,也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3.重点指导朗读的地方,要带动全班同学读要体现以读为主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探讨,小组合作,在总结问题的基础上从而理解课文人物,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使得情感升华充分体现育德,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五.教师指导重点:1.第 1 部分(接受任务)引导学生抓住“集中兵力,大举进犯’ ’看出敌我力量悬殊,而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接受了重任,决心拖住敌人重兵,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这充分显示了五壮士的豪迈之气 (略讲) 2.第 2 部分痛击敌人)通过五位战士在完成掩护任务时的动作、神态,体会五壮士的豪迈此段以读带讲可采取小组读、师生互读让学生在书上画批五位战士的动作、神态的句子, ,使学生体会到五位壮士勇敢机智、奋勇杀敌,这就是壮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悟情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现学情3.第 3 部分引上绝路)(1)投影填空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 )地说了一声:“( )!” 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 ) ,紧跟在班长后面。

      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2)填完后有感悟地读一读,特别是从填的括号中的词中,说一说你体会到什么?(把体会到的在书上作批注)(3)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为了保护人们群众和连队主力……引上绝路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师引读)(4)解决学生的提问通过对道路的选择,体会五壮士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在生与死面前,五位战士为了群众和部队的安全,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死亡,表现了五位壮士不怕死的英雄气概5.第 4 部分顶峰歼敌)(1)由学生的问题入手, “为什么用石头砸?”抓住下列句子“他刚要拧开盖子,马保玉抢前一步……向敌人头上砸去 ”让学生体会到五壮士不顾激战数小时的劳累,不顾累累伤痕的剧痛,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创举2)指导朗读同志们!用石头砸! (个别读—学生评读—示范读—齐读)指导两个“带着” (自由读—个别读—学生评读) 两个“带着” ,后一个语气更强,“砸”前稍作停顿, “砸”读重音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师范读—自由读—齐读 )6.第 5 部分英勇跳崖)(1)此段由学生的提问入手, “五壮士为什么跳崖”?找出下面句子“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想一想五壮士跳崖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2)模仿“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带着……”写一句话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之后,带着( ) ,带着( ) ,昂首挺胸,相继跳崖有感情地读一读你填写的句子 (3)为什么说五壮士的口号声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有感情地读一读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读这句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六总结回顾:师:现在你对“壮士”的含义有什么深刻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到“壮士”是不怕牺牲,勇敢顽强,勇于献身的战士, 饱含了人们对他们的敬佩与歌颂【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后的全班性交流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在每个环节的引导也是在学生回报的基础上进行的,既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认知度,又规范、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七、有感情朗读,背诵1、师:让我们带着对五位壮士的敬佩之情,一起读读英勇跳崖这一片段2、试着背诵【设计意图】:背诵此段落是课后的习题,学生在之前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基础上,已经对课文十分熟悉,并能较为完全的感悟人物形象,反复的有感情朗读也增加了学生对重点段落的记忆。

      教师在课堂上留出时间让学生背诵,既能提高学生的背诵效率,又能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八、总结1、这篇文章一共有五个片段,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2、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向我们展现出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的?【设计意图】:在学习完整篇文章后,让学生有意识地关注本课的写法,3 这篇课文表现了五壮士的什么精神?总结: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九拓展阅读::五壮士中的幸存者五壮士跳崖后,马宝玉,胡福才和胡德林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一棵横生的树挂住,身体负伤,没有牺牲.他俩苏醒后,不顾剧痛坚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