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一数学《正、负数、有理数、数轴、相反数》测试题(苏教版).docx
4页初一数学?正、负数、有理数、数轴、相反数?测试题〔苏教版〕 初一上册正数和负数、有理数、数轴、相反数能力测试题〔带答案苏教版〕【能力测试一】1.填空题〔1〕如果+5千克表示增加5千克 ,那么-7千克表示__________.〔2〕初一年级举行乒乓球赛 ,初一〔5〕班获胜4局记作+4 ,那么-2表示__________.〔3〕某仓库现有库存棉花1000千克 ,运出了+500千克 ,还剩__________千克.〔4〕如果把中午12点以后的时间规定为正 ,那么-2表示实际时间是__________点.〔5〕假设规定盈利为正 ,那么亏损120元记作__________ ,没有盈利 ,也没有亏损记作__________元.〔6〕如果+80米表示向南走80米 ,那么-40表示__________米.2.甲、乙、丙三位同学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分别得93分、85分和81分 ,以班级平均分85分为基准 ,用正数或负数表示这三位同学高于或低于平均分的情况.有理数【能力测试二】1.把以下各数填写在相应的集合圈里.+7 ,-121 ,+3 ,- ,0.125 ,-3 ,0 ,-5 ,+3 ,+12.有理数集合负数集合正数集合整数集合正整数集合2.判断题〔1〕零是最小的有理数.〔〕〔2〕数0是整数.〔〕〔3〕正整数都是整数.〔〕〔4〕一个数的前面添个“-〞 ,它就是负数.〔〕〔5〕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6〕海洋最深处的深度是低于海平面-11022米.〔〕数轴【能力测试三】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长度单位的直线叫数轴〞这句话对吗?为什么?2.如图1-2中 ,a表示正数还是负数?b呢?3.在数轴上 ,离开原点7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有理数是什么?4.数轴上原点所表示的数既不是正数 ,也不是负数 ,它表示的数是什么?图1-25.画一条数轴 ,并在数轴上表示以下各数:6 ,-6 ,1 ,-3 ,0.6.填空题〔1〕在数轴上 ,到原点的距离等于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有理数是_______。
〔2〕大于-3而不大于3的所有整数的和是________.相反数【能力测试四】1.以下各数中 ,哪些是相等的数?哪些是互为相反数?〔1〕-〔-5〕和-5;〔2〕-〔-5〕和+5;〔3〕+〔-5〕和-〔-5〕;〔4〕+〔-5〕和-5.2.填空题〔1〕如果a是一个任意有理数 ,那么它的相反数用___表示.〔2〕如果a的相反数是-2 ,那么a是________ ,零的相反数是________ ,-〔-4〕的相反数是________.〔3〕假设a与b互为相反数 ,那么a、b在数轴上表示的点到原点的距离________.在数轴上 ,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两点所表示的两数是________.〔4〕如果某数的相反数是正数 ,那么这个数是______.参考答案【能力测试一】1.〔1〕减少7千克〔2〕输2局〔3〕500〔4〕上午10〔5〕-120元;0〔6〕向北走402.甲同学为+8分 ,乙同学为0分 ,丙同学为-4分.【能力测试二】1.有理数集合{+7 ,-121 ,+3 ,- ,0.125 ,-3 ,0 ,-5 ,+3 ,+12 ,…};负数集合:{-121 ,- ,-3 ,-5 ,…};正数集合:{+7 ,+3 ,0.125 ,+3 ,+12 ,…};整数集合:{+7 ,+3 ,-121 ,0 ,-5 ,+12 ,…};正整数集合:{+7 ,+3 ,+12 ,…}.2.〔1〕×;〔2〕√;〔3〕√;〔4〕×;〔5〕×;〔6〕×.【能力测试三】1.错.规定的应是“单位长度〞 ,不是“长度单位〞.2.a表示负数 ,b表示正数.3.是7与-74.是零5.略6.〔1〕±3〔2〕3【能力测试四】1.相等的数:〔2〕〔4〕互为相反数;〔1〕〔3〕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开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根底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那么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2.〔1〕-a〔2〕2 ,0 ,-4〔3〕相等 ,互为相反数〔4〕负数唐宋或更早之前 ,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 ,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 ,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 ,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 ,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那么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 ,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 ,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清楚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 ,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 ,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 ,其身价不谓显赫 ,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 ,无论是“博士〞“讲师〞 ,还是“教授〞“助教〞 ,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根本概念都具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