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专业简介.doc
5页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专业简介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四川建材学院 硅酸盐工程系,1991年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依托传统建筑材料优势,开展无机非金 属材料、电子信息材料、高分子及复合材料、金属材料、材料物理、应用化学、功能材料等 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是四川省材料学科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学院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和应用化学三个重点批次招生本科专业和功能材料 专业,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应用化学为四川 省特色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和材料物理专业为校级品牌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可推荐 免试直接攻读硕士研究生本科专业名称及专业方向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传统建筑材料(水泥、玻璃、陶瓷、混凝土)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特种高分子材料及有机/无机复合材料金属材料液体金属成型及塑性成型材料物理矿物材料和磁性材料应用化学工业分析硅酸盐工业分析精细化工化学建材功能材料功能材料及器件★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理工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是四川省材料学科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等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8年,国 务院学位办批复,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立项建设本专业是在中国西部 地区高等院校中唯一设有以建筑材料为特色的本科专业之一,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是四川 省特色专业,有“材料工程基础”省级精品课程以及一批校级品牌课程培养目标:主要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学生将受到材料科学研究, 工程与工艺设计,材料纽成、结构和性能分析,工程测控,材料生产与管理等方面的系统训 练培养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玻璃、陶瓷、混凝土)、电子信息材料、高分子及复 合材料、金属材料等相关领域中从事生产、管理、设计、开发、科学研究的高级技术人才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外语、大学物理、无机及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工程基础、材料微观分析、材料工程测试技术,以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电子信息材料、 高分子及复合材料、金属材料方向的核心课程等就业去向:毕业生可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及元器件、高分子及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纳米材料、特种新型材料及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科研院所及大专 院校从事技术、管理、研究、开发和教学工作,也可免试推荐和报考材料学及其相关专业的 研究生。
本专业设有以下培养方向:▲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方向: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础理论以及材料 合成与制备、生产与加工、性能测试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具有生产操作、 设计、分析测试、研究开发等基本技能,运用先进材料制备技术进行新材料研究与开发、以 及运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扎实的数学、化学、物理、外语、计算机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及 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 掌握材料合成与制备的基本方法;掌握材料微观结构分析表征的常用技术和测试方 法;3、 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性能特点、生产工艺过程、产品研发、工程 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工程设计、研制和开发新材料、改进材料性能等方面的初步能 力;4、 了解材料学科的理论前沿与技术发展动态;并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 断获取知识和理解新知识的能力▲高分子及复合材料方向:要求学生掌握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理 论、性能特点、生产工艺过程、新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具有设计、研制 和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扎实的数学、化学、物理、外语、计算机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及 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 掌握材料合成与制备的基本方法;掌握材料微观结构分析表征的常用技术和测试方 法;3、 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性能特点、生产工艺过程、产品研发、工程 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工程设计、研制和开发新材料、改进材料性能等方面的初步能 力;4、 了解材料学科的理论前沿与技术发展动态;并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 断获取知识和理解新知识的能力▲金属材料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术,能在金属材料等相关领域中从事生产及 生产管理、设计、应用开发、科学研究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扎实的数学、化学、物理、外语、计算机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及 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 掌握金属材料材料合成与制备的基本方法;掌握金属材料材料微观结构分析表征的 常用技术和测试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具备一定满足企业需要的实践与动手能力;3. 掌握常用金属材料成分、组织、性能的关系,并能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使用金属 材料;具有工程设计、研制和开发新材料、改进材料性能等方面的初步能力;4. 了解材料学科的理论前沿与技术发展动态;并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 断获取知识和理解新知识的能力。
★材料物理专业(本科理工类)本专业原身为原国家建材部直属的非金属地质勘查专业,1994年开始招收矿物岩石材 料专业本科学生,1999年调整为材料物理专业,是我校首批设立硕士点的专业之一,具有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也是我校首批批准建设的五个品牌专业之一,有“晶 体学”和“应用矿物学”等省级精品课程培养目标:本专业为学校品牌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扎实的材料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和较强的实脸技能,能在材料科学和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中从事生产、科研、教学、技术开发 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外语、大学物理、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固体物理、材料物理、 晶体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磁性材料、矿物材料、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 现代测试分析方法、材料合成与制各技术、功能材料与复合材料等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固体物理、晶体物理、材料物理、功能材料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2. 具备良好的数学、物理基础,能熟练地应用数学、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材料物理专 业中的基本问题;3. 熟悉各种材料的制备技术和性能测试方法,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4. 能初步应用材料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进行材料设计与开发;5. 了解材料物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产业的 发展状况;能从事相关的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
就业去向:电子信息、环境、航空航天、大专院校、研究院、政府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 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特种新型材料等的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 理等工作,也可免试推荐和报考材料物理与化学及其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理工类)本专业为四川省特色专业,于1988年开始招生(应用化学专科),2003年开始面向全 国招收本科学生本专业有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团队”,“化学综合设计实验”国家精品课 程,“无机及分析化学”四川省精品课程目前有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应用化工技术网络专 科专业,以及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下设工业分析和精细化工两个特色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培养厚基础、重特色、高素质、强能力,具有创新潜能和协作精神的高级应 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学生能在精细化工、无机化工、生物化工、建筑材料、国防军工、能 源、环境、医药、食品、材料等领域从事工艺设计、产品分析检测、生产控制、科技管理以 及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工作,或者在大中专院校从事教学工作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外语、大学物理、电工电子技术、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 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制图、化工原理、化工工艺与设备、化学综合设 计实验等。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 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化工工艺 及设备、化学反应工程及化工制图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3. 掌握所学专业方向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 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 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学术论文撰写以及参与学术交流等方面的 能力;5. 了解国家关于科学技术、化学化工产品、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法规;6. 了解化学化工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与化学化工相关产业的发 展状况就业去向:毕业生可在精细化工、无机化工、生物化工、建筑材料、国防军工、能源、 环境、医药、食品、材料等领域从事工艺设计、产品分析检测、生产控制、科技管理以及新 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工作,或者在大中专院校从事教学工作;可免试推荐和 报考化学、化工、材料、环境等及其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功能材料(本科理工类)本专业通过学习掌握功能材料特别是电子信息材料制备、电子元器件设计制造及性能检 测、生产工艺及技术管理、电子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艺研制开发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掌握运用现代理论和先进科技手段,具有解决功能材料及器件生产中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并能够进行新型功能材料与器件的开发与研制,培养功能材料特别是电子信息材料、电子器 件及应用等领域的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社会科 学、自然科学、计算机基础、材料科学、电子技术、电子测量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具有从事功能材料及器件,特别是电子材料与器件生产和开发的基本能力,能在生产企业、 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电子材料及器件生产、检验、设计、开发与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 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外语、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半导体 物理、固体物理、电介质物理、电路分析基础、电子器件基础、微电子技术基础、功能材料 专业综合实验毕业生应能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 掌握功能材料合成与制备的基本方法;掌握功能材料微观结构分析表征的常用技术 和电性能的测试方法;3、 熟悉系统与电子器件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等相关交叉学科 的基本知识;并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能够学习并了解信息系统、电子材料及器件的理论前 沿与技术发展动态;4、 具有功能材料应用设计、电子器件生产与检测的初步能力;具有解决产品生产中各 种工艺问题的能力;具有新型功能材料及器件开发与研制的初步能力;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毕业去向:毕业生可在功能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及元器件、特种新型材料及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 行政部门、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从事技术、管理、研究、开发和教学工作,也可免试推荐和 报考材料学及其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