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控制测量总体技术要求轨道安质字225号.doc

30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390602116
  • 上传时间:2023-10-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6K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京轨建安字〔2011〕 号关于印发《北京市轨道交通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控制测量总体技术要求》的通知各项目管理中心:现将《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控制测量总体技术要求》印发给你们,请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严格执行本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原《北京市轨道交通新建线路控制测量总体技术要求》(京轨建工程字〔2004〕46号)废止请各项目管理中心将本规定下发各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 代 章二O一一年五月二十日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控制测量总体技术要求1. 总则1.1 本规定适用于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轨道公司)管理下的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地面控制网(GPS、精密导线、II等水准)施测、检测及维护,施工控制测量检测,线路中线调整测量,隧道结构净空和高架线路结构横断面测量,铺轨控制基标检测,限界测量,其他与轨道交通工程有关的测量作业 1.2 轨道交通测量不同于一般工程施工测量,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测量单位有关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这些特点,严格管理,精心施测,确保成果质量1.2.1 轨道交通建在城市环境中,其设计全用三维坐标解析法,并根据设计资料以三维坐标放点。

      1.2.2 轨道交通新建线路全线分区段施工,开工时间、施工方法、施工单位不同,测量单位要密切配合施工进度1.2.3 轨道交通地下工程有严格的限界规定,对施工测量精度要求较高净空断面测量需用解析法测量1.2.4 隧道内轨道结构均采用整体道床,轨道铺设一次到位,几乎无调整余地,所以对铺轨基标的测量精度要求为毫米级1.2.5 隧道内及车站上的控制点在各工序中经常使用,应按照有关细则要求布设足够数量的合格控制点,精心做好标志,要求点位稳定,标识单一、清晰易找(钢板上嵌入铜芯和螺帽)1.3 为了确保轨道交通工程测量精度,测量单位应尽量使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技术,如GPS定位系统、全站仪、精密水准仪、陀螺经纬仪、精密投点仪、断面仪等在开工前,公司招标确定的专业测量队应将测量人员的资质及仪器设备型号,报项目管理中心工程部审核1.4 测量单位必须绝对保证仪器设备的到位,保证施工期间测量人员的相对稳定1.5 专业测量队应做好测量方案设计,经项目管理中心工程部审核后实施1.6 测量单位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测量仪器和工具进行检定,工程所用仪器必须在检定有效期内作业时应消除作业环境对仪器的影响。

      1.7 主要使用的测量规范主要参照以下规范执行: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 J961—2009;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北京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DB11/T339—2006;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 国家其他测量规范、强制性标准2. 轨道交通线路测量精度指标轨道交通隧道开挖的贯通误差规定为:横向100mm,纵向L/10000(L为两洞口之间的距离),竖向50mm总贯通中误差的允许值取极限误差的一半 暗挖隧道横向贯通中误差应在±50mm之内,高程贯通中误差应在±25mm之内表一平面与高程贯通误差限差表地面控制测量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总贯通中误差横向贯通中误差±25mm±20mm±30mm±50mm纵向贯通中误差L/10000竖向贯通中误差±16mm±10mm±16mm±25mm本表所列精度指标是各等级测量,包括地面GPS控制网、精密导线网、联系测量、地下导线控制测量及洞内外高程测量的设计依据,最终必须满足总贯通中误差的要求。

      2.1 地面平面控制测量2.1.1 轨道交通概况 北京轨道交通规划线路40多条规划路网错综复杂,涉及全市及近郊区县,线路形式多样,有地下线、高架线等;施工工法多样,主要有暗挖法、明挖法、盖挖法、高架及盾构法施工等2.1.2 GPS控制网测量沿轨道交通线路布设GPS网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一等卫星定位控制网(以下称GPS网)GPS点边长应在600—1500之间,便于观测GPS网采用北京地方坐标系,投影面的高程为北京地方高程系H=0米GPS网应根据线路、测区实际需要和交通状况进行设计收集既有GPS点,并充分利用GPS控制点均应埋设永久性标石 GPS网最弱点位中误差不大于±12mm,最弱边的相对中误差不大于1/100000,相邻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10mm,与原有控制点的坐标较差不大于50mm GPS网的检测须按原测精度进行 GPS网的检测,须按业主要求的时间及时进行,一个月内提交成果报告 GPS网施测内外业作业及成果,须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以下简称《规范》)的有关要求,其中成果报告中,须有对控制网的整体精度评价2.1.3 精密导线网测量精密导线点沿轨道交通线路所经过的实际地形选定,并应布设成附合于GPS点上的附合导线或结点导线网形式。

      导线点点位应充分利用城市已埋设的永久标志或按城市导线标志埋设,点位应能与附近的GPS点通视 精密导线点的位置应选在因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施工而发生沉降变形区以外的地方 精密导线的施测内外业作业及成果,须满足《规范》的有关要求,其中成果报告中,须有对控制网现状的评价及明确每个控制点的取值2.2 地面高程控制测量测区采用统一高程系统,并与原有北京轨道交通高程系统一致2.2.1 高程控制网分一、二水准网两个等级,其施测精度:水准路线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一等水准网为±4(L为水准线路长度,以公里为单位);二等水准网平坦地为±82.2.2 高程控制网的施测,须按业主要求的时间及时进行,一个月内提交成果报告2.2.3 高程控制网的施测内外业及成果,须满足《规范》的有关要求,其成果报告中,须有对控制网现状的评价及明确每个点的取值2.3 控制网复测2.3.1首级卫星定位网,精密导线网 和一、二等水准网应根据工程需要由专业测量队定期复测复测报告应对控制网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明确各点的取用值2.3.2当复测结果显示控制点发生了变化,而需要采用新值时,相关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及时查明控制点变动对已完成结构的影响,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相应处理。

      3. 施工控制测量检测3.1 为了确保隧道正确贯通和满足设计的净空限界,必须有严格的检查和检测制度凡施工单位的施工控制测量成果,经自检合格和驻地监理查验合格审批,向项目管理中心工程部提出检测申请(申请单与成果)由项目管理中心工程部通知专业测量队去检测3.2 检测均应按照规定的同等级精度作业要求进行,7天内提出成果报告,一般检测值与原测值互差小于2倍中误差时,可用原测成果,若大于该值或发现粗差,应由监理工程师会同项目管理中心工程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定各项检测的限差如下: 地上导线点的坐标互差不大于±12mm; 地下导线点的坐标互差在近井点附近不大于±16mm、在贯通面附近不大于±25mm; 地上高程点高程的互差不大于±3mm;地下高程点高程的互差不大于±5mm; 对于单向掘进距离小于1公里的隧道,地下导线起始边(基线边)方位角的互差不大于±12〃;对于单向掘进长度大于1公里的,起始边(基线边)方位角的互差不大于±12〃/,L为单向掘进长度,以公里为单位; 相邻高程点的互差不大于±3mm; 导线边的边长互差不大于±8mm; 经竖井悬吊钢尺传递高程的互差不大于±3mm; 对影响隧道横向和竖向贯通的检测误差应严格控制。

      3.3 检测成果报告中,须有对施工单位测量资料的审核意见,并须对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依《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的有关要求及本技术要求第3.2款进行分析、评判 3.4 联系测量检测3.4.1 由于施工范围内的降水及开挖,会在基坑边缘产生沉降,为了防止这些沉降对控制点产生不良影响,控制点布置在开挖基坑外边缘30m以外,沿基坑两侧及线路走向布置3.4.2 联系测量的检测须按(项目管理单位)业主要求的时间进行3.4.3 联系测量的检测内外业作业及成果精度,须满足《规范》第9章的有关要求 3.5 地下控制测量检测3.5.1 地下控制测量的检测,须按(项目管理单位)业主要求的时间及时进行3.5.2 地下控制测量检测的内外业作业及成果精度,须满足《规范》第10章至第12章的有关要求3.6掘进中的断面检查施工单位在掘进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掘进中线,及时进行隧道断面或换片姿态的测量,并报监理单位复核备案3.7 贯通测量检测3.7.1 隧道贯通测量检测需配合施工进度,按(项目管理单位)业主要求的时间及时进行 3.7.2 平面及高程贯通测量:进行分段贯通测量,平差地下平面、高程主控制网,照顾各段工程间的衔接。

      贯通后平差确定地下主控制网的坐标、高程4.地下控制网平差和中线调整4.1地下控制网平差和中线调整,须按(项目管理单位)业主要求的时间及时进行4.2中线调整的内外业作业及成果精度,须满足《规范》第14章的有关要求4.3车站与区间衔接处的贯通面的贯通误差,原则上车站不予调整,调整在车站两侧的区间隧道内,贯通误差在多少长度的隧道内调整,视贯通误差大小而定当误差接近限值时,车站应调整一部分4.4隧道贯通后导线平差的新成果将作为净空测量、调整中线、测设铺轨基标及进行变形监测的起始数据5.断面测量(贯通后)5.1贯通后的断面测量与掘进中的断面测量目的不同,起算点亦不同,掘进中的断面测量目的是为了控制开挖中线,起算点为贯通前隧道中经过专业测量队检测的支导线及支水准点贯通后的断面测量目的是检查隧道结构是否满足限界要求,其成果将作为设计调线调坡的依据,起算点是经过贯通测量并平差的隧道内导线点,水准点,即与铺轨一致的控制测量成果,二者不可相互替代5.2断面测量须按业主要求的时间及时进行5.3断面测量的内外业作业及成果精度,按《规范》第14章14.3节的有关要求执行6.铺轨控制基标检测6.1铺轨控制基标检测须(项目管理单位)业主要求的时间进行。

      6.2铺轨基标测量的内外业作业及成果精度,按《规范》第15章15.2节的有关要求执行7.设备安装测量7.1 位于线路上的人防门与线路关系密切,安装精度要求高,一旦安装无法改动,因此人防门安装必须在所在区段的贯通测量完成,设计单位已经对限界测量成果进行确认,线路调线调坡完成后进行7.2站台上的屏蔽门安装精度要求高,且与轨道关系密切,原则上应使用铺轨基标作为控制依据,并严格控制测量误差8.其他与限界密切相关的施工部位的测量放样为了保证站台板与列车之间的间隙符合设计要求,站台板施工应在车站两端隧道贯通测量完成后进行,并采用与铺轨一致的平面控制成果如果因工期原因需要提前施作的,应预留部分站台板暂不浇筑暗挖区间未贯通而提前进行二衬施作的,应预留足够长度暂不浇筑,并采用钻孔投点等措施进行检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