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军事教程本科文档资料.ppt
48页第九章第九章 综合训练综合训练 电子课件目录目录1行军2宿营与警戒3野外生存4野外急救知识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了解行军的组织准备和实施 了解宿营地区的选择和宿营的准备 掌握受训人员野外生存的能力 掌握野外生存的军事急救常识Title1行军第一节第一节 行军行军一、行军的种类、速度与休息二、行军前的组织准备三、行军实施的组织 行军是军队徒步或乘车沿指定路线进行的有组织的行动战时行军通常在夜间或视度不良的条件下实施 行军的种类,按行动方式分为徒步行军和乘车行军;按时间分为昼间行军和夜间行军;按行程速度分为常行军、急行军和强行军;按行进方向分为向敌行军、侧敌行军和背敌行军四、特殊条件下行军第一节第一节 行军行军一、行军的种类、速度与休息二、行军前的组织准备三、行军实施的组织 所谓常行军是指徒步正常行军;所谓急行军是指以最快的速度实施的行军,通常在执行紧急任务时采用;所谓强行军是指加快时速和加大每日行程的行军 行军的速度应根据任务、敌情、时间、行军能力、道路状况和气候季节而定常行军时,速度通常为每小时4~5千米,日行程25~35千米;急行军时,速度通常为每小时7千米左右,日行程50千米以上。
四、特殊条件下行军第一节第一节 行军行军一、行军的种类、速度与休息二、行军前的组织准备三、行军实施的组织 行军时应适时组织大、小休息小休息通常在开始行军30分钟后进行,其时间约15分钟,尔后每行进50分钟休息一次,每次约10分钟;大休息通常是在走完当日行程的1/2以上时,进入指定地区休息2~3小时走完一日行程后,按上级指示进行宿营四、特殊条件下行军第一节第一节 行军行军一、行军的种类、速度与休息二、行军前的组织准备三、行军实施的组织 受领行军任务后,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做好行军准备,保证准时出发主要内容包括:分析敌情、任务、地形、道路、天气、社情、疫情等情况;制定行军计划,绘制行军路线要图;明确行军组织、行军编成和行军序列;下达行军命令,进行行军动员;组织后勤保障和装备保障,妥善安置不能随队行动的人员;根据行军任务,还应组织道路侦察、设营组和收容组四、特殊条件下行军第一节第一节 行军行军一、行军的种类、速度与休息二、行军前的组织准备三、行军实施的组织 行军时,通常按照先头分队、本队和收容分队的顺序进行重组徒步行军时,成一路或数路沿道路右侧或两侧行进,两队之间距离约100米。
行军途中应适时组织休息,通常每1~2小时休息一次,时间为10~20分钟休息时人员及车辆应靠道路右边,保持原队形;在完成当日行程一半后进行大休息,时间约1~2小时四、特殊条件下行军第一节第一节 行军行军一、行军的种类、速度与休息二、行军前的组织准备三、行军实施的组织 大休息时,应抓紧时间用餐,并派出警戒,防止丢失物品夜间休息时,人员不准随意离队,装备物品随身携带,出发前清点人数,检查装备物品通过山口、隘路、桥梁、渡口、岔路口、居民地或与友邻队伍相遇时,应按规定的顺序和交通调整哨的指挥迅速通过,不得争先拥挤四、特殊条件下行军第一节第一节 行军行军一、行军的种类、速度与休息二、行军前的组织准备三、行军实施的组织 乘车行军时,应周密组织好登车和下车上车前,要先将重装备、器材装上车,轻武器、装具、背包等由个人携带上下车时,人员通常从车厢尾部成一路或两路依次上下车上车后要按指定的位置坐好,可将背包取下坐在上面,装具一般不取下,轻武器靠于右肩把牢下车时,要适当降低重心,选择比较平坦的地面跳下,防止磕伤或扭伤四、特殊条件下行军第一节第一节 行军行军一、行军的种类、速度与休息二、行军前的组织准备三、行军实施的组织(一)夜间行军(二)山地行军(三)严寒和高原地区行军(四)热带山岳丛林地行军(五)水网稻田地行军(六)荒漠、草原地区行军四、特殊条件下行军目录目录2宿营与警戒第二节第二节 宿营与警戒宿营与警戒一、宿营方式二、宿营地区的选择三、宿营准备 宿营方式分为舍营、露营和舍营与露营相结合3种。
所谓舍营,是指军队在房舍内宿营;所谓露营,是指军队在房舍外宿营露营通常在不具备舍营条件时采用,是平时部队训练的重点 野外宿营的方式分为利用制式器材露营和利用就便器材宿营利用制式器材露营,通常是指利用帐篷、装配工事等制式器材进行的露营;利用就便器材宿营,通常是指利用车辆、坦克、篷布、雨衣、草木等进行的露营四、宿营地工作第二节第二节 宿营与警戒宿营与警戒一、宿营方式二、宿营地区的选择三、宿营准备(1)避开城镇、集市、车站、渡口、大的桥梁附近;(2)避开疫区、传染病流行村落;(3)有适当的地幅,通常师、团、营的宿营面积分别为600平方千米、60平方千米、6平方千米;(4)有较好的进出道路,便于车辆、人员通行;四、宿营地工作第二节第二节 宿营与警戒宿营与警戒一、宿营方式二、宿营地区的选择三、宿营准备 (5)选择露营地时,夏季要尽量选在高处,避开谷地、低地、洪水道和易坍塌的地方;冬季应选在避风向阳处,或土质较黏便于搭设简易遮棚或挖掘的地方四、宿营地工作第二节第二节 宿营与警戒宿营与警戒一、宿营方式二、宿营地区的选择三、宿营准备(一)宿营常识教育(二)现地勘察 野外宿营前,通常以团(营)为单位组织现地勘察,视情况也可以连为单位进行。
现地勘察的内容包括:重点明确宿营地点;各分队的宿营区域;各级指挥所的位置;进出道路;通信联络的方法;各种信(记)号;完成宿营准备的时限;组织检查的时间、内容等四、宿营地工作第二节第二节 宿营与警戒宿营与警戒一、宿营方式二、宿营地区的选择三、宿营准备(三)物资器材准备 宿营前,应认真检查个人的着装(衣服、被褥)冬季宿营时要重点检查棉(皮)帽、棉(皮)手套、棉(皮)大衣、棉(皮)鞋的携带情况;夏季宿营时应重点检查雨衣(布)、蚊帐的携带情况每人都应准备1~2套干净的内衣,以备更换四、宿营地工作第二节第二节 宿营与警戒宿营与警戒一、宿营方式二、宿营地区的选择三、宿营准备 除携带装备的锹、镐外,还应准备必要的大镐、大锹、钢钎、麻袋等工具和物资为弥补制式露营器材的不足,部(分)队应视情况购买或租借部分露营所需要的材料,如搭设简易帐篷的塑料薄膜、稻草、支撑木、斧、锯、线绳等四、宿营地工作第二节第二节 宿营与警戒宿营与警戒一、宿营方式二、宿营地区的选择三、宿营准备(一)组织侦察 为了防止敌人突然袭击和为继续行军,部队到达宿营地地域后,应立即向有敌情顾虑和尔后行动的方向上派出侦察,查明敌情和尔后行军路线情况。
同时,迅速搜集部(分)队的行军情况和到达宿营地域后的住宿情况,了解有关敌情四、宿营地工作第二节第二节 宿营与警戒宿营与警戒一、宿营方式二、宿营地区的选择三、宿营准备(二)组织警戒 为保障部队安全休息,要周密地组织宿营警戒宿营警戒的组织应根据敌情、地形和宿营部署确定通常,团(营)向受敌威胁较大的方向上派出连(排)哨,向次要方向派出排(班)哨,连派出班哨、步哨、潜伏哨、游动哨四、宿营地工作第二节第二节 宿营与警戒宿营与警戒一、宿营方式二、宿营地区的选择三、宿营准备(三)建立通信联络(四)严密封锁消息(五)密切军民关系四、宿营地工作目录目录3野外生存第三节第三节 野外生存野外生存一、野外判定方向二、野外求救三、野外觅食 判定方位是指现地判明东、西、南、北方向,以便明确周围地形和敌我的关系位置,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 判定方位的方法主要有指北针、北极星、太阳等此外,在阴天和没有指北针、地图的情况下,我们还应当学会利用自然界的一些特征和其他方法判定方向第三节第三节 野外生存野外生存一、野外判定方向二、野外求救三、野外觅食 在自然界,有些地物、地貌由于受阳光、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形成了某种特征,可以利用这些特征来概括地判定方位。
第三节第三节 野外生存野外生存一、野外判定方向二、野外求救三、野外觅食 在作战和野外训练中,因迷失方向,可能会出现与部队失去联系的现象为摆脱困境,大家必须学会和掌握求救和联络的方法夜间可在高处点火堆;白天可燃烟,在火上放青草就会发出白烟,每隔6分钟放一次青草,这是世界通用的救难信号;在易被空中、地面发现的地方用石块摆放成“SOS”的救援标记;第三节第三节 野外生存野外生存一、野外判定方向二、野外求救三、野外觅食 在草原可用刀割或手拔出相应的求救标记;适时脱去与周围地物颜色相近的军装,露出白色或其他色彩鲜艳的衬衣;当发现我方救援飞机,可用小镜子或指北针的反光镜照射救援飞机;在森林中,也可通过击打树木发出宏大的声音与救援人员联络第三节第三节 野外生存野外生存一、野外判定方向二、野外求救三、野外觅食 可在野外寻觅的食物种类主要有:野生植物、动物、昆虫、鱼类、藻类等大部分野生植物、动物、昆虫、鱼类都可食用,只有少量有毒不可食用 我国地域广大,寒、温、热带气候俱全,而大部分是属于温暖地带,适合于各种植物生长,其中能食用的就有2 000种左右。
野生植物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多种维生素第三节第三节 野外生存野外生存一、野外判定方向二、野外求救三、野外觅食 数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采食野生植物的经验每年从3月开始到9月、10月间,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各种可食的野生植物生长旺盛,满山遍野,俯拾皆是仅革命老根据地井冈山就有可食野菜100多种,其中苦菜、糯饭菜、猪油菜、马玉兰和角仁等30多种是当年红军战士的重要食品第三节第三节 野外生存野外生存四、野外觅水五、野外取火 水是野战生存的重要条件俗话说:“饥能挡,渴难挨可见,水在某种程度上说比食物更重要因此,觅水训练是野战生存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一)寻找水源的方法 根据人们的实践经验,寻找水源通常采取观察草木生长位置和动物活动范围的方法来判定第三节第三节 野外生存野外生存四、野外觅水五、野外取火(二)鉴定水质的方法 由于水在自然界的广泛分布和流动,特别是地面水流经地域很广,一般情况下难以保证水源不受污染在野外没有检验设备时,我们可以根据水的色、味、湿度、水迹概略地鉴别水质的好坏三)改善水质的方法 人员饮用的水必须经过洁治、消毒和改善水质,饮用水里的悬浮物质和胶质物质越少越好。
第三节第三节 野外生存野外生存四、野外觅水五、野外取火 煮烤食物需要火,宿营取暖需要火,发求救信号也需要火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野外生存的能力取决于取火的能力 火柴或打火机在野外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当一个人迷失了方向,或来不及在天黑之前到达宿营地时,一盒火柴往往可以帮助人摆脱困境,甚至挽救生命倘若火柴受潮或者打火机无气,还可用其他办法取火第三节第三节 野外生存野外生存四、野外觅水五、野外取火(一)枪弹取火法(二)透镜取火法(三)击石取火法(四)摩擦取火法目录目录4国防动员第四节第四节 野外急救常识野外急救常识一、野外求救二、救护三、野外常见伤病的防治 一个人意外地陷入险境时,因地制宜地利用各种方法求救,有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一)利用声音求救(二)利用烟火、光求救(三)利用求救信号求救 利用求救信号求救,是指利用当今高科技的一些产品发出求救信号第四节第四节 野外急救常识野外急救常识一、野外求救二、救护三、野外常见伤病的防治 现代科学的发展,各种现代化的工具如、电脑、卫星等都可以十分方便快捷地发出求救信号最广为人知的是“SOS”国际通用求救信号。
SOS”是“Save Our Soul”(救救我们)的缩写,在荒原、草地、丛林的空地上都可以各种形式写上“SOS”大字求救,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第四节第四节 野外急救常识野外急救常识一、野外求救二、救护三、野外常见伤病的防治(一)创伤止血 人体的血液有一定的路线,要准确地止血,就必须掌握主要动脉的压迫点常用的止血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加压包扎止血法2.指压止血法3.止血带止血法第四节第四节 野外急救常识野外急救常识一、野外求救二、救护三、野外常见伤病的防治(二)伤口包扎1.头面部包扎2.肩、胸(背)部包扎3.腹部包扎法4.臀部包扎法5.四肢包扎法第四节第四节 野外急救常识野外急救常识一、野外求救二、救护三、野外常见伤病的防治(三)骨折的固定方法1.上臂骨折固定法2.前臂骨折固定法3.大腿骨折固定法4.小腿骨折固定法第四节第四节 野外急救常识野外急救常识一、野外求救二、救护三、野外常见伤病的防治(四)伤员的搬运1.单人徒手搬运法2.双人徒手搬运法3.脊椎骨骨折搬运法第四节第四节 野外急救常识野外急救常识一、野外求救二、救护三、野外常见伤病的防治(一)荒野地区特殊病的预防(二)蚊虫等有害昆虫的防治(三)蛇伤的处置(四)中暑的救治 中暑是高热环境中发生的一种急性病。
在炎热的夏天进行长途行军或长时间体育训练,都可能发生中暑第四节第四节 野外急救常识野外急救常识一、野外求救二、救护三、野外常见伤病的防治 中暑时患者会感到头昏头痛,口渴,恶心呕吐,继而发高烧,有时流鼻血,脉搏快而强,呼吸急促严重者会昏迷不醒,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瞳孔扩大,甚至死亡第四节第四节 野外急救常识野外急救常识一、野外求救二、救护三、野外常见伤病的防治(五)冻伤的救治 冻伤是因寒冷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常发生在手、脚、耳郭、鼻尖等处冬季气温低,人体受到寒冷的刺激后,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组织缺血、缺氧容易造成冻伤表现为皮肤浅层肿胀发痒、发痛、出现紫色斑块,严重的还会出现水泡溃烂、冻僵甚至死亡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关于行军、宿营、野外生存、军事急救常识等具体的训练内容 行军是军队徒步或乘车沿指定路线进行的有组织的行动战时行军通常在夜间或视度不良的条件下实施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行军的种类,按行动方式分为徒步行军和乘车行军;按时间分为昼间行军和夜间行军;按行程速度分为常行军、急行军和强行军;按行进方向分为向敌行军、侧敌行军和背敌行军 宿营是军队在行军、输送或战斗后的住宿,其目的是为了使部队得到休息和整顿,以便继续行军或做好战斗准备。
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宿营方式分为舍营、露营和舍营与露营相结合3种所谓舍营,是指军队在房舍内宿营;所谓露营,是指军队在房舍外宿营 宿营地区的选择应根据敌情、地形、任务而定,平时组织野营训练以能够达到训练目的为标准,通常应符合计划条件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组织部(分)队宿营训练时,准备工作通常有:宿营常识教育、现地勘察和物资器材准备等 野外生存,即人在食宿无着的山野丛林中求生野外生存所包括的知识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判定方位、迷途的处置;猎捕动物和采食野生植物充饥;就地取材,构筑简易的露营遮棚;识别利用草药救治伤病等 谢谢观看!谢谢观看!THAN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