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表格教案.doc
84页第一课:《春天来了》教学内容聆听《春之歌》、《春风》演唱《大树妈妈》、《郊游》教学目标1. 欣赏乐曲《春之歌》,感受乐曲抒情明快的情绪,体验流水般的旋律带来的春天气息,想象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情景2.在欣赏乐曲过程中,通过听辨、吹奏主题、哼唱旋律的活动,和伙伴合作、交流讨论,理解乐曲所表达的对春天的热爱3.知道无词歌的基本特色和《春之歌》的曲式结构;了解门德尔松以及主要作品 4、通过学习歌曲《大树妈妈》,使学生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并能熟练的演唱5、通过演唱《郊游》使学生喜爱春天,从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体验《春之歌》的优美抒情的旋律所表达的春天景色,感受春天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能熟练的表演唱歌曲教学难点1.学生能积极、自信的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充分体验歌曲的情绪2.二声部的音准及声部之间的和谐、统一教学方法听唱法、小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授课时数4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第一课《春天来了》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一)、感受春天变化师:同学们,新的一学期开始了,寒假里你们过得愉快吗?生:很愉快;师:春天来了,你们感受到大自然都发生了哪些变化?生:天气变暖和了;小草发芽了师:嗯,同学们说得很好,观察得都很仔细。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春天的变化欣赏图片集——春天的大自然(放多媒体软件)二、欣赏无词歌《春之歌》(一)了解门德尔松和无词歌1.认识无词歌和它的音乐地位二)初听《春之歌》欣赏钢琴版的《春之歌》,以感受情绪为先,对乐曲有初步的感知,先不出示乐曲的标题,通过自己的感受体验给乐曲写上标题师: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乐曲,大家认真听,感受一下乐曲,想象乐曲表现怎样情景?生:聆听乐曲,分小组讨论师:听完了这首乐曲大家从中感受到什么样的情景?生:感受到“春天”的情景师:好,大家给这首乐曲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呢?生:《春之歌》《春之声》《春天的乐曲》《春天的旋律》师:很好,看你来大家都听懂了这首乐曲表现的内容师:老师来告诉大家今天这首乐曲的名字是《春之声》,由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作曲揭题、简单介绍乐曲创作背景及作者总体描述乐曲的情绪、速度、节奏等三)再听(小提琴钢琴版)分辨乐曲中的几种乐器师:我们再来听一遍播放乐曲师:同学们,你们听出这首乐曲是由哪些乐曲演奏的吗?学生回答分段欣赏听赏第一段主题:讲述这段主题中小提琴所描绘的音乐形象、钢琴所表现的音乐形象演奏第一主题旋律片段轻轻地跟着老师的琴声哼唱主题旋律听赏第二段:感受乐曲的速度,打击乐器或拍手为乐曲伴奏。
律动表现乐曲,体验乐曲与第一段情绪与节奏的变化用“la”哼唱主题(3) 听赏第三段找出与前面两段相同的地方在速度和力度上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四)完整欣赏《春之歌》(视频)边看边哼唱主题,跟着旋律节奏轻轻摇晃身体视频把乐曲表现的意境通过直观的图像展示,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如诗如画的意境,整体感受乐曲的情绪视频资料只是作者对这首乐曲的个人感受,所以放在最后让学生体验,而不是放在初听时用,目的在于不把学生的思维固定,放在教学阶段的最后可以让学生感受一下人们眼中的《春之歌》,开拓视野三、拓展1.请小朋友演奏《春之歌》(《选自〈汤普森钢琴基础教程〉》)2.欣赏门德尔松的另一首无词歌《快乐的农夫》3.展示描写春天的音乐作品 四、课堂小结1、课件欣赏,导入新课2、出示歌单,揭示课题 3、第一次完整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4、第二次完整聆听歌曲,引导学生通过体态,表现情绪5、师生在律动中学习歌曲A段6、学生随伴奏音乐表现A段7、歌曲B段的学习: (1)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学生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 (2)引导学生体验情绪的变化3)教师演唱歌曲第一段(树枝的变化),学生用体态体验舒展的感觉 (4)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
(5)学生尝试演唱歌曲第二段(小溪的变化)教师采用范唱、手势等方法帮助学生解决节奏等难点8、学生随伴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 四)、器乐助学 声部合作1、师与部分生合作演唱第一段,其余生聆听,感受二声部的和声效果师:听听我们唱的是同一种旋律吗?我唱的旋律熟悉吗?2、学生用竖笛吹奏复习低声部的旋律3、复习演唱一次4、高声部吹奏低声部旋律,低声同学演唱歌词5、二声部合作练习: (1)高声部演唱,低声部吹奏 (2)高声部演唱,低声部部分同学吹奏,部分同学演唱歌词,进行合作练习 (3)教师根据两个声部合作演唱的情况,进行指导 6、学生跟教师伴奏,完整演唱歌曲五)、唱奏表现 演绎歌曲 1、学生明确各自分工,尝试合作表现 2、学生跟伴奏音乐进行表演:加入A段的律动、B段的打击乐器,教师指挥,学生声情并茂的进行歌曲的演唱一、导入新课 1、师生用音乐问好 2、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生:喜欢)今天呀我给你们带来一个《大树妈妈》的故事,(将大树妈妈图画贴在黑板上) 师:请看图画,听:从前,有一颗茂盛的大树,个儿长的好高,每天举着茂盛的叶子为小花、小草们遮风挡雨,大家都叫她大树妈妈。
有一天,一只迷路的小鸟找不到妈妈了,他疲倦地停在大树妈妈的手臂上,急得呜呜地哭大树妈妈说:"别哭,别哭孩子,我就是你的妈妈!”大树妈妈用树叶做成了一个温暖的摇篮,随着风儿摇啊摇,在大树妈妈的怀抱里,小鸟甜甜地进入了梦乡! 师:同学们,故事讲完了,假如你是这只小鸟,你此时此刻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幸福、温暖等等1)xxx x x|xxx x x|(2)xxxx xx|xxxx xx|师:我们用这几种不同的击掌方法分别来鼓励一下刚才表现好的同学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不同的拍手方法鼓励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既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又能为学习歌曲中地节奏做铺垫二、学唱歌曲《大树妈妈》1、出示歌谱、歌词(将图片展开)师:请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唱的歌曲《大树妈妈》1)范读,教师边拍节奏边读歌词师:现在和老师一起读读歌词吧 !(2)教师拍节奏,学生按着节奏读歌词 师:你们很聪明,声音非常好听2、听歌曲录音,感受意境师:下面请听歌曲范唱师放录音)师:好听吗?生:好听师:那一定更想学啦?3、师范唱加动作)师:下面我来唱唱师:我唱的怎样?生:好师:那就鼓励鼓励我吧!生:拍手感谢。
设计意图:通过听录音,师范唱的过程,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产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前面充足的听赏歌曲的旋律的基础上,学生们会很快的掌握歌曲旋律并演唱)4、采用听唱方式学唱歌曲1)放录音师:学生轻声跟唱,在跟唱过程中,咬字、吐字要准确、清楚师:大家好认真呀!我为你们骄傲2)师弹琴师:接下来和老师一起用“啦”来模唱歌曲旋律反复)(3)轻声跟琴唱歌词师:现在请同学们小声来唱歌词,比比看谁唱的准确反复唱)5、学习音乐知识:休止符师:唱的很棒,我想考考你们,认识它吗?(板书:“0”)生:( 答 ) 师:它在数学中的名字是零,而在音乐中它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叫休止符你们呀可别小看它,他在这儿作用可大啦!就请你们找找歌谱中的它在那儿吧!生:( 答 ) 师:我们在唱歌时要把它表现出来,做到音断气不断,下面你们听老师两次唱的有什么不一样1)唱出休止符2)不唱出休止符生:第一次唱的动听师:嗯!遇到休止符就要听话这就是它的作用同学们知道了吗?让我们一起跟琴唱唱6、有感情的唱歌曲师:学完这首歌曲想一想,你认为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生:亲切地,温柔地师:小鸟在大树妈妈的怀抱里睡着了,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和声音才能表达出这样的情感呢?生:用中速轻柔地声音来演唱歌曲。
师:让我们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7、为歌曲加上打击乐器来伴奏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几种打击乐器,有碰鈡,响板,沙球,你可以选择你认为适合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现在又打击乐器的同学伴奏,其余的唱歌并且要注意休止符的作用学生按要求唱奏歌曲一遍)8、为歌曲创编动作师: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力为歌曲加些优美的动作吧!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看看哪个小组表演的最美分别展示,给予鼓励)(设计意图:为歌曲创编动作,创编旋律,遵循注重个性发展,鼓励音乐创作,有力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审美能力,增强自信心又提高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为今后的合唱学习奠定较好的合作基础三、总结师:在大树妈妈的摇篮里,小鸟感到很幸福,如果这时候有人要砍伐大树妈妈,你是小鸟,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生:( 答 )师:所以我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相信在大家的保护下大树妈妈一定长得更加茂盛,小鸟也会更幸福快乐,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吧!四、作业布置课下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去创编歌词设计意图: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一、组织教学:1、师生随《郊游》伴奏音乐做动作2、师生问好二、新歌教学:(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到美丽的野外去做什么呢?你们听!(教师范唱《郊游》歌曲。
师:我们要去做什么呀?(学生回答去郊游,揭示了歌曲题目师:你们想去郊游吗?师:要去郊游了,你们现在的心情怎样?(学生回答高兴、兴奋等二)“在山底下”——熟悉歌曲旋律:1、学生随着歌曲伴奏音乐做乘车动作去郊游:师:你们都想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呀?你能用动作模仿出这个交通工具吗?(学生回答想乘坐的交通工具,并用动作模仿出交通工具师:让我们随着音乐乘坐交通工具出发吧!(教师放歌曲伴奏音乐、学生随伴奏音乐做乘车等动作2、出示歌片挂图,学生用好听的词语赞美、夸耀春天的变化:师:同学们,你们看!我们来到了美丽的野外,这的景色多美呀!谁能来按节奏赞美,夸夸春天的变化?(学生按节奏夸春天师:你们说得真好!老师也想来夸一夸春天,我唱着夸,“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师唱完这三、四、五乐句,然后让学生接着唱,把歌曲唱完3、学生随着歌曲伴奏音乐用舞蹈动作表示出春天美丽的景色:师:春天的景色真迷人呀!你们能用舞蹈动作把你看到春天的景色表现出来吗?(学生用舞蹈动作表示春天景色)师:让我们随着歌声把你看到的美丽景色用动作尽情地表现出来吧!(放范唱,学生随歌曲做舞蹈动作三)“登上山坡”——熟悉歌曲一、二乐句:1、聆听歌曲一,二乐句旋律:师:你们优美的舞姿,合着轻快的歌曲,让老师感觉到了美丽的春天来到了,同时也让老师记住了一段旋律,你听!(老师弹歌曲一、二、乐句旋律,学生聆听。
师:这段旋律你们听过吗?师:它是哪首歌曲里的旋律?(学生回答是《郊游》歌曲师:在《郊游》歌曲里的哪部分?(若学生回答出前八小节或后八小节、第一行或第三行等两个答案,教师小结这两部分旋律是相同的2、用歌曲一、二乐句旋律作为哼唱练习——“登上山坡”:师:让我们用“啦”哼唱这段旋律,顺着音乐的台阶,登上山坡吧!请同学们准备好,我们开始登山了!(教师弹琴,C~F调学生用“啦”哼唱,同时教师指导发声要求,哼唱旋律由慢到快,让学生熟悉旋律;F~C调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