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总结4800字.docx

19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16725701
  • 上传时间:2022-06-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2.60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总结4800字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总结一孟子:简介:? 战国中期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名轲,字子舆? 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继承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被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 孔孟﹄思想主张:1.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反对不义战争——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3性善论——“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名言:?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哲学思想、社会活动和个性修养 《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善辩,故《孟子》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 五经:《诗经》 《 尚书》《礼记》 《周易》 《春秋》二 相关背景及整体感知战国中期,征战不断,社会混乱,礼制崩坏,民众困顿所谓“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韩非子·五蠹》)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时,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于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加上横征暴敛,造成人口锐减,兵员匮乏为达富国强兵、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均以增殖人口为当务之急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寡人之民不加多”而忧心忡忡梁惠王,在位xx年,前xx年靠文侯打下的基础,与诸侯交战互有胜负;后xx年连连败绩一次伐赵,被齐国田忌、孙膑用计大败于桂陵;二次伐韩,又被田忌、孙膑大败于马陵;三次与秦交战,被商鞅率秦军打败,尽失河西之地由是,国力空虚,兵员耗尽惠王到晚年似乎有所觉悟,想广招贤士以挽回败局,但为时已晚梁惠王xx年,孟子被“招贤”来到魏国,梁惠王迫不及待地向孟子讨教治国之策:“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史记·魏世家》) (译文:我不才,多次对外用兵遭受重创,太子被虏,大将战死,国家由是人口物力空虚,以此使先君宗庙社稷蒙羞,我也很觉惭愧您不远千里,屈尊亲临我国朝堂,您会拿什么来拯救我的国家呢?)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民“加多”,称雄诸侯,必须施仁政,行王道,才能得民心,进而得天下孟子始终围绕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来阐释“王道”,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

      三 文章结构:1.(1) 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的原因)2.(2-4)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3.(5—7)阐述“民加多”的具体措施(回答梁惠王的疑问)四.具体分析:措施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斧斤以时五亩 ……树之以桑鸡豚 ……无失其时百亩 ……勿夺其时谨 …….申之以孝悌效果 谷 不可胜食 鱼鳖 不可胜食 林木 不可胜用 衣帛(五十) 食肉(七十) 无饥(黎民) 不负戴(颁白者) 结果 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 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道之成五 写作特点本文写作上体现出的孟子散文的特点: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人手,逐渐引向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设喻,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如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均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3.词丰笔活,理足气盛善用贴切的比喻、有力的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奇句与偶句,单势句与排比句,交错使用,笔势灵活,理直气壮,谈锋犀利,咄咄逼人。

      文章极富雄辩的气势六 启示:1、王道精神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1)首先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2)加强文教德化,提高人民的精神修养(3)统治者严以律己,不推卸责任2、注意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不能滥砍滥伐,滥捕滥杀,更不能竭泽而渔今天可作一些合理地引申:(1)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性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2)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3)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4)实现天下安宁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5)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滋繁,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朱镕基总理谈保持农村稳定时说:“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重,治安不能松,态度不能凶可谓说在点上,抓准了要害文言现象:? 通假字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勿”或“毋”,不要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头发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通“途”,道路 4:鸡豚狗彘(zhì)之畜,【无】失其时 【无】 通“勿”或“毋”,不要。

      古今异义1.【寡人】之于国也古义: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词今义:指形单影只之人)2.【河】内【凶】河内】:黄河北岸的魏地,今河南济源一带【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1.指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 2.不行的,不吉祥的3.邻国之民不【加】少 (古义:副词,更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 起:增加)4.弃甲曳兵而【走】走】:(古义:逃跑今义:行走)5.【或】百步而后止或】:(古义:有的人今义:表选择的连词,或许、也许)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岁】:(古义:年成今义:年)7.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谷】:(古义:粮食的统称今义:谷子)8.斧【斤】以时入山林斤】:(古义:斧头今义:重量单位9.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10.非我也,【兵】也兵】:(古义:兵器今义:军队中最基层人员))? 一词多义·1.数①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cù 密、细密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③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命运④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ò 屡次⑤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数目、数量⑥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 shǔ计算·2.直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与“曲”相对,不弯曲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仅、只③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价值④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 径直、直接·3.发①百发百中 成语 发射②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征发、派遣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指打开粮仓 救济百姓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开放⑤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 出发⑥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发出⑦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发出、抒发·4.兵 ·5.胜①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承受①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兵器 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尽 ②穷兵黩武 成语 战争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胜利 ③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军队 ④日出江花红胜火, 《忆江南》 超过④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淝水之战》 士兵 ⑤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宏伟的 ·6.时①不违农时 名词,季节 ②无失其时 名词,时机,机会·7.王①王无罪岁 大王,名词,读wáng ②然而不王者 称王,统一天下,度wàng·8.食①谷不可胜食 《寡人之于国也》动词,吃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寡人之于国也》前一个“食”为动词,吃;后一个“食”为名词,食物 ·9.于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介词,比②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在4.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和,跟,与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发出者·10.之①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助词,舒缓语气②填然鼓之 《寡人之于国也》助词,衬音③王道之始也 《寡人之于国也》助词,的④何厌之有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⑤仰观宇宙之大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6 之二虫又何知 代词,这7吾欲之南海 动词,到??去8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11.以①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 用②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按照③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把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因为5.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表并列(以上均为介词)6.日以尽矣 通“已”已经7.皆以美于徐公 动词,认为? 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无罪岁】:【树之以桑】:【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动词作名词:【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谨庠序之教】:? 特殊句式【判断句】1.是亦走也2.非我也,岁也(否定判断肯定判断)3.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倒装句】1.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 (2)鸡豚狗彘之畜正常语序:(1)申之以孝悌之义 固定句式(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直不百步耳(3)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2、宾语前置: (3)是亦走也("是......也"相当于“这也是......(1)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啊”)千年孟子心站在历史的浪潮中,以一颗虔诚的心,静听纵横千年的历史无声的翻涌、吞吐,感知迸发历史的源头在波涛汹涌的巨浪之巅,我望见了孟子儒雅别致的长袍与坚定不移的眼神驾着信念的扁舟,我冲波而上,舟楫横扫,穿越千年 我听见了它心底的声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好个不淫、不移、不屈,一种凌驾于万物之上的豪情、气节,充斥着我的灵魂微微颤动千年之后的我们为了富贵清廉荡然无存,为了摆脱贫贱不惜出卖良心,为了威武情愿丧失原则堂堂华夏子孙,尊严何在?贞洁何在?孟子用敏锐如利剑般的双眼洞察到千年后的人情世事,刻下了世人心中理应千秋万代相传的警言披波斩棘中,我闻到了来自远古的气息,是孟子身上一种沧桑、悲愤的味道,静听孟子,原来孟子也有不被世人理解所发出的愤世感慨他心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积极、超然的宝贵思想,历游齐、宋、滕、魏诸国,但却被冷落、耻笑甚至驱逐他的仁爱之心在强势、残暴的乱世成了诗人鄙夷之物、牺牲之品听着孟子这样的心声,我的心不禁痛楚起来千年巨变,人事皆非,而战争的硝烟还常常弥漫大地,人心的冷漠更加令人寒彻心田我们需要的是仁爱相传,人与人之间再多一份关爱,国与国之间在少一份争端孟子用四处奔走、疲倦却有力的双腿走出了一条千年不移的仁爱之路,踏平了世人心中高矮不齐的丑恶历史的飓风呼啸着划过我的双颊,强硬而锋利,是孟子激烈的言辞作为一个纵横家,一个雄辩家,他的一字一句有如芒刺插人心深处,决不是无关痛痒,。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