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牙分割线铸造核桩冠修复临床观察.doc
5页后牙分割线铸造核桩冠修复临床观察后牙桩核修复因根管就位道方向不一致修复效果欠佳[1] 我们针对磨牙多个牙根方向不同的特点,采用一种新 的核桩冠技术修复后牙残根残冠,取得了满意效果1材料和方法1. 1临床资料:2001〜2006年,选择后牙残根残冠187 颗,年龄21〜60岁,所有牙均已行根管治疗及牙周治疗, 患牙无松动残根残冠根面位于龈上或齐龈,X线片显示根 尖无暗影,根吸收小于根长的1/3,根充到位1. 2方法 1.2. 1牙体预备:残冠及根面去除残留的腐质,薄壁弱尖及无机釉,尽可能保留健康的有一定抗力形的牙体组织, 暴露出根管口的根充物参考X线片及根充物为依据用扩孔 钻预备根管,深度约为各根长的2/3〜3/4,直径约为根径的l/3o1.2.2制备印模:用硅橡胶印模材料制备根管精细的印 模,灌注超硬石膏1.2.3铸造桩核的制作:在技工室完成分割线制锁式桩 核的蜡型及铸造熔模各分体之间无需要共同就位道,分别 沿所制备的根管方向,在冠部桩核部分采用分割线设计,牙 根粗短较直的桩核设计为外圈,牙根长、斜度大的桩核设内 圈内圈用牙签按根管预备形态制备后插入,外圈桩核用扩 大针缠棉花后用铸造蜡制备后,反方向拔除扩大针,冠方均 留操作柄。
常规包埋,一次性铸造形成内外圈金属桩核1.2.4试戴及粘固:因内外桩之间有制锁作用,戴入时由外 圈向内圈依次就位,调改时从内圈向外圈依次脱位调磨完 成后用梭酸锌一次性粘固,先插入外圈桩核,随即迅速插入 内圈桩核,使各部分紧密结合成一整体1.2.5全冠的制作:常规取模,完成金属铸造冠或金属 烤瓷全冠修复1.2.6临床观察:0.5-5年复查,复查内容包括患者主 诉、修复牙的稳定性、咀嚼功能、牙周状况及X线片检查等2结果和讨论2. 1结果:修复后患者咀嚼功能恢复良好,行使功能自 如,未出现桩核折断、松动、脱落及冠折等情况2.2讨论:尽可能多的保留可利用的后牙残冠残根,对 固定义齿修复至关重要对于残根最好的修复方法是桩核冠 修复[2-3] o对单根牙的桩核设计已形成了较成熟的理论体 系并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后牙牙根具有多根、多根管、多方 向和不同的几何形态及分布的特点,如何根据后牙牙根的特 点,采用具有良好修复效果的桩核修复方法,一直是临床医 师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临床上对磨牙残根修复时,桩的设计 在遵循传统的长度、直径、形态、根尖封闭区等原则的同时, 还需根据后牙牙根的解剖特点,考虑根管的实际应用条件及 修复体固位力的需求来设计桩。
根据磨牙牙根的解剖结构, 利用其多根管多方向的特点一般采用成品螺纹桩和树脂桩 核修复,但研究表明[3],在后牙桩冠修复中,除铸造桩核 外,其他类桩核本身的固位力不足,剩余牙体组织的应力峰 值降低不明显,对提高无髓牙抗折能力作用甚微,微渗漏较 明显铸造合金的热膨胀系数相对低于复合树脂,更接近牙 体组织,从而减少微渗漏的发生目前所用后牙铸造桩核工 艺,采用大致整体铸造和分瓣铸造桩核2种,整体铸造桩核 适用前磨牙和根分叉不大的磨牙,根分叉大的磨牙牙体预备 时要严格考虑共同就位道,备牙难度高,若一味追求桩的长 度又容易导致根管壁侧穿可能性大;咬合力不能完全按多个 牙根方向传导,且辅桩大多短小,影响固位力分瓣铸造桩 核,各分体之间仅为邻接关系而无制锁作用;分体之间的粘 结线与桩核周围的边缘粘结线直接相连,发生边缘微渗漏的 可能性较大;承受咬合力时桩核达不到结构上的完整性针对上述的问题,我们采用分割线制锁式铸造桩核方法 为187颗患牙进行修复,取得了满意效果该技术不要考虑 共同就位道,降低了根管预备时侧穿的危险性,较多地保留 了健康的牙休组织,并有利于桩核的就位:同时可增加桩的 长度和粗度,为修复体提供足够的垂直与水平的支持与固 位,分体制锁是利用多个不同方向桩核与根管所致磨擦角产 生制锁作用,可提高桩的固位力与抗力,且多桩的交角符合 磨牙的牙根解剖结构特点,使修复体的咬合力更合理地分散 传递至各牙根上,避免应力集中。
冠部各分体桩之间是环形 包绕,分体桩之间的粘结线与桩核周围的边缘粘结线不直接 相连,发生边缘微渗漏的可能性较小;同时,各分体桩之间 以及桩与牙体之间紧密粘结形成一结构整体,有助于对抗咀 嚼运动中的垂直及侧向咬合力该技术巧妙解决了固位力及 抗折裂能力等问题,提高了桩核与牙体结构上的完整性,临 床修复效果满意[参考文献][1] 刘萍,朱智敏.桩冠修复致患牙根折的影响因素[J].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6, 32 (4): 314.[2] 方贤浩,李荣,申载贤.金属烤瓷冠修复前牙残冠 残根[J].中国美容医学,2002, 11 (5): 465-466.[3] 张新春,王谈,李彦,等.不同桩核材料对桩冠箍 效应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 版),2005, 26 (2): 164.[收稿日期]2007-06-18 [修回日期]2007-07-20编辑/何志斌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 PDF格式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