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doc
2页如何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作了明确的要求: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经历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一、让学生经历新知呈现的过程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数学内容放在真实有趣的情境里,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把生活原型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发生的过程在“乘法的初步认识”新授课中,为了让学生真实体会“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的计算规律,在课始我设计了老师和学生进行计算比赛的游戏活动环节一: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对 2个3相加,3个4相加,5个2相加,比赛结果自然是老师获胜,学生感到十分惊讶和佩服老师计算的速度,这时老师故设悬念,先请学生回答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板书如下:2个3相加 3+3=6 3个4相加 4+4+4=12 5个2相加 2+2+2+2+2=10 环节二:呈现新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当学生产生了迫切的学习愿望后,教师:你们想知道老师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吗?是用一种新的运算方法“乘法”来计算的接着,在原来的板书旁边写出乘法算式:2个3相加 3+3=6 3×2=63个4相加 4+4+4=12 4×2=12 5个2相加 2+2+2+2+2=10 2×5=10 通过以上两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尤其是“5个2相加是多少”,学生在经历了连加计算的繁琐后,接着看到了老师用乘法计算的简便和快捷,体会到了乘法运算的优越性,感悟了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案例充分体现让学生参与经历数学知识的呈现过程,了解新知产生的由来,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