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邵阳市龙公桥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5页湖南省邵阳市龙公桥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一个密闭容器,中间有一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厚度可忽略)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当左侧充入1 mol N2,右侧充入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共8 g时,隔板处于如图位置(左、右两侧温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右侧CO与CO2分子数之比为1∶3B. 右侧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8倍C. 右侧CO的质量为1.75 gD. 若隔板处于距离右端1/6处,其他条件不变,则前后两次压强之比为25∶24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当左边充入1molN2,右边充入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共8g,左、右室的压强相等,则右室中CO和CO2的总物质的量为1mol=0.25mol,设CO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解得x=0.1875、y=0.0625.A.分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B.根据=计算平均摩尔质量,相同条件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C.根据m=nM计算CO的质量;D.若隔板处于距离右端处,则右室气体物质的量为1mol=0.2mol,由PV=nRT可得P=cRT,则恒温条件下压强之比等于气体总浓度之比.解:当左边充入1molN2,右边充入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共8g,左、右室的压强相等,则右室中CO和CO2的总物质的量为1mol=0.25mol,设CO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解得x=0.1875、y=0.0625.A.分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右边CO与CO2分子数之比为0.187mol:0.0625mol=3:1,故A错误;B.由此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32g/mol,相同条件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故右侧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6倍,故B错误;C.CO的质量为0.1875mol28g/mol=5.25g,故C错误;D.由PV=nRT可得P=cRT,则恒温条件下压强之比等于气体总浓度之比,若隔板处于距离右端处,则右室气体物质的量为1mol=0.2mol,则前后两次压强之比为:=25:24,故D正确,故选:D.2.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44 g乙醛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AB. 常温常压下,8 g CH4含有5 NA个电子C. 标准状况下,22.4 L苯含有NA个C6H6分子D. 14 g乙烯中所含的C-H键数目为2NA参考答案:CA、44g乙醛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乙醛分子中含1个氧原子,故1mol乙醛中含NA个氧原子,故A正确;B、8g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5mol,而甲烷为10电子分子,故0.5mol甲烷中含5NA个电子,故B正确;C、标况下苯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和分子个数,故C错误;D、14g乙烯的物质的量为0.5mol,而乙烯中含4条C-H键,故0.5mol乙烯中含2molC-H键即2NA个,故D正确;故选C3.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 B.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 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参考答案:B略4. 某金属氯化物MCl2 40.5 g,含有0.600 mol Cl-,则金属M的摩尔质量为( )A. 135 B. 135 gmol-1 C. 64 D. 64 gmol-1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n(MCl2)=,n(Cl-)=0.6mol=0.3mol,M(MCl2)==135g/mol,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5-71=64,摩尔质量为64g/mol,故选D。
5. 相同质量的H2SO4与H3PO4中的氢原子数之比为A.2: 3 B.3: 2 C.1:2 D.2:1参考答案:A略6. 一定温度下, 将 2 mol SO2 和 1 mol O2 充入一定容密闭容器中, 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下列反应: 2SO2(g) + O2(g) 2SO3(g); △H= -197 kJ/ mol, 当达到平衡状态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成 SO3 为2 mol B.反应放出 197 kJ 的热量C.SO2 和 SO3 物质的量之和一定为 2mol D.SO2 的物质的量和SO3 物质的量一定相等参考答案:C7. VmL硫酸铁溶液中含有mgFe3+离子,则溶液中SO42-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B. C. D.参考答案:略8. 现有Fe、Al、Si三种单质的混合物,取一半投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将剩余的一半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若经测量两次实验产生的气体质量相等,则原混合物中Fe、Al、Si三种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A. 6:4:3 B. 1:1:1 C. 2:3:4 D. 3:7:6参考答案:A取一半固体投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Al、Si与氢氧化钠反应放出氢气;将剩余的一半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Fe、Al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测量两次实验产生的气体质量相等,说明Fe与硫酸反应放出的氢气和Si与氢氧化钠反应放出氢气一样多,根据 、 ,Fe、Si的物质的量比一定为2:1,故A正确。
9. 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A.某原子K层上只有一个电子 B.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C.某原子M层上和L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层上的4倍D.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参考答案:B略10. 有一种气体的质量是14.2g,体积是4.48升(STP),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28.4 B.71gmol-1 C.71 D.28.4gmol-1参考答案:B略11.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T2O与D2O B.40 19K与4020Ca C.O2和O3 D.21H和31H 参考答案:C略12. 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 A.CH3CH3 B.Na2O2 C. NaCl D.N2参考答案:A略1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gB.两种不同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两种物质的质量一定相等C.3.0molOH-的质量为51gD.铁的摩尔质量就是它的相对原子质量参考答案:C14. 下列各组物质中,不管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充分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量始终不变的是( )A.乙炔(C2H2)和苯(C6H6) B.乙烷和乙烯C.乙醇和1-丙醇(CH3CH2CH2OH) D.乙醇和乙酸参考答案:A略15. 下列化合物①Fe3O4 ②AlCl3 ③FeCl2 ④FeCl3 ⑤NaHCO3 ⑥H2SiO3,其中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取的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参考答案:A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为了制得较纯净的Fe(OH)2,甲乙两同学分别用下面两种方法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
同学甲: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还需加入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 的方法3) 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同学乙:在如下图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H2SO4等试剂制备A管中是Fe和H2SO4, B管中是NaOH溶液4)先打开a,使A管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夹紧止水夹a,这样做的目的是 5)A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B管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7)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 参考答案:同学甲:(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还需加入 Fe粉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 加热 的方法同学乙:(1)先打开a,使A管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夹紧止水夹a,这样做的目的是 A管中产生的气体通入B管中排尽B管中的空气 ,使B充满还原性气体氢气.(2)A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2H+=Fe2++H2↑ (3)B管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Fe 2++2OH-=Fe (OH)2↓ 。
4)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 试管A中反应生成的H2充满了A试管和B试管,且外界空气不容易进入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10分)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在学习、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下表列出了①~⑨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高 考 资 源 网族周期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2⑤⑥3①③④⑦⑨4②⑧请回答:(1)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2)在①、②、③三种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 (3)①、②、③三种元素按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 (填离子符号)4)⑥元素形成的具有强氧化性的氢化物电子式是 , 该元素另一种氢化物在常温下与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1)C (2)KOH (3)K+>Na+>Mg2+(4) 2K+2H2O==2K++2OH—+H2↑18. 从Fe、C、H、O、N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⑴用适当的符号和数字填空: ①2个铁离子_________ ;②3个氨分子__________⑵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①最轻的气体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