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编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章末训练a含答案.doc
5页新编化学精品资料限时规范训练3 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A级 基础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 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 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 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 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 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C.③⑤⑥⑦ D.①③④⑦解析:②水煤气是炭(煤)和水反应生成的,属二次能源,⑤盐酸和食醋均为混合物,⑥纯碱(Na2CO3)属于盐答案:D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径介于1 nm~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B.电泳现象可以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溶液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和胶体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解析: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 nm~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电泳现象可以证明胶粒带电;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故正确答案为C项答案:C3.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CuO→CuCl2 B.Zn→Zn2+C.H2→H2O D.HCl→H2解析:需加还原剂,则自身是反应中的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化合价应降低,Cl―→2,故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D4.向存在大量Na+、Cl-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NH3后,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A.K+、Br-、CO B.Al3+、H+、MnOC.NH、Fe3+、SO D.Ag+、Cu2+、NO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离子反应和离子共存的问题溶液中通入NH3,得到氨水,溶液呈碱性,可与Al3+、H+、Cu2+、Ag+、Fe3+等反应,故B、C、D皆不符合题意,而K+、Br-、CO在碱性条件下皆可大量存在故正确答案为A答案:A5.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发生如下反应:3NaClO===2NaCl+NaClO3,在相同条件下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 )A.NaCl、NaClO B.NaCl、NaClO3C.NaClO、NaClO3 D.NaClO3、NaClO4解析:在已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1→+5和+1→-1,NaClO2也可发生类似的反应,即氯元素的化合价既有升高,也有降低选项A中均降低,选项B、C符合上述要求,选项D化合价均升高,但选项C中NaClO不是最终产物,故正确答案为B项答案:B6.制作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
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A.烧杯中有铜无铁 B.烧杯中有铁无铜C.烧杯中铁、铜都有 D.烧杯中铁、铜都无解析:在题设条件下,如果氯化铁溶液足量,铁粉和铜粉都可以与之完全反应,在此情况下,烧杯中既无铁也无铜;如果铁粉和铜粉足够多,氯化铁溶液相对不足,则反应后铁和铜都会存在;如果氯化铁溶液、铁粉、铜粉适量,则下列反应优先发生:Fe+2FeCl3===3FeCl2,这样,烧杯中将有铜,而铁粉没有剩余无论如何有铁无铜的现象不可能存在答案:B7.用于发射“嫦娥”一号的是“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火箭升空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2H8N2+2N2O4===2CO2↑+3N2↑+4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C2H8N2B.该反应中C元素被氧化,N元素被还原C.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该反应每生成1 mol CO2转移8 mol电子解析:C2H8N2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N元素化合价-3价,反应后C、N化合价均升高而N2O4中N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到0价,反应中N2O4共得到16e-C2H8N2是还原剂,N2O4为氧化剂。
C2H8N2中的N元素被氧化,N2O4中的N元素被还原,所以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每生成1 mol CO2共转移8 mol电子答案:CD8.人体中正常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中应含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高价铁血红蛋白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中毒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是还原剂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C.维生素C将Fe2+转变为Fe3+D.亚硝酸盐被氧化解析:由题意知Fe2+被亚硝酸盐氧化成Fe3+,说明亚硝酸盐作氧化剂,被还原,故A、D项错;Fe2+变Fe3+而中毒,缓解毒性的方法是使Fe3+重新生成Fe2+,维生素C能够解毒,说明维生素有还原性,故选B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6分)9.(13分)一个体重50 kg的健康人,人体内约含2 g铁,这2 g铁在人体内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Fe2+易被吸收,在补铁时,应给予含Fe2+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有利于人体吸收1)Fe2+Fe3+的转化时,①需要加________剂(填“氧化”或“还原”);若加入锌粒,能否实现②的转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这句话指出,维生素C在这一反应中具有__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3)市场出售的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的颗粒细小的铁粉,这些铁粉在人体胃酸的作用下转化成亚铁盐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分析: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利用Fe、Fe2+、Fe3+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所需试剂是强氧化(还原)剂还是弱氧化(还原)剂,再结合材料“维生素C”的功能进行解答解析:(1)Fe2+的化合价为+2,Fe3+的化合价为+3,①是Fe的化合价升高,需加化合价容易降低的物质,即氧化剂;②中Fe3+→Fe2+,要加入弱还原剂如Fe、Cu等,若加入锌粒能将Fe3+转化成Fe2)维生素C可使Fe3+变成Fe2+,化合价降低,则维生素C的化合价要升高,做还原剂3)人体胃酸为盐酸,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答案:(1)氧化 实现Fe3+→Fe2+要加入还原剂,但Zn具有强还原性,能把Fe3+还原成Fe,不能实现上述转化(2)还原(3)Fe+2H+===Fe2++H2↑10.(13分)在500 mL 0.10 mol·L-1 FeCl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待反应结束后,将溶液稀释到1 L,再取出1/10稀溶液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到2.009 g沉淀求原溶液中被氧化的Fe2+占原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分数解析:设被氧化的Fe2+的物质的量为x2Fe2++Cl2===2Fe3++2Cl-2 mol 2 molx (-0.10×0.5×2 mol)x=0.04 mol被氧化的Fe2+:×100%=80%答案: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