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经济法英汉双语课程教学大纲.doc
10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国际经济法(英汉双语)》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性质(必修课/专业限选课/非专业限选课/任选课)课程名称国际经济法(英汉双语)课程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Business Transactions总学时数54讲课学时42讨论学时9其他学时3学 分开课单位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适用专业法学、国际经贸和外语专业等先修课程要求学生应具备民商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国际法(国际公法)、冲突法(国际私法)等相关法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应了解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应了解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以及国际金融的基本知识,学生还应具备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选用教材Ralph H. Folsom, etc.,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RANSACTIONS – A PROBLEM-ORIENTED COURSEBOOK (3rd edition). St. Paul, Minn: West Publishing Co. 1995.主要教学参考书朱榄叶:《国际经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施米托夫:《出口贸易》,麦斯韦尔出版社2000年版吴志攀、余劲松:《国际经济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考核方式考试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属于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的学科课程设置始终围绕促进国际经贸法律发展这一目标来展开一般说,国际经济法属于国际法学下的分支学科 本课程主要涉及国家、国际组织、公司企业和个人等主体在国际经贸交往中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其体系如下:在明确国际经济法的性质、调整对象、调整方法以及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等国际经济法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就国际经济法各分支学科分别进行教学与研究 国际经济法的分支学科主要涉及:国际贸易法律制度,包括国际货物买卖的法律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货物运输、保险、支付等制度,还包括国际贸易管制的措施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体系;国际投资法律制度,包括外商来华投资的法律问题以及我国对外投资的法律构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法律体系,包括我国的知识产权立法与执法,以及国际经济交往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在此基础上讨论国际经济争端的解决,特别是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制度二、教学安排及方式 总学时 54 学时,讲课 42 学时,模拟和讨论 12 学时 学时分配表:教学环节教学时数课程内容讲课案例课模拟庭审/仲裁小计第一章 国际经济法总论 2第二章 国际货物买卖法8第三章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法律制度4第四章 国际贸易结算与支付法律制度4第五章 WTO贸易管理制度8第六章 国际投资法8第七章 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法律制度4第八章 国际经济争端处理法律制度4案例讨论9模拟庭审/仲裁3总 计429354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 国际经济法总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这一部分要求学生了解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调整方法;国际经济法的性质以及它和相关学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教学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教学重点有两个方面:第一,为明确国际经济法调整的二个层次及调整的二种基本方法国际经济法既涉及平等主体间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此可称之为"私法"性质的规范),也包括国家管理经济的法律规范,包括各国协调国家管理经济行为的成果--相关国际条约以及国际组织的规范(此可称之为"公法"性质的规范),因此国际经济法既涉及以"私法"规范为基础的调整方法,也包括以"公法"规范为基础的调整方法;第二,为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这部分内容教学的焦点问题包括:第一、国际经济法规范的形成与效力,国际经济法规范以国内法为主,还是以国际法为主,国际惯例的作用与效力如何?第二、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第三、国家经济主权的原则及其在新世纪的发展变化?第四、国家对自然资源永久主权原则的使用与国家竞争力的基础?第五、国际合作以谋求发展的新内涵教学方法与手段:此部分内容教学课时安排大致为2课时这部分内容以教学讲解为主,以便让学生对国际经济法有大致的了解,有概念性的准备教学内容:第一节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概述第二节 国际经济法的概念与特征第三节 国际经济法的主体第四节 国际经济法的渊源第五节 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复习与作业要求:应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国际商报"、"国际经贸消息"等报刊以了解国际经贸的最新情况;要求学生跟踪"法学"、"政法论坛"、"中外法学"、"法学家"等法学类核心期刊中关于国际经济法方面的文章以关注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根据教学进度要求学生阅读相应的参考书目以更好地把握学科的基本知识。
考核要点:此部分内容教学涉及的主要概念与相关知识包括国际经济法、国际惯例、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经济主权、国有化或征收、普惠制、洛美协定、南南合作、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等辅助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讨论第二章 国际货物买卖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了解国际货物贸易法律制度的基本体系;充分把握国际货物买卖法律制度的基本规范;充分把握国际贸易运输法律制度的基本规范;充分把握国际贸易支付制度的基本规范;此部分内容为本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国际货物贸易的各项法律制度,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教学的重点包括:第一、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法律适用,应简要分析《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与《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区别与联系,分析两大法系在买卖法方面的差异;第二、国际贸易术语;第三、国际货物买卖关系的确立与违约救济;第四、提单法律问题;第五、海上货物运输风险与保险的确立和理赔;第四、信用证法律问题这部分内容教学的焦点问题包括: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与相关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的比较分析;第二、国际货物买卖法的统一化趋势及其对国际经济法律规范的影响;第三、提单欺诈与国际贸易欺诈(诈骗);第四、信用证的优劣分析与国际贸易支付制度的新发展;第五、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教学方法与手段:这部分内容教学课时安排大致为8课时这部分内容在讲解的同时,侧重结合案例分析研究和讨论,还可考虑组织模拟法庭或模拟仲裁庭等方法,以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教学内容:第一节 国际货物买卖法概述 第二节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概述第三节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订立第四节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双方的义务第五节 国际货物买卖的违约及其救济方法第六节 风险转移第七节 国际贸易惯例复习与作业要求: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国际商报"、"国际经贸消息"等报刊以了解国际经贸的最新情况;要求学生跟踪"法学"、"政法论坛"、"中外法学"、"法学家"等法学类核心期刊中关于国际经济法方面的文章以关注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根据教学进度要求学生阅读相应的参考书目以更好地把握学科的基本知识考核要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订立、内容、履行、违约与救济等相关概念及国际条约的规定;国际贸易惯例的灵活掌握和运用辅助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讨论案例,举行模拟仲裁第三章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了解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的法律规范,通过交流与探讨让学生了解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法律制度在实践中出现的争端的主要形式。
此部分内容的教学重在提高学生对对实践问题的敏感以达到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为学生进一步的深造与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教学重点在于海上货物运输中提单的法律制度;承运人的责任问题之理论与实践;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制度教学方法与手段:这部分内容教学课时安排大致为4课时这部分内容在讲解的同时,侧重结合案例分析研究和讨论,并可考虑组织模拟法庭或模拟仲裁庭等方法,以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教学内容:第一节 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第二节 提单第三节 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公约第四节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合同第五节 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制度复习与作业要求:阅读"国际商报"、"国际经贸消息"等报刊以了解国际经贸的最新情况;要求学生跟踪"法学"、"政法论坛"、"中外法学"、"法学家"等法学类核心期刊中关于国际经济法方面的文章以关注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根据教学进度要求学生阅读相应的参考书目以更好地把握学科的基本知识考核要点:考核要点主要有:提单(预借提单、倒签提单、清洁提单)、海牙规则(适航、管船过失、责任限制)、共同海损、单独海损、平安险(水渍险、一切险)等提单的法律性质;承运人责任制度的理论;辅助教学活动:结合案例分析研究和讨论,还可考虑组织模拟法庭或模拟仲裁庭等方法,以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
第四章 国际贸易结算与支付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结算与支付法律规范的特性与现状,通过交流与探讨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结算与支付法律制度在实践中碰到的障碍此部分内容的教学重在提高学生对对实践问题的敏感以达到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为学生进一步的深造与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票据、托收、信用证和保理等准确定义;各种方式下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新型贸易融资方式与传统民商法律的衔接教学方法与手段:这部分内容教学课时安排大致为4课时这部分内容以讲解为主,注重采用交流与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还可考虑引导学生通过对所学法律知识的归纳与总结,发现法律调整现实行为的基本规律,探求以法律的方法规范现实经济行为的可能性,以逐步培养学生以法律的视角看待问题的习惯教学内容:第一节 国际贸易结算与支付工具概述第二节 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法律规定第三节 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新发展复习与作业要求:阅读"国际商报"、"国际经贸消息"等报刊以了解国际经贸的最新情况;要求学生跟踪"法学"、"政法论坛"、"中外法学"、"法学家"等法学类核心期刊中关于国际经济法方面的文章以关注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根据教学进度要求学生阅读相应的参考书目以更好地把握学科的基本知识。
考核要点:考核要点主要有:票据、跟单托收、信用证、保理、信用证欺诈及其例外和豁免等辅助教学活动:结合案例分析研究和讨论,以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第五章 WTO贸易管理制度 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了解国际货物贸易法律制度的基本体系;了解贸易管制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各国贸易管制的规范——WTO法律体系的基本内容;充分了解"入世"对我国的影响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国际商贸法律制度,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教学的重点包括:第一、贸易管制的基本方法与发展,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博弈与协调;第二、WTO法律体系,包括基本原则、基本协定及其中国入世承诺文件;第三,《中国对外贸易法》对贸易救济方法协调及其法律问题难点在于贸易关注主要属于政府行政管理行为,同学们由于缺乏相关经验,较难理解教学方法与手段:这部分内容教学课时安排大致为8课时这部分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