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秋分手抄报简单又漂亮.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84773846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9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秋分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秋分的习俗 1、秋祭月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那么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天,不过由于这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那么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农历八月十五日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由于月宫中的嫦娥是位女子,因此有了“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即民谚所说“男不拜月〞的传统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古时在广东局部地区,人们有着在八月十五晚上拜祭月的习俗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显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民间的祭月习俗因地区不同仪式各异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北京岁华记?记载北京祭月的习俗说:“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 2、吃秋菜 秋分是踏秋的正式开始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野苋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癌作用炒野苋菜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成效,食之可增强抗病、防病能力,健康少病,润肤美容适用于痢疾、目赤、雀盲、乳痈、痔疮等病症 实际上,岭南习俗所谓的“秋汤〞也是和现在中医学提倡的秋天滋补是一致的,只不过岭南习俗更加典型,有点土生土长的味道,没有上升到中医学理论的高度罢了 3、送秋牛 秋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

      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桔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4、粘雀子嘴 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希望用汤圆将麻雀的嘴粘住当然只是农民朋友的美好想象和愿望,不过这其中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汤圆的黏性比较大,不易消化,不宜多食汤圆多以糯米为主原料和其他一些配料制成,糯米性温,味甘,所加配料亦往往是高糖分、高热量之物,在春寒季节少量食用有助于补充身体热能,补虚调血、升阳健脾但糯米黏滞、难消化,多食容易导致食滞搭配葱、蒜等辛味食物,可以平衡汤圆的滞缓效果 5、放风筝 秋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6、竖鸡蛋 “秋分到,蛋儿俏〞。

      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这一天,我国很多地方都会有不少人在做“立蛋〞试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