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伤寒论复习题.docx

25页
  • 卖家[上传人]:1980****057
  • 文档编号:274454807
  • 上传时间:2022-04-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56K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最新伤寒论复习题 《伤寒论》 一、名词解释 1、面合色赤:满面通红 2、将息:将息调息即护理调治的意思 3、白饮:即米汤 4、下利清谷:泻下不消化的食物 5、面色缘缘正赤:缘缘,持续不断之意满面持续发红 6、四逆辈:四逆辈是张仲景提出来治疗太阴本证的,根据阳气虚衰,阴寒内盛的程度不同,选用不同温阳力量的方子,如理中汤、四逆汤等等 7、周时:一昼一夜,即二十四小时 8、苦酒:即米醋 9、麻沸汤:即煮沸的水 10、心中懊憹:即心中烦郁无奈闷乱不安之意 11、旦日夜半:明天夜半 12、面垢:面部如蒙油垢,此因阳明热浊之气上熏所致 13、筋惕肉瞤:肌肉跳动 14、法醋:即指食用醋 15、厥逆:手足厥冷 16、小便色白:即小便滑长 17、不更衣:不大便 18、口不仁:口舌麻木,食不知味,言语不利 19、清血:清,同圊,登厕之意清血即便血 20、水逆:指饮邪内停气不化津以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的一种症候,为蓄水重症的表现 二、选择题: 1、可确辨为桂枝汤证的是( B ) A、恶风、发热、头痛、汗出、脉浮、口不渴、胸满。

      B、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 C、恶寒发热、不欲饮食、呕吐、汗出而喘 D、发热恶风、汗出、身痛、口不渴、脉沉迟 2、桂枝汤方中桂枝与芍药的用量比例是( A ) A、桂枝:芍药为1:1 B、桂枝:芍药为1:2 C、桂枝:芍药为2:1 D、视病情灵活掌握 3、用桂枝汤治疗卫气不和,时发热自汗出的病证,选择下列哪种用药方法最恰 当 D ) A、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等物 B、服已须臾,喝热粥一升 C、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D、先其时发汗 4、桂枝加葛根汤中葛根的作用是( B ) A、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B、升津舒经,且助解表 C、升津止利,解肌止渴 D、解肌祛风,解表止利 5、脾虚气滞腹胀满者治疗首选( B ) A、理中汤 B、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C、桂枝加大黄汤 C、桂枝人参汤 6、太阳温病的含义是( A ) A、外感温热之邪初起之证 B、太阳病误用辛温发汗的变证 C、春月受风,其气已温的病证 D、里热炽盛,气阴两伤之证 7、葛根汤的药物组成是( B ) A、桂枝汤加葛根 B、桂枝汤加麻黄、葛根 C、麻黄汤加桂枝、葛根 D、麻黄汤加葛根 8、太阳中风证自汗出的病机应除外下列哪项( C ) A、卫强营弱 B、阳浮阴弱 C、卫阳闭遏,营阴郁滞 D、营气和而外不谐 9、下列哪项不符合苓桂术甘汤的主证( D ) A、心下逆满 B、气上冲胸 C、起则头眩 D、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 10、五苓散的服法是( B ) A、捣为散,先食温服 B、白饮和服 C、清酒调服 D、温顿服 11、“晬时”是指( C ) A、一昼夜 B、一旬 C、一周 D、当时 12、“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辨证属于( A ) A、真寒假热 B、真热假寒 C、里寒外热 D、热极生寒 13、恶寒与发热并见,不可能是( D ) A、桂枝人参汤证 B、五苓散证 C、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D、四逆汤证 14、桃花汤中赤石脂的用法是( A ) A、一半入煎,一半吞服 B、另煎,兑入干姜粳米药汁中 C、吞服药末 D、与诸药同煎,无特殊要求 15、心下悸欲按,脉虚数无力,治疗首选( D ) A、桂枝加桂汤 B、桂甘龙牡汤 C、苓桂甘枣汤 D、桂枝甘草汤 16、下述提纲证和原文不符的是( D ) A、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B、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C、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D、太阴之为病,腹满而痛,食不下,自利不渴,小便色白,若下之,必胸下 结硬 17、下列汤证中,除哪项外,均可见“心下痞”( C ) A、五苓散证 B、桂枝人参汤证 C、黄连汤证 D、旋复代赭汤证 18、桂枝新加汤证“身痛”的病机是(B ) A、表阳受伤,筋脉失养 B、阴液耗伤,筋脉失养 C、营气两伤,筋脉失养 D、水湿浸淫,筋脉失养 19、附子泻心汤的煎服法是( A ) A、麻沸汤泡“三黄”,煎附子 B、麻沸汤泡附子,煎“三黄” C、先煎附子,后下“三黄” D、用“去滓重煎”法 20、桂枝人参汤的方药组成是( C ) A、桂枝汤加人参 B、理中汤加人参 C、理中汤加桂枝 D、桂枝汤加人参干姜 21、下利黄色稀水,秽臭灼肛,里急后重,口苦咽干,舌苔黄,脉弦数宜选 ( C ) A、小承气汤 B、葛根芩连汤 C、黄芩汤 D、白头翁汤 22、炙甘草汤证的病机是(D ) A、心阳亏虚,水气凌心 B、心血瘀阻,脉络不通 C、心血不足,心失所养 D、心阳亏虚,阴血不足 23、太阳蓄水证的主要脉证是( D ) A、脉浮、微热、恶寒、消渴、少腹满、小便不利 B、少腹满、小便不利、其人如狂 C、神志正常、小便不利、腹濡软 D、脉浮发热、渴欲引水、小便不利 24、阳明病的主脉是( C ) A、数 B、洪 C、大 D、沉 25、根据原文,“正阳阳明”是指( B ) A、脾约 B、胃家实 C、热结旁流 D、阳明腑实 26、麻子仁丸证当除外下列哪一项( C ) A、大便结硬 B、小便频数 C、腹胀满痛拒按 D、趺阳脉浮而涩 27、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小柴胡汤的功能( B ) A、寒温并用,扶正祛邪 B、疏风散热,和解祛湿 C、疏利三焦,调达上下 D、宣通内外,和畅气机 28、少阴寒化证出现口渴,其原因是( D ) A、津液亏虚 B、水饮内停 C、肾阴亏损 D、阳虚不能蒸化津液 29、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最适宜的方剂是( A ) A、麻黄附子细辛汤 B、麻黄附子甘草汤 C、桂枝麻黄各半汤 C、四逆汤 30、当归四逆汤适宜于( C ) A、手足逆冷,脉微细者 B、手足逆冷,脉微欲绝者 C、手足厥冷,脉沉迟者 D、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 31、不属于寒热并用的方剂是( D ) A、乌梅丸 B、黄连阿胶汤 C、半夏泻心汤 D、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32、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应服( C ) A、黄连阿胶汤 B、猪苓汤 C、竹叶石膏汤 D、栀子甘草豉汤 33、太阳中风证发热的特点是:( C ) A、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B、时发热自汗出 C、翕翕发热 D、热多寒少 34、少阳病提纲证中,“口苦”的病机为:( A ) A.胆火内郁,郁火上炎 B.胃热上炎,津不上承 C.里热猖盛 D.肾水不足,心火上炎 35、阳明三急下证与少阴三急下证的共同病机是( B ) A、正虚邪实,阴虚热盛 B、燥热内结 C、燥热亢盛,阴津欲竭 D、胃津亏耗 36、以下诸证除哪项外均是小柴胡汤的主证( B ) A、胸胁苦满 B、胁下痞硬 C、往来寒热 D、心烦喜呕 37、柴胡桂枝汤的药物组成是( C ) A、小柴胡汤加桂枝 B、桂枝汤加柴胡 C、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各取半量合方 D、大柴胡汤与桂枝汤合方 38、下列哪一症不是太阴病的主证( D ) A、腹满而吐 B、自利 C、时腹自痛 D、胸下结硬 39、下列何证无“面赤”( C ) A、桂枝麻黄各半汤 B、白虎汤 C、四逆汤 D、白通汤 40、《伤寒论》讨论的“协热利”当除外下列哪项( A ) A、桂枝人参汤证 B、葛根汤证 C、黄芩汤证 D、葛根芩连汤证 41、发黄之症不可见于:( C ) A.湿热证 B.蓄血重证 C.水蓄膀胱证 D.寒湿证 42、黄连阿胶汤证和猪苓汤证不可共有症状有:( A ) A.舌苔黄厚 B.发热 C.口渴 D.心烦失眠 43、下列方证哪个有肝寒气逆病机:( A ) A.吴茱萸汤证 B.小建中汤证 C桂枝加人参汤 D.桂枝加芍药汤 三、填空题: 1、伤寒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指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的总称。

      2、伤寒六经病证是否发生传变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正邪力量的消长对比, 二是治疗是否及时与恰当,三是疾病自身的发展规律 3、伤寒六经病证的传变方式主要有传经、直中、合病、 并病四种形式 4、太阳伤寒与太阳温病的主要区别点在于看病人是否有恶寒的症状二者 的治疗原则分别是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 5、大青龙汤证的辨证要点是太阳伤寒兼里热证 6、表寒实证兼内热烦躁,治疗时应视病情轻重区别选方,证轻者选麻杏石甘汤方, 证重者选大青龙汤方 7、阳明发黄三证是:茵陈蒿汤证证,栀子柏皮汤证证,和麻 黄连翘赤小豆汤证 8、“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应该选用小青龙汤方治疗 9、蓄水证与蓄血证同属下焦病证,其鉴别要点在于病症表现有无小便不利 10、炙甘草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