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1课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教案.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92043501
  • 上传时间:2019-07-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9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题] 第一节、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等基本史实;2、了解不同历史时期议会和内阁权力的消长情况及其原因;3、了解英国议会改革及相应选举规则的制定,形成对英国民主政治“大厦”的结构及内部运行的初步了解;4、培养处理史料、运用史料的能力方法与过程目标:可以运用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以今天英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为切入点,寻找其历史的渊源,从而加深学习历史的现实性和对历史认识的深刻性,对英国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以及选举程序等相对抽象的政治概念有一个灵活的把握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关系和1688年以后以及今天的英国国王、议会和内阁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加深对英国代议制度的整体认识情感、态度目标:通过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使学生认识并理解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不断调整的过程,从而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正确认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以及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及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1932年的议会改革中,工人阶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改革后,工人、贫民仍被排挤在政治权力之外。

      通过学习,让学生辩证地认识资产阶级民主的阶级性和历史局限性[教学重点]通过对英国《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的学习,掌握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了鲜英国式代议制度的特点[教学难点] 本课涉及到君主立宪、责任内阁以及政治体制、民主政治等大量相对抽象的政治术语,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实例去逐步理解;另外本课涉及的内容时间跨度大纵向的历史逻辑不是很明显,需要由教师引导学生去为抽象的政治制度寻找一个历史的间——即一个宏观的历史定位,从而加深对英国民主政治的认识[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从本章导语入手,分析:见P117笔记①②③④!着重介绍第四点什么是代议制?它可以分为几种类型?然后进入第一节!(这个导语实践效果不好!导语最好别分析,直接介绍第四点什么是代议制?它可以分为几种类型?)第一节、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一、“光荣革命”(本目主要是概括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曲折反复的过程,为了解英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提供了一个政治前提1、根本原因:16、17世纪,英国封建制度走向没落,资本主义因素有了相当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经济实力日益增长,迫切要求废除封建专制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激化了社会矛盾。

      2、过程: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先后经历了议会斗争时期、两次内战时期、克伦威尔独裁统治时期、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以及光荣革命如何认识“光荣革命”?这次政变没有经过战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就完成了夺取政权的任务它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同时还避免了新的动荡,确保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既得利益,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光荣革命”保留了国王,大大削弱了王权,“君权神授”变为“议会授权”,这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相互妥协的产物3、革命的意义: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过渡]光荣革命后,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再是神而是议会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尽量扩大自己的政治、经济实力,他们利用当时有利的形势,利用他们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了一系列的法案来限制王权.二、限制王权的法案:(本目介绍了颁布限制王权的法案,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1、限制王权的法案:(1)1689年《权利法案》内容:国王无权废止法律;——— 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 限制了国王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 限制了国王的军事权;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 限制了国王的司法权;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意义:《权利法案》一方面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权等方面限制了王权,另一方面将议会所拥有的自由和权力用法律形式肯定下来这是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重要法律,它有效地限制了王权,肯定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2)1701年《王位继承法》内容:《王位继承法》把包括王位继承权和任命法官的权力都掌握在议会手中,(国王手中还有行政权)过渡)想一想,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颁布《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影响?2、颁布的目的和结果: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结果:国家的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的法律基础[过渡] 议会权力不断提高,君主权力日益下降,这是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总趋势国王没有权力了吗?不是!当时国王手中仍然掌握着行政权!那么,国王的行政权是如何转向内阁的?议会又是怎样取得对行政权的监督控制权的?三、小密室的演变:(本目介绍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过程,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过程:1)起源于光荣革命前的国王最高咨询机构——枢密院,光荣革命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2)汉若威王朝时期,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了惯例1721年,下院多党领袖沃波尔当选为第一任内阁首相,开创了由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3)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内阁总揽行政大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自此,责任内阁制形成,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过渡)君主立宪制下,国王跟内阁的关系如何?内阁与议会的关系又如何呢?2、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画出示意图:(2)解说:①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拥有立法权和行政监督权它由上下两院组成,上院由大贵族组成,由英王任命;下院由选民选举产生,多数党领袖组阁并担任首相②内阁掌握行政权,首相有控制内阁决定的发言权,一切内阁成员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对议会负责;内阁对议会负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以向议会谢罪,或解散议会而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③国王是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但统而不治,仅仅是国家的象征国王形式上任命内阁,无权废除任何法律学以致用】案例1:2019年春英国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

      你认为:①、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赞同这是行使行政权的内阁集体作出的结果,首相和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②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英国会不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而对议会负责③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案例2:如果你是英国保守党的一员,想要取代工党的卡梅伦上台组阁,那么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在众多条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①你本人必须是保守党领袖;②保守党必须赢得选民广泛支持,在下院大选中获胜,成为多数党;(∨)③由英王任命案例3:假如你是英国首相,你是如何当选的?你的地位如何?你有哪些权力?    [答案] 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下院议员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由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所以我首先要参加下院议员选举,成为政党领袖,并在议会大选中获胜,才能当选为首相/我当选为首相后,身兼政府首脑、议会党团领袖和多数党领袖数职,手中握有行政与立法大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我的权力主要表现为拥有各部大臣和主教的提名权、高级文官的任免权、内阁议会主持权、各项重大政策的决策权,等等。

      归纳小结:英国的代议制(君主立宪制)是怎样确立的?① 1640-168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②颁布限制王权的法案如《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国家的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的法律基础③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过渡)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那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又是怎样进一步发展完善的?第四目和第五目做了介绍四、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本目介绍了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原因、内容、评价)1、原因:(1)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大增工业近代化必然带来政治民主化19世纪早期,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英国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工业化带来财富与出身的尖锐矛盾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打破按出身享有政治权利的局面,他们积极谋取参政的权利;工业化带来人口高度集中和都市化进程加快,人口稠密的新兴工业城市要求增加议会的席位2)、1832年议会改革前,英国的议会选举仍然实行中世纪沿袭下来的选举制度,实际上是贵族寡头政治,贵族操纵议会,因此弊端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①选举资格混乱,各选区选举资格不一,各有各的标准,不是以财产为标准,而是以人的出身为标准,随着工业化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样要求获得选举权。

      ②从议会的席位分布情况来看,同样混乱,有的“衰败的选区”已基本无人居住,却仍有选派议员的权利,有的新兴都市,人口众多,但却没有席位或很少有席位③选举方法腐败,营私舞弊、贿选公开化3)19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以及工业资产阶级为了谋取参政权而进行积极地斗争,客观上推动了英国议会选举制的改革2)内容:①选举资格的改革,降低了财产资格:方案规定城市居民凡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房主和年付房租额在10镑以上的房客都有选举权;农村居民中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在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有选举权②议会名额重新分配:取消56个“衰败选区”的议会代表名额,30个小选区选举名额也从2名减至1名,空出的143年席位分配给新兴的工业城市3、 1832年议会改革的评价:积极: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被打贵族控制的席位相对减少;英国议会制度朝着民主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更趋民主化局限性:工人和贫民的政治权利受到了种种限制,进一步启发了工人阶级的觉悟,走向了公开的政治斗争形式议会改革发展趋势:对象----不断扩大;资格---不断降低;地区---不断扩大!(过渡)从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通过一系列法案和改革,使议会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体现了资产阶级夺取政权时期的需求。

      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英国的政治倾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内阁权力膨胀,议会的权力和作用缩小五、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内阁专横1“内阁专横“的表现:①从1887年到1897年,内阁占用议会的时间达到全部时间的84.5%,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而下院只是“充当内阁登记机关”而已②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行原则,这使一部分立法权直接转入内阁手中;③内阁还篡夺了议会的财政权;如1875年首相狄士累利未经议会同意就擅自购买了苏伊士运河44%的股票③伴随着政党政治的日益完善,首相和内阁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