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实际分析教师培养幼儿归属感的措施.docx
4页联合实际分析教师培养幼儿归属感的措施—、归属感的概念界定与辨析归属感是一种情感,是一个人对某样事物、组织的从属感觉,是一种主观的 个人感受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认为,“归属感”是指个体认同所在的群体, 并感觉自己也被群体认可和接纳而产生的一种隶属于这个群体、与这个群体休戚 相关的感觉归属感是一种心理需要,是个体或集体对事物或现象的认同程度,并与之发 生关联的密切程度同时,归属感也是一种内在的主观体验发展心理学研究表 明,从小没有归属体验的儿童,长大以后,往往会出现许多社会心理问题比如: 不会与别人交往,没有朋友,不被别人爱,也不会爱别人因此,考虑幼儿个人 的生活体验和发展需要,为帮其形成良好健全的心理情绪与人格,教师要有意识 地帮助幼儿建立归属感二、幼儿缺乏归属感的案例分析案例一:不愿上学的媛媛“我不去幼儿园,妈妈别走……”每日早晨,幼儿园门口总会上演这一出 已经入园两个月了,媛媛对这个“新家”仍不喜欢分析原因:媛媛缺乏归属感,不能很好地融入班集体面对陌生的环境,她 感到恐惧和不安,选择逃避以缓解自己的恐惧案例二:喜欢惹事的轩轩轩轩常常把班上的女孩弄哭,然后表现出得意的样子慢慢地,小朋友们一 个个疏远了他,老师的批评也没起多大作用。
分析原因:轩轩不懂得如何与小朋友相处,不被接纳和认可,缺乏价值感 为了引起小朋友的关注,他便想出这个办法案例三:不喜欢集体活动的俊俊组织户外活动时,别人滑滑梯,俊俊只是站在一旁看做操时也不愿意站到 队伍中间,一个人来回走动,不停地说“回家”分析原因:俊俊由奶奶带大,从小娇生惯养、我行我素,缺乏集体意识,来 到新环境,自然难以融入幼儿园的集体活动中案例四:不守规则的浩浩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耐心地给小朋友讲解、示范游戏规则,可浩X注意 力不集中,完全不遵守游戏规则,让老师头疼分析原因:浩浩没有规则意识和集体意识,在家里就是想干嘛就干嘛,比较 自我,完全不考虑别人的影响和感受三、班级管理中教师帮助幼儿建立归属感的策略和方法—个人如果没有可归属的群体,就会觉得没有依靠、孤独,缺乏心理安全感 如果幼儿的主张、能力、价值、贡献能够得到同伴、教师的认同,与同伴、教师 能够互相接纳并互相关心和帮助,那么幼儿对幼儿园、特别是对班集体就会有一 种归属感―)教师创设一个充满爱的班级环境1•教师要创设一个温馨的可支持的环境,美丽、舒适、童趣,让孩子们接纳 并爱上这个“家”教师在创设班级环境时,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如小班要 保持相对稳定性,满足幼儿的亲肤感;中、大班级则更多考虑环境的教育性,让 环境教育感染每个孩子。
2•教师创设一个充满爱及人文关怀的环境小班的教师对每个孩子做到经常拥抱、微笑、表扬,彼此之间建立信任、关爱的情感中、大班的教师要注意鼓 励幼儿,了解和接纳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引导幼儿发现同伴的优点,营造和谐的 班级环境二) 教师帮助幼儿建立集体意识积极开展集体活动,教师鼓励幼儿参加,帮助幼儿萌发集体意识对于小班 的孩子,尝试以幼儿喜爱的卡通形象来命名活动,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萌发集体 意识对于中班的孩子,教师可以强调班集体概念,鼓励幼儿参与班级各项活动, 在平行班或全园活动过程中能为自己的班级加油对于大班的孩子,教师要强调 集体荣誉,鼓励孩子们为班级增光三) 教师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教师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对培养幼儿的班级归属感非常重要教师应该 注重幼儿情绪表现,帮助幼儿了解规则并逐步适应规则教师为了便于幼儿理解 规则,可设置一些体验的活动如引导幼儿帮助同伴、整理物品时,可要求每个 值日生分享一天的活动感受,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怎样减轻值日生的负担,最后定 下新规则四) 教师帮助幼儿建立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教师应该鼓励每个幼儿参与班级的建设,如:环境创设、游戏规则、幼儿行 为规范等让幼儿参与幼儿园或班级里的重大事情的策划和讨论,给幼儿提供为 他人服务的机会,以展示其独特的才能,并从中感受集体的温暖,体验到集体与 自我的存在价值。
五)教师密切家园联系,共建幼儿班级归属感幼儿班级归属感的建立需要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家长要为幼儿提供一个温暖 和谐的家,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家的一分子,要爱这个家,并愿意为家付出这份 感情会逐渐延伸到爱班级、爱国家,愿意为班级、为幼儿园、为社会、为国家尽 责付出培养幼儿的归属感,不仅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在 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建立幼儿归属感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幼儿 的集体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让幼儿在班级大家庭中找到归属感,为后续 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