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大《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试题答案(简答题).docx
9页电大《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试题答案(简答题) 2015电大《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试题答案(简答题)1.人本管理的基本内容1.答案要点:人本管理的基本内容是:①人的管理第一;②以激励为主要管理方式;③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④积极开发人力资源;⑤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2.岗位定位分析有哪些步骤?2.答案要点:(1)分析岗位工作描述中的框架要求;(2)把这些要求与知识、技能、能力及其他个性特征因素加以对照与比较;(3)在综合(1)、(2)工作的基础上,确定任职资格要求;(4)考虑工作中所运用的工具、信息采集量、数据分析方法等因素,对(3)获得的结果进行修正3.招聘有哪些程序?3.答案要点:企事业组织招聘员工的程序,一般包括六个方面:(1)明确空缺职位的要求;(2)招募,即分析各种可能的招募途径与方法,并比较其优势,权衡价格与费用、时间支出等; (3)甄选;(4)录用;(5)试用考察;(6)签约4.薪酬制度设计的程序或步骤4.答案要点:(1)组织付酬原则与政策的制定;(2)工作分析;(3)工作评价;(4)工资结构设计;(5)工资状况调查及数据收集;(6)工资分级与定薪;(7)工资制度的执行控制与调整。
5.形成人力资源市场需要具备哪些条件?5.答案要点:人力资源市场就是通过供求双方相互选择而自动配置人力资源的体系,或者说是一种以市场机制调节人力资源供求的经济关系人力资源市场的形成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人力资源供求双方具有相对独立性员工个人拥有独立支配人力资源的权利,人力资源需求方拥有独立的用人权,人力资源供求双方均可进行自由选择第二,人力资源供求双方作为对等的利益主体,以劳动合同的形式确立劳动关系第三,工资是人力资源的市场价格,由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调节工资率成为引导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价格信号人力资源市场可以分成社会人力资源市场和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市场1.请你对主要绩效考核方法进行比较答案要点:每个绩效考核方法都有其长处与不足,有的适合用于管理目的,而有的适合用于开发目的一般来讲,如果能获得工作成果的客观资料,那么应该采取目标管理法来评价员工绩效但如果缺乏工作成果的信息,那么可以考虑使用行为法如果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奖金、提薪和晋升,需要对员工进行相互比较,这时关键事件法就不适用,而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行为观察评价法、行为对照表法就比较理想假如组织没有能力设计这样的评价系统,也可以采取比较排序法,但要辅之以统一的评价标准。
如果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开发用工能力,那么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行为观察评价法、评价中心法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实际情况千差万别,选择也绝对不只一种许多组织实际上在绩效考核中并不只用一种方法,而是使用多种方法例如使用行为法和成果法的组合这样既考核了员工的工作行为,又考核了员工的工作成果,从而使考核更加准确2. 什么是“复杂人”假设?答案要点:“复杂人”即权变人,它是假设随着人的发展与生活条件的变化,人们会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不断变化出多种多样的需要;各种需要互相结合,形成了动机和行为的多样性,掺杂着善与恶混合的一种人性理论这种假设是薛恩等人在20世纪末70年代初提出的他们认为,长期的研究证明,无论是“经济人”、“社会人”,还是“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都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都不适用于一切人这是因为一方面人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另一方面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事件、地点和环境下,也会有不同的表现人的需要和潜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地位的改变以及人际关系的变化而各不相同所以“复杂人”并不是单纯的某一种人复杂人假设的主要观点是: ⑴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人们是怀着许多不同的需要加入工作组织的,而且人的需要是随着人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每个人的需要各不相同,需要的层次也因人而异⑵人在同一时期内会有各种需要和动机它们会相互作用并整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复杂的动机模式⑶由于工作和生活条件的不断变化,人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⑷个体在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工作中,会产生不同的需要⑸由于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各异,对于不同的管理方式会有不同的反应1、简述公共行政人事环境对公共人事行政价值、制度的作用1、公共人事行政价值与制度都是适应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2、环境不仅决定了公共人事行政价值与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还规定了其内在的目标、规模、结构、行为方式和意识形态;3、人事行政系统中的各种要素,都要从环境中输入,没有环境所提供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公共人事行政价值就不能形成,人事行政制度也就不可能建立;4、公共人事行政的价值与制度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与人事行政管理具有哪些不同?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将组织中的人本身看作资源,强调其再生性和高增值性;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强调人力资源的能动性;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内容不断进行拓展,不仅包含传统人事行政管理的基本内容,而且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发展的需求,重视和增强了一些新的管理内容;4、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强调的是人力资源使用和开发并重。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独特性是什么?1、公共部门是一个横向部门分化,纵向层级节制的庞大的组织结构体系而这样一个体系又是按照完整统一的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它意味着组织必须目标统一、领导指挥统一、机构设置统一因此,合理划分职责与权力是政府管理体制必然的要求原则上,用人与治事应当统一,事权与人权应尽量接近工作点,划分人事行政管理权限,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范围是完整统一原则的实施,是公共部门人力管理有效管理的基础以此建立起与公共组织体例契合的纵横交错的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在上级机关的统一领导下,承担着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由此可见,任何其他形态的组织,其人事权的划分与人事管理部门的构造,都无法与公共组织人事行政机构的复杂性相比拟2、国家制定专门的法律和法规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行为和管理行为进行规制,保证他们依法合理地行使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的权力3、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具体管理中,体现出了自身的性质如针对政府组织的工作性质与公职人员的政治要求,强化了其德才的测评、考核与培训的方法和技术;而针对公共部门产出的非量化性特征,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必然发展出适用于公共组织的绩效评价指标4、发达国家公共部门人事制度具有哪些特点?1、政府所有行政组织系统与公务人员管理形态都以韦伯的“理想型官僚体制”为典范,管理法规齐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功能完善;2、管理的人力资源以专业性人才为主,重视启用专业人才;3、具有相应的职业保障制度,并建立了相应的保障体系,便公务人员的职业稳定;4、实行政务官与事务官两官分途的制度,保证了行政工作的连续性;5、实行公开考试,公平竞争的选录制度,公务人员的录用与甄选以注重才能为标准;6、公务人员体制以有效的政策规划与严密的法治管理为支撑。
5、发展中国家的公共人事制度存在哪些问题?1、做官重于任事权位取向明显,公务人员热衷于争取权势地位,却未必勇于任事;2、人情恩惠重于人事法制重视在行政体制内编织“关系网”,亲情、朋友意识浓厚,在人事任免上注重于亲情、裙带关系,因而往往因人而异;3、身份观念重于职位观念看重身份与品位等级,而且身份与品位与工作能力和绩效在取向上不一致;4、公务人员素质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要求,各级行政组织中多缺乏科技人才与管理人才;5、政治因素影响浓厚政党政治、政治特权、政治活动等因素对公共人事制度的介入和干预程度较高6、各国公共人事制度共同的发展趋向是什么?1、在发展的方向上都指向现代的功绩制;2、在发展的路径上都是由封建制而官僚制,继而为民主型的开放制各国在发展路径上的差别只在于其在这条发展道路上的位置不同而已;3、在对公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上,由传统的通才模式向专才模式过渡专业化的要求日趋强烈,尤其是对科技专才的需求,已成为各国发展的关键之所在;4、在人事价值观上由重视个人权威及特权观念向对事不对人的平等价值观过渡7、简述我国的《国家公务员法》对《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超越与发展在基本内容上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比较,《公务员法》进一步健全了干部人事管理的四个机制:1、新陈代谢机制。
《公务员法》从公务员队伍的“进口”到“出口”都作出了规定进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