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山东省淄博市高考物理模拟试卷.pdf
25页2021年山东省淄博市高考物理模拟试卷1.实现核能电池的小型化、安全可控化一直是人们的目标现在有一种“炭电池”,就是利用了瓶核S衰变产生的能量,有的心脏起搏器就是使用“僦电池”供电,使用寿命长达20年瓶核发生夕衰变过程中除了产生粒子和新核外,还会放出质量数和电荷数为零的反中微子僦核的半衰期为12.5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徐:核衰变放出的射线是电子流,来源于核外电子B.经过25年后,反应剩余物的质量变为初始质量的:C,环境的温度、压强发生变化时,鬣核的半衰期会发生变化D.氟核发生0衰变过程中产生的新核为2.如图所示,墙上处于同一高度的两个钉子6相距 2 ,为1.0m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长度为0.6m,一端固定在钉子上,另一端系在一个轻质小圆环c上另一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也系在小圆环c上,另一端跨过钉子6悬挂一质量为Tn1的重物(不计绳与钉子b间的摩擦阻力)现在小圆环c上悬挂一个质量为巾2的钩码,平衡后重物巾1沿竖直方向上升了0.4m,则重物和钩码的质量比会为()A,三B.|C.;D.V33.分子势能Ep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像(取 趋近于无穷大时Ep为零),如图所示将两分子从相距r处由静止释放,仅考虑这两个分子间的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A.当r=寸,释放两个分子,它们将开始远离B.当r=r2时,释放两个分子,它们将相互靠近C.当 丁 =丁1时,释放两个分子,r=Q时它们的速度最大D.当 丁 =弓 时,释放两个分子,它们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4.如图所示,在 x O y 平面内有两个沿z 轴方向(垂直x O),平面)做简谐运动的点波源S1(1,0)和5 2(5,0),振动方程分别为Z s i =4 s 讥(忒+,ZS 2=Asin(nt-)o两列波的波速均为l m/s,两列波在点B(5,3)和点C(3,2)相遇时,分别引起8、C处质点的振动总是相互()vAni C-_ I _ V r-0 1 2 3 4 5 6-x/mA.加强、加强 B.减弱、减弱 C.加强、减弱 D.减弱、加强5.2 0 2 1 年 2月 1 0 日,我国发射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进入环火星轨道。
地球、火星的质量之比约为小地:山次=10,半径之比约为R%:R 火=2,探测器在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对应的环绕周期为T,则环绕火星表面附近圆轨道飞行的探测器的速度”和周期7 分别为()A.v=v,T=T B.v=v T=T5 2 S 4C.v=V 5 v T=T D.v=V 5 v T=T2 46.已知通电长直导线在周围空间某位置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与电流强度成正比,与该位置到长直导线的距离成反比如图所示,现有通有电流大小相同的两根长直导线分别固定在正方体的两条边d h和依 上,彼此绝缘,电流方向分别由d 流向爪 由/?流向g,则顶点和 c两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A.V 6:4 B.V 2:2 C.V 3:47.反射式速调管是常用的微波器件之一,它利用电子团在电场中的振荡来产生微波,其振荡原理与下述过程类似已知静电场的方向平行于x 轴,其电势 随 x的分布如图所示一质量m=2.0 x l 0-2 g、电荷量q =2.0 x 1 0-9的带负电的粒子从(一1,0)点由静止开始,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在x 轴上往返运动则()第2页,共2 5页A.x 轴原点左侧电场强度灯和右侧电场强度E2的大小之比台=7匕2 1B.粒子沿x 轴正方向从-Ion 运动到0 和从0运动到0.5CM运动过程中所受电场力的冲量相同C.该粒子运动的周期T=4.0 x 10-8sD.该粒子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动能为4.0 x 10-8/8.一位同学用底面半径为r 的圆桶形塑料瓶制作了一种电容式传感器,用来测定瓶内溶液深度的变化,如图所示,瓶的外壁涂有一层导电涂层和瓶内导电溶液构成电容器的两极,它们通过探针和导线与电源、电流计、开关相连,中间的层塑料为绝缘电介质,其厚度为4,介电常数为.若发现在某一小段时间f 内有大小为/的电流从下向上流过电流计,设电源电压恒定为U,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瓶内液面升高了詈 D.瓶内液面降低了詈Uer Uer9.压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某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将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绝缘重球小车水平向右做直线运动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以下图像对小车运动描述可能正确的是()1 0.如图甲所示,为了观察一油箱内的储油量,设计师在油箱的一侧竖直安装了一系列厚度相同长度不同的透明塑料板,每块塑料板的形状如图乙所示,下部尖端部分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当光由正上方竖直向下射入到塑料板中,从观察窗口中可以清晰看到油量计的上表面有明、暗两片区域通过观察明暗区域分界线的位置,便可判断出油量的多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观察窗口观察到的暗区是因为光在塑料板下端发生了全反射B.从观察窗口观察到的明亮区域越大,油量越少C.使用的塑料板折射率应满足n 2000 m 的废水即达到排放标准)该小组用透明塑料板自制了个长方体容器,其左、右两侧面内壁紧贴金属铜薄板(板的厚度和电阻的影响可忽略不计),铜薄板上端分别带有接线柱A、B,如图甲所示容器内表面长a=40c?n,宽b =2 0 c m,高c=20c?n将废水注满容器后,进行如下实验操作1)用多用电表的电阻挡粗测容器中废水的电阻,选择开关置于“X100”挡,其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废水的电阻值约为 O;(2)为更精确地测量所取废水的电阻率,该小组从实验室中找到如下实验器材:A.直流电源E(电动势E 约 3匕 内阻小约0.1。
8 电压表U(量程03 V,内阻约3kO);C.电流表&(量程3nM,内阻约100);电流表4(量程064,内阻约0.40);第6页,共25页E.滑动变阻器R(0500,额定电流2.0A);E 开关S 一个,导线若干图丙为该实验小组在实验过程中所采用的电路图,由于废水洒在纸上,导致部分电路图缺失不清,图丙中的电流表A 应为(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序号“C”或),请你补全电路图;(3)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测得一组U、/数据;再调节滑动变阻器,重复上述测量步骤,得出一系列数据如表所示,请在图丁作出图线图丁的坐标纸中己经描出了 3个点,请将剩余3 个点描出,并作出U-/关系图线;电压U 1.461.841.892.102.322.52电流血41.401.601.802.002.202.40(4)由以上测量数据可以求出待测废水的电阻率p=0 m,该废水(填“达到”或“未达到”)排放标准15.2022年北京将与张家口一同举办第24届冬奥会俯式冰橇(又叫钢架雪车)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其场地可简化为赛道A 8 和缓冲道BC、8 三部分,其中部分水平,各部分平滑连接已知乙8=1200m,赛道4 B 的倾角为a,8 c 的倾角为小 冰橇与赛道A 8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5、冰橇与B C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 =0 6 比赛时,触发信号灯亮起后,质量为M=60即的运动员从起点A 开始,以平行赛道A B 的恒力尸=40N推动质量m=40kg的冰橇由静止开始沿赛道向下运动,8s末迅速登上冰橇,与冰橇一起沿赛道滑行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设运动员登上冰橇前后冰橇速度不变,不计空气阻力(取sina z 0.1,cosa 1,sin0 a o.3,cosx 0.95,g=10m/s2)o(1)求比赛中运动员最大速度的大小方;(2)为确保此运动员能够停在水平道C 上,缓冲道B C 的长度&c不能超过多少?(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1 6 .如图所示是一种水下遥感探测器,由带传感器和阀门的正方体金属壳及重物构成,正方体边长a =1.0m,除重物外,其余部分的总质量为M=5.0k g金属壳与重物通过轻绳相连某次测量前,在金属壳内充满压强为P o(P o 为大气压强)的空气(视为理想气体,其质量远小于M),关闭两个阀门,然后将探测器沉入海底,稳定后细绳存在拉力,测得图中H =4 9 0.9 9 m现同时打开上下阀门,水从上、下阀门缓慢流入壳内空间,经一段时间,空气从上阀门缓慢跑出部分气体跑出后关闭上阀门,待稳定后,轻绳拉力为尸=5 0 N,不计金属壳金属部分、阀门和传感器的体积,水温均匀且不变,取水的密度p =1 x 103kg/m3,大气压强p 0=1 x 1 05P a,重力加速度g =1 0m/s2,不计金属壳的形变求:(1)关闭上阀门后壳内剩余空气的体积丫和压强;(2)跑出的气体质量与原有气体质量的比值。
1 7 .如图所示,一水平分界线K Z,把足够长的竖直边界N S 和 NIMT 之间的空间分为上下两部分,乩 上 方 区 域 存 在 竖 直 _ P|_向下的匀强电场,K L 下方区域存在 垂 直 纸 面 向 外 的 匀 强:磁场在 N S 和 边 界 上,距 K L 高力处分别有P、Q 1:K两点一电荷量为夕、质量为,的带正电的粒子(重力不I计)以初速度%从P点垂直于边界N S 进入匀强电场,经I偏转后从边界K L 进入匀强磁场,并恰好不从边界N S 射出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七=黑(1)求粒子刚进入磁场时的速度V;第8页,共25页(2)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3)调节NS与 M 7两边界间的距离,使粒子恰好从Q 点离开MT边界,求粒子从P点进入电场到Q 点 离 开 边 界 运 动 时 间 f 的可能值1 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斜面上放置一段凹槽8,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即仇槽内靠近右侧壁处有一小物块做可视为质点),它到凹槽左侧壁的距离为4 A、B的质量均为,小 B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4、B之间的摩擦,斜面足够长现同时由静止释放4、B,经过一段时间,4 与 8 的侧壁发生碰撞,碰撞过程无机械能损失,碰撞时间极短。
重力加速度为g求:(1)物块A 与凹槽8 发生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物块A、凹槽8 的速度大小;(2)由静止释放经多长时间物块A 与凹槽B左侧壁发生第二次碰撞,碰后瞬间物块4、凹槽8 速度大小;(3)画出由静止释放到物块A 与凹槽B左侧壁发生第4 次碰撞时间内,物块A 的速度 v随时间,的变化图像;(4)由静止释放到物块A 与凹槽B的左侧壁发生第n次碰撞时间内,物块A 下滑的距离0第10页,共25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BD【解析】解:AD,/?衰变中生成的电子是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同时生成一个电子,这种转化产生的电子发射到核外,就是 粒子,根据质量数与质子数守恒,则僦发生0 衰变的衰变方程:H e+e,故A错误,D正确;B、经过t=25年,为n=器 =霁*=2个半衰期,据半衰期公式小余=恤(=m0(|)2=im0,故 B 正确;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由原子核决定,与外界的温度、压强无关,故 C 错误;故选:BD./?衰变是内部中子转化为质子时同时生成电子,根据质量数与质子数守恒,即可确定衰变方程:根据半衰期公式计算反应剩余物;衰变的快慢用半衰期表示,与元素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本题考查0 衰变的本质、半衰期公式等内容,要熟悉课本知识,能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2.【答案】B【解析】解:由图可知,cb=0.4cm,a c=0.6cm,当租1上升0.4m时,结点c,沿圆弧下降到 点,此时bd=0.8cm,a d=0.6cm,可知三角形a d b为直角三角形,且zabd=37则由平衡知识可知:m1g=m2gsin,37,即念=|,故 B 正确,ACD 错误故选:Bo由题目条件画出平衡时绳子上各点的位置,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本题考查共点力平衡,由题目条件画出平衡时各点的位置,是解题关键3.【答案】C【解析】解:4 8、当丁 =万 时,分子势能最小,分子力为零,释放两个分子,它们将处于静止状态,故A B错误;C、当r =r 时,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间距,分子力表现为斥力,释放两个分子,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