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2的性质(教学案例).doc
8页教学案例-----------二氧化碳(CO2)第六单元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第一、教材分析本章教材的前二节研究的是碳的单质,从本节开始研究碳的化合物,碳的化合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及碳酸盐和有机化合物,其中,学生最熟悉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掌握的三气之一,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极其密切和广泛的一种重要物质,它的学习能真正明确“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有利于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同时,又为以后学习酸碱盐做了良好铺垫学生分析学生对二氧化碳并不陌生,知道它能灭火,能制汽水,还知道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也知道用石灰水检验CO2,但它为什么会有这些用途,是什么性质决定的,它还有哪些用途,是学生们不知道的,要求学生通过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所以这节课重点不在知识的本身,而是形成结论的过程和方法,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具备探究事物内在本质的能力,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同时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培养学生用化学的视觉去看待世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教学过程再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关注温室效应,注意环保的有关知识;认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及使人中毒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亲自制取并收集CO2去研究CO2不支持燃烧和与水反应的性质,通过已学知识介绍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对温室效应的教学采取课前------调查与研究、课上------讨论与交流、课后------撰写小论文的方式;对CO的性质的教学采取老师介绍和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方式;联系生活实际介绍CO的毒性并进行一些相关的问题讨论;联系物质的性质介绍CO2、CO的用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 1、通过对温室效应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2、二氧化碳的性质、检验和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毒性、可燃性和还原性教学难点 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课前准备 二氧化碳的制备装置药品、石蕊溶液、石灰水、试管、纸花、可乐瓶、空塑料瓶、集气瓶玻璃片、烧杯、蜡烛、火柴、酒精灯等教学策略 本节课围绕四个实验引领学生归纳得出CO2的性质和用途1、 观察一瓶正放在水平桌面的CO2气体2、 向放着点燃的高低不同两支蜡烛的烧杯中倾倒CO23、 (1)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1/3体积的水加盖振荡(2)向收集满CO2的集气瓶中加入1/3体积的水加盖振荡,然后翻转4、 设计实验探究CO2与水的化学反应整个环节以学生自主思考、回答描述、动手书写为主。
教学过程一、以实物为例编辑成中考题直接进入本课的研究【导入】同学们请观察讲桌上放置的一瓶CO2气体(演绎成一道中考题),如右图,能读出CO2有哪些性质___________,请至少写出2条学生思考后回答,正确的肯定,互相补充完整后填入教材P117页的第三表格对应的空缺内:CO2是无色、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为什么?)二、承上启下 还有什么实验能证明CO2的密度大于空气呢?【演示】向放着点燃的高低不同两支蜡烛的烧杯中倾倒CO2,如右图所示:【观察描述】并填入教材P117页表格1的现象栏内【分析原因】再次得出CO2的密度大于空气,并完整表格的分析栏目【引导】根据这样的性质CO2有什么用途?灭火利用CO2的哪些性质?(一般情况下CO2不能燃烧页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设疑】CO2还有什么性质呢?请看下面实验三、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1/3体积的水加盖振荡,【演示】 如右图【观察描述】准确完整的请填入教材P117表格2的现象栏内【分析原因】注意区分能溶于水和易溶于水【阅读教材】P118页上面第一段内容:CO2的溶解情况,一体积水能溶解一体积CO2,增大压强溶解更多,CO2的溶解性只能叫能溶于水。
分析后将准确分析的内容填写并完整表格二又演示】向收集满CO2的集气瓶中加入1/3体积的水加盖振荡,翻转,如图所示:【引导】根据这一性质CO2会有什么用途呢?【学生讨论】后回答 可以制备碳酸型饮料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由实验看出CO2仅仅是简单的溶解,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呢?四、设计实验探究CO2与水的化学反应【探究程序】◆做出猜想 (大南、大北两个学生代表)大南猜想:CO2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大北猜想:CO2与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只是发生了溶解探究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水塑料瓶中的水"ABAB无红◆ 设计实验 如下图所示①水②二氧化碳③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实验说明: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变红色本实验中的小花为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干燥的小花紫色石蕊遇到酸性溶液物质可以变红,稀醋酸显酸性◆演示实验(老师做一个,学生描述一次,准确填写到P118页的表格对应栏目)◆观察现象 学生能准确独立描述◆实验记录 填写到P118页的表格对应栏目◆分析实验 1、实验1拿醋酸喷洒紫色石蕊花瓣起什么作用?-----作对照2、实验1、2、3的现象分别说明了什么?3、实验4的现象又说明了什么?4、实验5加热4中纸花的现象进一步证明了什么?◆得出结论 CO2与水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H2CO3,H2CO3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大南和大北的猜想正确学生板演】【引导启发】除了上述实验,我们在日常生活和以前的学习当中还涉及到哪些CO2的知识呢?【学生搜索】能使出去的石灰水变浑浊;植物的光合作用里不开CO2;第1课题中学习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之一------还原性时,碳单质能还原CO2,在该反应中表现出CO2具有氧化性学生板演】【引导得出】二氧化碳的对应用途【学生阅读】教材P119页上面两段内容,了解干冰的性质用途学生整合【归纳】CO2的系列内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用途板书设计CO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态CO2---干冰易升华,吸热CO21、 一般情况下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 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3、 CO2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4、 CO2能参与光合作用5、 CO2具有氧化性可以用来灭火制备碳酸饮料实验室可以用来检验CO2存在可做温室的肥料干冰可以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 途学生活动1、口头表达2、板演 H2O+CO2=H2CO3H2CO3 ====H2O + CO2CO2+Ca(OH)2==CaCO3↓+ H2O布置作业 自主学习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第三、课后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的第三阶段:演示实验------向收集满CO2的集气瓶中加入1/3体积的水加盖振荡,翻转,如图所示:玻璃片掉下来了,我赶紧向学生解释道:可能是瓶子气密性不好,空气进去造成的,换一瓶再重做(课前我准备了多瓶气体)。
课后反复琢磨,并且拿了大小新旧不同的瓶子对照,最后找到原因集气瓶口棱子的宽窄不一样,窄一些的瓶子气密性不太好,气体容易逸散;宽一些的瓶子气密性较好,实验就容易成功!以后做这个实验选集气瓶时要选瓶口棱子宽一些的集气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