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教案设计.doc
3页1《春》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 用等修辞手法 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通过学习本文,能够基本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将情感寓于 写景之中,活用各种 修辞手法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锻炼学 生的朗读能力、 观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 力和审美能力,养成自学习惯,提高 学习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领略春天的美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热爱生 活的意识 要让孩子们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 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拥 抱大自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2.难点: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教法: 突出文章“细”和“美”的特点初进中学的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时常比较粗疏, 课文中的细笔细绘可作为范例,给学生以启发。
教师重点讲读一两段作为示范,帮助学 生理解描写的对象、描写的顺序、描写的方法、描写的语言,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学生 独立分析,锻炼分析能力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 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唐代诗人杜甫写 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 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韩愈在《初春小雨》 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 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那么今天,我们共同2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 (板书课题、作者) 二、题目解说 这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春,本来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概念,本文却赋 予了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 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抒写出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 情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首春的赞歌。
三、知识回顾(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9-1948) ,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 26 种,约 200 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 、 《绿》 、 《荷塘月色》等 四、范读、疏通字词 1.教师范读 2.学生齐读 3.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水涨(zhǎng) 捉迷藏(cáng) 酝酿(yùnniàng) 应和(hè) 薄(bó)烟 黄晕(yùn) 蓑(suō)衣 巢(cháo) 五、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结合课后练习一,让学生读课文,分别找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段): 盼春 第二部分(第 2-7 段): 绘春 第三部分(第 8-10 段): 赞春 2.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 3.找出本文的比喻句、拟人句 六、布置作业 要求课后反复朗读,达到熟练程度词语解释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朗润: 明朗润泽 赶趟儿:原意是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 地开花 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南宋志南和尚《绝句》中的诗句。
意思是,春风吹到脸上, 不觉得寒冷杨柳风,指春风杨柳发绿的时候,春风吹拂,枝条飘动,是人格外感到 风的柔和,所以说“杨柳风” 酝酿: 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繁花: 密密地开着的花 卖弄: 炫耀 宛转: 同“婉转” 形容声音 圆润柔媚 落地: 这里指婴儿生下来 舒活: 舒展活动 花枝招展: 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3写作背景《春》的写作时间应该是在 1932 年下半年或 1933 上半年1932 年 8 月,朱自清漫 游欧洲归来,不久便与陈竹隐女士结为夫妻,同年 9 月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1933 年 4 月又喜得贵子,心境愉悦,所以, 《春》这篇文章体现出了他乐观向上的情绪主题归纳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 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了江南的春天所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 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中心思想:本文通 过描绘花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美景,赞美了春天带给人们的无限希望,激励人们在 大好春光里劳作、 奋然向前,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写作特色1.生动丰富的语言 2.善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3.善于多角度描 写景物 4.观察细致,抓住特征写景 文章结构盼春(1~2) 特征 角度(顺序) 写法 修辞 春草图(3): 嫩、绿、多、软 由物到人 正侧结合 拟人 春花图(4): 多、艳、甜 由高到低 虚实结合 比喻、 拟人、通感、排比 春风图(5): 和悦 拟人、触觉听觉嗅觉的多感官描写 春雨图(6): 细、密、多、轻盈 由近到远 动静结合 比喻 迎春图(7):广、 多、全、新、美、力 颂春(8~10) 触觉听觉嗅觉的多感官描写 文笔特点秀丽朴素,清新隽永,真挚质朴 主旨大意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着了一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 的景象表达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思想感情。
